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这五戒持了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所以这五戒就是五种无畏施。离哪五种怖畏呢?第一个、如果是持不杀戒的话,就能够让众生远离命根毁损、命根损坏的怖畏。因为像众生—&mdas 三摩地

2018-07-22

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淨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人。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除五逆罪。皆悉消灭。是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涅槃也)。大论问曰。五戒。一日戒。何者为胜。答曰。有因缘故。二戒俱等。但五戒终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时多而戒少。一日戒。时少而戒多。若无大心。虽复终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輭夫为将。虽复将兵终身。卒无功名。若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勳。名 三摩地

2018-07-22

’又经云:‘佛告波斯匿王言,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如天下十六国,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佛斋法。如比其福,须弥与豆矣!’六、成就迅速如有年高体弱,自恐不久于世,或身系囹圄[língyǔ],性命朝夕难保。欲于极短期内成就殊胜之行者,不可不持。八关斋之持法,只以一日一夜为期。时间甚短,而功德极为殊胜。经云:优陀羡王 三摩地

2018-07-22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世间,谁有作善恶者?何等众生有慈孝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颇有众生好喜布施、修戒、忍辱、精进、三昧、演散经义、持八关斋者?具分别之。设无众生孝顺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是时辅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沙门、道士,行四等心,慈愍众生。’时,四天王闻已,便怀愁忧, 三摩地

2018-07-22

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彼于不与取,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我于不与取,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非梵行、断非梵行。修行梵 三摩地

2018-07-22

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淨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意。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淨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淨戒以一 三摩地

2018-07-22

此上色淫女人布施为福乃如是。恐来夺我座。则化作婆罗门持宝枝澡豆瓶。着金锡杖行乞丐至此淫女家言。乞我分卫。其女人便以金钵盛饭出与婆罗门。婆罗门即却行不肯受。上色女问道人。何为却行不肯受食。报言。我不用食。我闻汝布施乳为审尔不乎。报言。实如是。婆罗门以偈问之曰。汝为索何愿云何释为梵为求多宝王所愿难如是上色女。以偈报之言。婆罗门无为者无生老及病死无愁忧清 三摩地

2018-07-22

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彼于不与取净除其心。我亦尽形寿离不与取.断不与取。与而后取。乐于与取。常好布施。心乐放舍。欢喜无吝。不望其报。不以盗覆心。能自制己。我于不与取净除其心。我以此支于阿罗诃等同无异。是故说斋。复次。居士妇。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作是思惟。阿罗诃真人尽形寿离非梵行.断非梵行。修行梵行。至诚心净。 三摩地

2018-07-22

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 三摩地

2018-07-22

而在一切的布施当中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称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恶道受长劫的恶报;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来守护,所以说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布施给有苦众生时,为什么要先接引众生来受持三皈呢?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这些有苦众生,能够破除世间种种的痛苦和烦恼,享受无上寂灭的法乐。所谓破除诸苦,无非就是三苦和八苦,而八苦是佛弟子们所耳熟能详的,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但三苦则比较少人知道。三苦就是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的意思是说,譬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身体,感觉 三摩地

2018-07-22

而在一切的布施当中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此持守了五戒,也就称为是五大施。而且持五戒的人,可以不再入三恶道受长劫的恶报;另外,每受一戒又有五位善神来守护,所以说持五戒的功德非常的大。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 三摩地

2018-07-22

其中对于戒律的精神与持戒的要领,导师在理上、在事上都有非常详细的开示,更有细说布施的功德与得福的因果原理,甚至有开示三乘菩提与第一义谛的胜妙义理,欢迎您向出版社请阅。对于受戒、持戒的问题,我们是鼓励学佛人能够受戒、学戒、持戒,因为受戒、持戒乃是菩萨六度波罗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三无漏学中的重要一分。佛弟子若有受戒的机会,应当要把握去受,早受戒 三摩地

2018-07-22

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跟“智慧”。那什么是“布施”呢?布施所要指向的道理是什么?--“六度诠旨”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修这个六度,祂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事实上它有两个面向(简单来说两个):第一个,这个六度可以让我们众生因为修学六 三摩地

2018-07-22

能够增长三宝,那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出家菩萨的出家知道八种智慧以后,就能够在中得到利益,就能够因为这八种智慧,乃至实证法界实相,而有这个清净解脱法的受用,那么就能懂得感恩,感念佛恩与师恩,所以就懂得精勤供养师长和上,能够住持了;因为他本身知道,什么是能够住持如来的,什么是相似,他就会在这里能够生起这个法眼,能够教导跟随他的众来学习真正的佛法,然后能够 三摩地

2018-07-22

《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大悲经》卷三礼拜品说:阿难,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披着袈裟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何以故?阿难,如是一切诸沙门中,乃至一 三摩地

2018-07-22

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于佛及塔供养,亦施他令供,是名自他俱共供养。《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供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供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7.财敬供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 三摩地

2018-07-22

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乃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的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正法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正法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如上所说两种如理所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的人,应依教奉行。(四)、法随法行皈依三宝者的第四种正行是“法随法行”。法是指所证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 三摩地

2018-07-22

……“自己的身、财、受用,一切的善根所有,都要为根本上师而行布施。身的方面,以虔待承奉等仆行来达成上师的行愿。也就是说凡是根本上师所想的、所愿的,皆尽力来虔待承奉不得违背。行的方面,根本上师心中所思之事,只要一说出口,吾等便思之令成。”弟子当知,凡是可以令根本上师心生喜悦的皆要尽力去服侍,凡根本上师的教敕皆要去实践。如帝诺巴尊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