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方面摄心,三归五戒之后又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定慧等持之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在断除了五根对五尘的贪爱,产生净颠倒的贪爱之后,又断除了三种受,然后终于依于这样子的定慧等持,而在离开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的状态之下,意识自己证知自己的生灭,所谓的真正地断我见,依这个断我见为基础,才能够说是修行的入门。------《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08集从轮 admin

2020-02-20

首先来讲这个戒学:一般人受戒的时候通常都是有戒相,譬如说受戒的时候向你说有十重戒----不可以杀生啊、不可以邪淫啊、不可以偷盗啊、不可以妄语啊、不可以喝酒啊……不管是这个十重戒或是五戒,这个都是有戒相的,所以它是属于“相戒”。不管是修习有相念佛或者是无相念佛,如果能够念佛到达事一心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讲过的有相念佛三昧的状态 admin

2020-02-20

世尊开示我们,若持五戒便能守住当人身的机会,加行十善业,便能趣向天界。而果报成定数与否,在《优婆塞戒经》卷7〈业品〉第24开示著:【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 举个例,假使一个人很专心在行善布施,布施后心不后悔,甚至发愿做善事,那么此人趣向天界的机率便相当大。同样地,假使一个人很专 admin

2020-02-20

在《优婆塞戒经》的〈五戒品〉中,世尊也曾经对布施无畏作开示说:一切的布施当中,布施无怖畏最为第一。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 admin

2020-02-20

乃至如果三归依后,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受持了五戒之后,也不一定立刻要吃素。这个时候,他可以吃三净肉。它是佛教徒刚开始修学佛法时,可以食用的。什么叫作三净肉?。这三种净肉叫作见、闻、疑。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某一个众生牠被杀,我们亲见了,那么,这个众生的肉,我们就不忍心去食用牠。因为我们见了牠之后,是跟牠结 admin

2020-02-20

所以,我们在放生之前,应该要先去受持五戒,吃素、不杀,才是正确的作法。而违背法界的真理,随意篡改经文来宣扬自己放生的事业,这样作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是有过失的。另外,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在教导我们各种布施的功德的时候,也告诉我们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的差异。世尊说:譬如我们为了身命而耕种,随着种子成长,最后能够获得果实,施主的布施也就像这个样子,随着 admin

2020-02-20

……以是故,佛说十不善道中,杀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罚刑残考掠以护寿命。】(《大智度论》卷13)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说,因为一切凡夫众生都不了解自心本性如来藏,是从无始以来就是不生不灭、本 admin

2020-02-20

另外,在《优婆塞戒经》的〈五戒品〉当中,世尊也曾经对布施无畏作开示说:一切的布施当中,布施无怖畏最为第一。但是,世尊在这里所说的布施无怖畏并不是指狭义的无畏施,指的是受持五戒。这个的道理是说,因为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 admin

2020-02-20

另外一个就是说,菩萨戒受戒的话,跟一般我们说五戒又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说,菩萨戒的这个戒条是比较深细的,但是这个戒条深细的在这个受戒的过程中,每一个戒也都是要这样子逐一地去检讨,问问看,看自己能不能遵守?乃至于在所有的护法菩萨面前用一个庄严隆重的仪式,跟大家宣示你愿意守这个戒条,那么透过这样子一个如法庄严隆重的熏习之后,同样的也使得这个熏习的力量非同 admin

2020-02-19

有人问说:盲目受了菩萨戒后却不能受持,学蕅益大师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后境界提升时再受菩萨戒。请问这样做是否如法?如不如法?我们暂且不说。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 admin

2020-02-19

祝愿菩萨们菩提早证,勤于四种修,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77集三归五戒始修学(九)>吴正洁老师 admin

2020-02-19

而受戒是成就三乘菩提的基础,以最基本的五戒来说,它可以让我们保住人身,而能够生生世世有修行与提升的机会;而菩萨戒则可以让我们在佛菩提道上快速成就。事实上,菩萨戒也是成就佛菩提道的必要条件,没有受菩萨戒是不可能成就佛菩提道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佛教的二种修学方法才能让众生解脱----也就是佛菩提道与二乘菩提解脱道,其他就再也找不到可以成就的方法了。因此,我 admin

2020-02-19

世间三宝的这个僧宝,一定要持守他所受的这个戒法,如果他不持守这个戒法,乃至他破坏了三归依戒或是五戒,他一样不成为僧宝。所以说一切的戒,譬如说这个僧宝他要去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要受菩萨戒之前,他一定要先去受三归依戒。所以没有一个僧宝,他是不受三归依戒的,所以一切戒是以三归依戒跟五戒作为前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经叫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 admin

2020-02-19

真实归依于三宝起净念信心,起净念信心之后,为什么马上施设五戒呢?因为三归是要解脱轮回,轮回不离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施设。一个有情绝对不可能这样说,我还没有远离超越欲界的层次,我就能够依色界的层次、依无色界的层次,就能够修证,而来超越这两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好像一个人他没爬过一楼,他说我直接可以到屋顶,这绝对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实。既然三归是因为信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开示说,佛还没有出现在人间的时候,当时没有佛戒存在人间,那时还没有三归依戒,也就是三归依与五戒,因为在佛住世的时代只要受三归依了,就同时受持五戒,所以三归依戒除了不信奉外道以外,也是要同时受五戒的。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 admin

2020-02-19

】虽然经过了千佛出世这么长的时间,迦毘梨都没有办法脱离鱼身,真的是值得我们警惕!因此无论落入三恶道中的任何一道,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所以不论如何,大家都要好好持守五戒、保住人身,也要谨慎自己的身口意行。所以说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相对的能够行十善业,则能出生于人天之中。在上面所引之《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七中开示,即使出生于人间,也会因为所行的十善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6)这里面开示说,佛还没有出现在人间的时候,当时没有佛戒存在人间,那时还没有三归依戒,也就是三归依与五戒,因为在佛住世的时代只要受三归依了,就同时受持五戒,所以三归依戒除了不信奉外道以外,也是要同时受五戒的。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 admin

2020-02-19

 又譬如有人不肯布施而悭贪成性,下一世就会下堕到饿鬼道,每天饱受饥饿口渴之苦;又譬如有人很努力受持五戒,也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下一世仍然出生在人间而不会下堕;又譬如有人很努力修十善业,下一世就会往生欲界天,乃至有人很努力修十善业以及禅定,下一世就会往生色界、无色界。 又譬如有人无量劫以前曾供养承事诸佛,于今世有因缘遇到世 admin

2020-02-19

所以受菩萨戒跟声闻出家戒还真的是不容易的!有的人想要来正觉学法,才只听到五戒,心中就想:这五戒,我可能没办法具足受。心中就已经觉得很困难了;如果是菩萨戒、比丘、比丘尼戒那就更难了,所以说正法善戒很不容易得,必须先具有五种善根。所以佛说恶戒易得,善戒难得。所以外道说善戒能具足得,恶戒也一样具足得是不正确的,因为恶戒能具足得,善戒不一定能具足得。所以佛 admin

2020-02-19

世尊又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就会有五种善法围绕着我们。佛陀说:【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段经文佛陀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的话, admin

2020-02-1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8   29   下一页»   共572条/2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