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今再观之,知其应系天竺事密时代晚期,初始渗入印度教性力派邪法之时所造的伪经,原因如下:一、此经所说唯曾言及四圣谛、八正道名相,不曾言其意涵:经中亦言:[时诸菩萨入楼阁中,而念六字大明。是时见涅槃地,到彼涅槃之地,见于如来,观见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心生欢喜。]于此即知造经者尚不知无余涅槃中之无人、无我、无他、无寿命也。由此可知是未断我见之凡夫所造。二、若 admin

2020-04-08

那学人更进一步问了:那有什么样的道迹趣向,可以断这十种业迹呢?舍利弗就告诉他说:有!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就上面舍利弗所说的十种不善迹,可以分为身、语、意业三大类别。身的三种恶业,就是杀生、偷盗、淫欲,这三业是欲界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语的四种恶业,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业不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admin

2020-02-21

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尽,不受后有。的阿罗汉, admin

2020-02-21

而世尊能够详细为众生说明烦恼因断除的方法,为我们施设了种种修学次第,提出了四圣谛、八正道,然后又建立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一一为众生分析,让众生能够了解:众生执著的自我,无非就是十八界,可是这十八界都是虚妄,因此就可以把轮回生死的烦恼因给坏灭掉。佛能为众生宣说坏灭烦恼因的法,让众生实证解脱,真正出离三界生死,因此称之为佛。阿弥陀佛!------《三乘 admin

2020-02-21

他终于依于佛所施设的三十七菩提分、五根、五力这样的一个四圣谛、八正道的道理,而终于成就了一个道果。根据后面的经文看起来,他就是成为阿罗汉了。那要提醒菩萨的是:大乘有四念处,小乘也有四念处;小乘有三十七菩提分,这里所谓的三十七品,大乘一样有三十七品;并不是只有小乘才有四念处,小乘才有三十七菩提支。那我们继续看经文:【往到弟所劝令奉法:五戒十善生天之本 admin

2020-02-21

所以他就非常的高兴去接待这位魔王,这个时候魔王就说:首罗长者!我跟你说,我先前跟你说,这个五受阴是虚妄的、是苦的,也因此依着这个五受阴,有苦、集、灭、道的这一个修行的法门,而跟你说要受持八正道,要灭五受阴的虚妄,这个是不对的,所以你不要按照我刚刚所说的修行。这时候首罗长者听到以后,心里就觉得好奇怪:欸!这个人长得跟佛很像,但是他所说的怎么跟实际上我 admin

2020-02-21

”意思是说佛入灭后就不再有转法轮了,认为破法轮僧仅止于佛陀在世之时才会发生,当然是有过失的,否则佛弟子常常祈愿法轮常转,岂不是毫无意义?至于破转法轮僧与破法的差异,主要就看行为人的根本为何?也就是他的动机或目的为何?像提婆达多立五法而否定八正道、毁谤释迦世尊,其目的在另立僧团,自立为法王,属于破法轮僧;虽间接破法,但根本与成已都不具足。如果另 admin

2020-02-20

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尽,不受后有。&rd admin

2020-02-20

也就是佛教修道所运用的方法----三十七道品八正道中所说的正见。那么要依止于正见来正思维,正思维所应该修学的内容,所应该断除的烦恼习气,所应该修集的福德,所应该实证的内容方法是什么,这些都要来正思维。而建立正知见,是需要通过善知识的教导的,需要依止于善知识来听闻熏习。可是,却有八种处在八难中的人士,是难以听闻到佛法的。有哪八种人呢?在经典中佛曾经讲说, admin

2020-02-20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但是实际上,佛法不是只有这些而已。佛法可以依其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所谓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 admin

2020-02-20

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尽,不受后有。&rd admin

2020-02-19

 又譬如有人无量劫以前曾供养承事诸佛,于今世有因缘遇到世尊为他解说四圣谛、八正道之声闻法,乃至为他解说十因缘、十二因缘之缘觉法,因而断结证果而悟入声闻菩提或缘觉菩提,成就声闻或缘觉之初果乃至四果,最后得以解脱三界生死而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又譬如菩萨种性人,无量劫以前曾供养承事诸佛,又很精进依照佛所开示的六度波罗蜜去修行,今世有因缘遇到 admin

2020-02-19

或如修行时的实践法门——八正道,以八正道而含摄缘起性空的法智,这则是属于总持智,总持智是将法智编成偈颂而容易记忆,以总持智含摄法智的法相总体。二乘法如是,大乘法的般若和种智亦复如是;若将般若或种智中的许多法相编成总持,而且能每天至少诵念一遍,就可以保持不忘,这也是法智的一种。由于法智的总持是智慧的一种,所以在诵念时会发出智慧光明,鬼神或具 admin

2020-02-18

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乃至断了五上分结;也就是断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痴,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处于无余涅槃本际极寂静的境界中,永远不再在三界中出现。由此 admin

2020-02-18

然而要将种种苦聚集的原因消灭,一定要有方法才能成就,所以声闻透过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将这个五阴身灭了,种种苦也就不见了,于舍寿时,可以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像这样透过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将种种苦聚集消灭方法的真实道理,名为苦集灭道圣谛。从这里可以了知:一者、声闻是透过佛语开示,去观察蕴处界虚妄,因而断了三缚结成初果,乃至断五上分结成为四果 admin

2020-02-18

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依照八正道来修行,断除我所的贪爱,因此而得出离三界轮回生死。蕴处界就是现象界,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是有为生灭法,有生之法将来必定会灭,不 admin

2020-02-18

但是这一些以上的内容,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在外面,听到外面的说法,就很容易去判断它到底是不是佛教呢?比方说在佛教里面,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名词,比方说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或者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人会引用《心经》上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我们听到这些名词的时候,没有错,这一些都是佛教里面的名词;但是这些名词,是不是真的代表它是佛教 admin

2020-02-18

反观佛在二乘法中所教导的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性空…种种可令人趋于解脱的法门,或在大乘法所教导令人证悟、了知生命的实相,进而广度众生、渐修成佛的法门,则都可让行者当下现观一切烦恼皆空;所以根本没有绕道的必要,因为没有什么是你的阻碍!这义理听起来很神吧,但佛世以降,数千年来,确有许许多多的行者按照佛的开示,成就了这样的境界。更何况,有许多烦恼是不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说,佛教修道所运用的方法,是三十七道品中八正道所说的正见。那么要依止于正见来正思惟,正思惟所应该修学的内容,所应该断除的烦恼习气,所应该修集的福德,所应该实证的内容方法是什么,那么这些都要来正思惟。那建立正知见呢,它是需要通过善知识的教导的,需要依止于善知识来听闻熏习。可是,却有八种处在八难中的人士,难以听闻到佛法的。有哪八种人呢?在经典中佛 admin

2020-02-18

那接下来讲,既然要把它灭掉,灭掉五阴的方法就是要把我见、我执灭掉,所以必须要有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八圣道,也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等等。所以,为什么说声闻灭苦的方法主要就是在八圣道上面,这是声闻灭苦的方法。接下来,说缘觉灭苦的方法。因为二乘还有缘觉,缘觉要怎么灭苦?我们先来看看缘觉是怎么修的。缘觉其实就是先观察十因缘,也就是说,我有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