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1 17:45   浏览:1008   回复:0

仰望佛陀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佛三身
第二章 佛四智圆明
第三章 佛有十种功德名号
第五章 佛具七胜法
第六章 声闻、缘觉圣人和佛的差别
结语
前 言
学佛人经常听到信佛、学佛、成佛等词,那究竟什么是佛呢?这可能是每一个学佛人都想了解的问题!
简单的讲,佛就是究竟觉悟生命与宇宙的智者;佛在究竟觉悟生命与宇宙后,就以此究竟觉悟生命与宇宙的无上智慧救拔、教导一切有情众生也成为与佛相同的觉悟者。正如《大般涅槃经》卷18〈8 梵行品〉所说:云何为佛?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亦如佛在《妙法莲华经》卷1〈2方便品〉中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华严经》云: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佛不仅具足无上智慧,还具足无量福德、无量慈悲、无量相好庄严,佛之智慧、福德、慈悲、相好庄严绝非我等能测能度!本书微乎其微之介绍与佛的无上智慧、无量福德、无量慈悲、无量相好庄严相比,可谓沧海一粟也!本书介绍佛之目的,希冀能厘清学佛人对佛的一些误解,建立起对佛的基本认识,从而升起对佛之仰信,乃至精进学佛、渐次迈向佛地、最终和佛无异!
第一章 佛三身
提到佛,有的学佛人会想到寺庙里供奉的,或木雕、或泥塑、或用金、银、铜等金属塑的佛像;有的学佛人会遥想到2500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有的学佛人会想到曾经拜佛或念佛时感应到的佛的形象…….。学佛人应知,寺庙里的佛像不是佛,制作佛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学佛人或其他信众恭敬、供养、礼拜之用,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佛呢?要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白佛的三身(即应化身、报身、法身)的含义。
一、应化身
应化身包括应身和化身。
应身是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在世间的佛,应身佛具有和世间众生相同之身心。一切示现于世间的佛,绝不是因为往世所造业果必须受报而出生在世间,而是因为其有大悲心,在往世曾发过救度世间众生解脱的大愿。2500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就是示现在人间的应身佛。当人间因缘成熟时,释迦牟尼佛降生到人间,方便示现八相成道,所谓八相:从兜率天宫下来,这是第一相;示现入母胎,选择一对身世清净的父母入胎,这是第二相;入胎之后,示现如同凡夫在母胎中安住,这是住胎,是第三相;然后示现出胎,意生身(注1)从右胁下出生,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把往世的一切事情都忘掉、示同凡夫(这只有诸佛才做得到),而肉身示现跟众生一样从产门出胎,这是第四相;然后示现出家修行,是第五相;后来示现降魔和开悟,示现眼见佛性而成佛,这是第六相;接着示现为利乐众生而转(注2),这是第七相;最后示现入灭,这是第八相。
化身是为度众生而在十方世界变化、示现的佛,只是影像,没有形体,或数分钟、或数小时、或数天而灭。例如,学佛人拜佛或念佛时感应到的佛就是化身佛。
二、报身
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注3)、八十种随形好(注4),每一随形好放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有八万四千种好,报身佛的身量非常广大,不是凡夫众生的心量可以测知,就象蚂蚁无法测知人的身量多大、我们体内的细菌无法知道人身多大一样。
现今仍在色究竟天宫(注5)说法的卢舍那佛就是报身佛,以七宝金刚为座、禅悦为食。人间如果有人已修入初地(注6)并且有意生身及轮宝的,都能随时到色究竟天宫面见卢舍那佛。
三、法身
佛的法身无色无相,不是物质,没有重量、方位、处所等,如毘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究竟何为法身呢?《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之法身即无垢识。那什么是无垢识呢?无垢识是很多学佛人熟悉的《心经》中提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如来藏(注7)在佛地的称谓。无垢识无色无相,所以佛的法身也无色无相,所以佛的法身不说法。
有的学佛人听到有人讲真佛不说法、说法不真佛时会:真佛不说法,那住世示现的都是假佛?那我们学佛做什么?也有学佛人看见《金刚经》讲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时也很困惑:释迦牟尼佛不是在人间说法49年吗 ?其实,这类学佛人的或困惑都来源于对佛的三身的误解。因为,若论实际,法身才是佛的真实身,离于一切身、身施设、言语、文句、声音、形像、符号,无可表示,唯一空性;无名可名,施设佛、法身以为其名。法身佛无色无相所以祂从不说法,而是经由报身为诸天说法,经由应身、化身为人间的人说法。
阅读到此,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上文提到了三尊佛,即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和卢遮那佛。其实,这三尊佛即是指同一尊佛,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依庄严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而为众生说法。
第二章 佛四智圆明
一、四智之内涵
佛有四智,即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什么是妙观察智呢?妙观察智以证知如来藏为因,生起观察法界实相心(即如来藏)的微妙般若智慧。妙观察智生起后,便能观察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以如来藏为本,而且能够现见如来藏的运作。因为不是未证知如来藏的凡夫和二乘学人所能观察的,所以称为妙观察!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2 报恩品〉中说: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
什么是平等性智呢?所有证知如来藏的人,因为看见一切众生的本源(即如来藏)同是一种体性,无有高下差别,所以生平等性智。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2 报恩品〉中说: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佗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什么是成所作智呢?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2 报恩品〉中说: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佛地的前五识各自能够生起作用,与所有有缘众生感应而作诸利益众生的事情。
什么是大圆镜智呢?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2 报恩品〉中说:转异熟识(编者按:八地以上菩萨、阿罗汉、辟支佛的如来藏名为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
二、四智之成就
此四智之成就被称作转识成智,但是转识成智不是将识转化、消除而变成智慧,而是消除识心对三界诸法的执藏及错误分别,成就真实智慧。识转化清净而生智慧,识是智慧的本体,智慧是清净识的作用,作用不能离开识体,所以佛在《大宝积经》卷120中说:识智不相离,和合我常说,上述四智不离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第八识),其中,妙观察智由意识成就,平等性智由第七识(即意根、末那识)成就,成所作智由佛地的前五识成就,大圆镜智由佛地的第八识(即无垢识)成就。
意识转生妙观察智、第七识转生平等性智有下品、中品、上品之分别,初次明心开悟而转识成智,是下品转;七地入八地时是中品转;修行直至三大祇劫满已,成最后身菩萨,坐菩提树下,在夜后分,以手按地而得明心时,意识和第七识才得转生上品妙观察智及上品平等性智,第八识顿现大圆镜智(改名无垢识或真如),旭日出前、目睹东方明星而眼见佛性时,前五识顿生成所作智,而名成佛。也就是说,成佛之前,前五识及第八识都未转生智慧,成佛时同时顿得成所作智及大圆镜智。因此,《八识规矩颂》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有一个重要的知见必须建立,即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则要依证得法界体性智方能现起。如果不能证得法界体性智,就不能发起妙观察智,如果不能发起妙观察智,则不能发起平等性智,如果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的修证未,则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也无法。
什么是法界体性智呢?法是指三界中的一切法,界就是功能差别,所以法界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的功能差别与界限。虽然一切法界都各自有其差别与界限,但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再依附于如来藏自体性的运作才能不生不灭,所以法界的体性就是如来藏的体性。当你证得如来藏,就知道一切法界的体性都是以如来藏为体。当你有了这个智慧,就是亲证法界体性智。证得如来藏以后,便能现观一切法界的根源在哪里,因为现观的缘故,所以出生妙观察智,由于这种妙观察智的现观,所以能亲见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而且一切众生的如来藏都具有同一平等体性,只是因悟与未悟而有差别,所以生平等性智。因为有妙观察与平等性二种智慧,才能渐修至究竟佛地而得顿生大圆镜智与成所作智。从此,四智,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
第三章 佛有十种功德名号
《佛说十号经》卷1说,佛有十种功德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果我们了解佛的十种功德名号的由来,就能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就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佛,何况我等众生?因此对佛的殷重恭敬心就会油然升起。
一、佛为什么被称为无上尊(同无上士)呢?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中说: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也就是说,由于佛在因地时(即成佛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从最基本的不净观往上进修种种法门到最后成佛;从庄严地(即庄严佛菩提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达位、十地位)一直到究竟解脱的如来地(即成佛),在在处处所修诸法,都胜过声闻乘阿罗汉、缘觉乘辟支佛,所以佛就被称为无上尊。所以,阿罗汉和辟支佛都不能被称为佛,不能被称为无上尊。本书在后面会对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不能被称为佛的缘由进行具体阐述。
二、佛为什么被称为如来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因为佛的解脱智慧和佛菩提智慧都是究竟而无人能加以质疑的,因此如来正觉开示时永远都不会自相冲突,因此佛被称为如来;又因为犹如过去诸佛都从庄严地出生,具足了庄严才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注八),所以佛被称为如来。
三、佛为什么被称为阿罗呵(也称阿罗汉,同应供)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阿罗呵的意思就是应供:一切人、一切天都应当供养他们。二乘圣人成为阿罗呵而被称为人天应供,是因为他们能出三界生死(而凡人与诸天都未能出离三界生死)。佛具足获得微妙,远远超过诸阿罗呵的解脱证境,当然更应受一切人、一切天的供养,所以诸佛也被称为阿罗呵。
四、佛为什么叫作三藐三佛陀(同正等觉)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也就是说,因为佛具足觉了世俗谛和真谛,所以称为三藐三佛陀(即无上正等正觉)。
世俗谛即世俗法的真谛。现观五阴的一一阴(即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十二处的一一处(即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一一界都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是世俗法中的究竟正理,所以称之为谛。这样现观而断我见(注九),乃至进而断我执(注十),都叫作世俗谛的亲证,这样修行才叫做修学世俗谛,这样亲证才叫做世俗谛的亲证。诸佛如实觉察、现观、究竟了知世俗谛,所以能教导阿罗汉们出三界生死。
真谛的意思是说:有一个法是正真无二的,正真无二的法就是一切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一定是常住而不可坏的。诸法的实相讲的就是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还有其他种种名称)。如来藏是一切诸法的根本,是一切法的,是一切法的真际、实际、本际。触证到如来藏(指开悟、明心)时就是亲证真谛而入门了。诸佛对如来藏究竟了知,对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具足现观、具足亲证,所以称之为具足真谛。佛具足了这二谛,所以称为三藐三佛陀。
五、佛为什么被称为明行足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明行足就是指具足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等三明。
诸佛都有天眼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达不退转位时,佛就会知道这个人未来多少劫之后将会成佛,他的佛世界是什么名称,他的佛号是什么,他有多少声闻弟子、菩萨弟子,他的正法住世多久,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诸佛的这种天眼明不是阿罗汉所有的,因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只能看到未来八万劫,超过了就看不到了,但诸佛的天眼明没有限制时劫。
宿命明是指知晓过去生的事。大阿罗汉的宿命明最多只能了知八万大劫前的事,超过八万大劫就无法了知了,诸佛则无限制。
“漏尽”是不会再漏失的意思。佛法中的漏尽有两种:第一种是声闻、缘觉法中的漏尽,只要断除见惑(注)与思惑(注)就够了,解脱功德就不会再漏失了;第二种是诸佛的漏尽,则是断见惑、思惑以外,还要断尽无始无明(注)上烦恼(注)以及烦恼障(注)的习气种子随眠(注),这才是诸佛的漏尽。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虽然也有漏尽明,可是他们的漏尽明只在世俗谛上漏尽(即世俗谛无所不知),但是一碰到真谛就丝毫不知了;诸佛则究竟了知世俗谛和真谛,对习气种子随眠和所有上烦恼如何断尽都无所不知,这种漏尽绝非声闻、缘觉所知。
因此,阿罗汉有三明而未具足,所以不能称为明行足;辟支佛也不能称为明行足。
达成三明的基本条件就是“修持净戒”,戒行清净。有人会问:“阿罗汉戒行也清净,为什么他们无法像诸佛这样具足三明呢?因为阿罗汉无法断尽习气种子的随眠。为什么阿罗汉无法断尽习气种子的随眠呢?因为阿罗汉没有触证如来藏,所以他们无法究竟清净自己如来藏中含藏的习气种子随眠,当然就无法究竟清净戒行。
六、佛为什么被称为善逝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也就是说,诸佛可以永远不再受生于二十五有(注)之中,所以被称为善逝。有人也许会问:“阿罗汉也可以不再受生于三界二十五有之中,为什么不被称为善逝呢?”因为,虽然阿罗汉可以出离三界生死,但他们的异熟果种(注)都存在,都还有变易生死(注)存在,不是究竟离生死,阿罗汉如果想要成佛,还得要再受生于三界诸有之中。诸佛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断的分段生死,也究竟断尽变易生死,才可以永远不再受生于二十五有之中,所以诸佛才能被称为善逝。
七、佛为什么被称为世间解?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因为佛已具足了知众生世界、国土世界二种世界,所以被称为世间解。
众生世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世间,即五阴世间、十二处世间、十八界世间。人有人的世间,天有天的世间,鬼道众生有鬼道众生的世间,乃至地狱有地狱的世间,各各不同。诸佛都具足了知三界五趣众生(注)的五阴世间,这只是世间解的第一部分。
世间解的第二部分是具足了知国土世界(注)。诸佛具足了知知道十方虚空无穷无尽、不可限量的国土世界,具足了知这些国土世界从哪里来,具足了知这些国土世界为什么都会有成、住、坏、空的不断转变。也许有人说,“国土世界自然就是如此啊!”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凡事皆必有因,不可能无因而出现无穷无尽、不可限量的国土世界,也不可能无因而有国土世界的成、住、坏、空的不断转变。诸佛对国土世界的产生和成、住、坏、空转变的因具足了知,所以被称为世间解。
具足了知众生世间及国土世间的境界是一切种智(注)的境界,不是诸地菩萨道种智(注)的境界,更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
八、佛为什么被称为调御丈夫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调”即调伏,就是降伏其心的意思,“御”是教导的意思。也就是说,诸佛因为善知方便善巧、能调伏、教导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调御丈夫。诸佛善知众生心与众生境界,并且善知一切国土世界的境界,因此具备了无量无边的方便善巧来调伏众生心,教导众生如实、如法的利益自己。
调伏、教导一切众生必须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与福德,若无福德而单单只有智慧,也是做不到的;当福德无量无边时,若有贪求无厌的众生来求,也都能调伏他们。例如,一个众生需要一百万,就应允赠送,但是同时要求他遵守不生气、不邪淫、不窃盗、不杀生……等等戒律,并告知他:若是破了这些戒,就得下地狱。他若接受了受戒的条件,你就送给他一百万元,这样就调伏了他。诸佛因为福德、智慧具足,威德极大,有种种方便,所以能调御众生而成为调御丈夫。
九、为什么佛被称为天人师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
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有种种的苦,古德有云:“地狱烧煮苦,饿鬼飢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因为有苦,所以众生有种种的恐惧怖畏无法消除,但是佛有能力施给众生一切无畏,因为这个缘故,众生乐于亲近祂,可以安心学法。佛也用无量方便善巧来教化众生离苦得乐,例如诸天天人有五衰之苦(注)来求,佛可以让他一念之间消除五衰之相,免离天人的生死(这在经中有现成的典故)。
因为诸佛能令众生不生恐怖、畏惧之感,能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被称为天人师。
十、为什么被称为婆伽婆(同“佛世尊”)呢?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伽婆。”佛也就是婆伽婆。但是,为什么称为婆伽婆(佛)?有两个原因:
第一、佛具足了知一切法(一切法指的是众生心所起的一切法),所以佛智就称为一切种智。而且,佛具足行一切行,修证成佛所应当修的一切行,都已修过了,具足圆满了。第二、佛能破四魔。《瑜伽师地论》卷29云:“云何四魔:一蕴魔、二烦恼魔、三死魔、四天魔。蕴魔者,谓五取蕴;烦恼魔者,谓三界中一切烦恼;死魔者,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众殀丧殒殁;天魔者,谓于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烦恼死三种魔时,有生欲界最上天子得大自在,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事业,是名天魔。”
 
第四章  佛具七胜法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如果每一个学佛人仔细观察、了解佛的这七个方面的殊胜之事,也一定会对佛升起无穷的敬仰!
一、关于佛之“身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鉢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诸佛身相具足,都有微妙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好相中又有无量好相,也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佛的身力无比强大,一一指节都可以胜过一万零八十只象王合起来的力量。佛的威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福德力而来的,是从佛的三十二相的一一相而来的,这是因为每一相都要有无量的福德才能成就。
三大阿僧祇劫中不断利乐众生、修集福德,还要在即将成佛的等觉位中,再以百劫专修福德而成就种种大人相及随形好;在这百劫之中,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像这样修来的福德,当然无边广大。正因为福德无量,所以众生乐见诸佛;又加上悲无量、慈无量的缘故,所以众生乐见,从来都无厌足。若有机会能亲承诸佛世尊,不论是承事哪一尊世尊,你都会永无厌足:希望每天都可以亲遇,但是机会很少。
二、关于佛之“如法住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这是说,诸佛如来既然自己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利益,又能怜愍众生而救济众生的生死苦,利益无量的众生同证解脱果及佛菩提果,所以如来有如法住胜;这与二乘圣人得到解脱法以后,只能在舍寿前的短短数十年中救度众生离开生死苦,不能世世常在人间救护众生同离生死苦,所以说如来有如法住胜。
三、关于佛之“智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诸佛具足四无碍智,不是所有声闻、缘觉所能达到,因此而说佛的智慧殊胜。四无碍智包括:
1、法无碍,也叫做总持无碍,指能总持声闻法、缘觉法、大乘通教法、大乘别教法等无量法。
2、义无碍是指在总持的无量法中,一一皆具无碍解;在一一义中,皆各能开示一切义,是名义无碍。
3、词无碍是指在总持无量法的一切义,能藉种种言音开显实义,展转解释,于表义名言无所障碍,乃至扬眉屈伸俯仰,都能令众生解意。
4、乐说无碍即辩才自在。菩萨勤修七辩(迅辩、应辩、捷辩、无疏谬辩、无断无尽辩、演说丰义味辩、一切世间最胜妙辩),又加上法、义、词无碍及勤行利乐之意乐,成就乐说无碍。
九地菩萨为利乐众生,依诸佛修学已经具足了四无碍辩,但是仍然无法测度如来的智慧,所以佛的智慧更胜于九地菩萨无量无边,由此可知佛的智慧的胜妙了。
四、关于佛之“具足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即佛具足行、命、戒、见四个方面,分述如下:
佛具足诸地菩萨的十度万行,这不是声闻缘觉所知,也不是声闻缘觉所能行,而且也超越等觉的百劫修相好的广大福德境界。
佛具足于命是说佛都已具足实行一切世间正命了,十方诸佛在人间示现时不会邪命而活,一定都是正命具足。
诸佛正戒具足是说一切诸佛都不取佛戒、不取相戒、不取一切戒,都以自心如来境界为戒,所以具足一切戒。这种戒不是凡夫所知,也不是二乘圣人所能猜测,所以说如来具足一切戒。
诸佛对于一切外道见无所不知,对一切正见也无所不知,所佛以具足一切见。
五、关于佛之“行处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也就是说,诸佛修证无量无边的三三昧,也具足亲证九次第定等,因此叫作行处胜。诸佛具足难可思议的禅定行门与证量,二乘圣者和诸佛的修证相比,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六、关于佛之“不可思议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也就是说,诸佛所具有的六种神通,不是声闻、缘觉所能到达的境界,因为声闻缘觉所得的六神通都有局限。以天眼通来讲,他们最多能看到未来八万大劫,以宿命通来讲,最多就只能看到过去八万大劫,所以,声闻、缘觉俱解脱的三明六通圣者的六种神通都是有局限的,根本无法去揣测如来的大神通境界。不但如此,诸佛还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都是声闻缘觉所不曾修证的法,因此说诸佛有不可思议的胜妙之处。
什么是十力呢?十力的第一种是处、非处智力,就是了解这个处所适不适合说什么话、说什么法、做什么事。第二种是业异熟智力,就是了解一切善恶业造了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异熟果报: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什么地点、什么样的世界会成熟果报。第三种叫做静虑解脱等至……等等智力,就是说四禅八定该怎么修?解脱道怎么修?等至与等持的差别是什么?也懂得解脱道法义而有解脱慧的智力,以及佛菩提道的一切种智的智力等等。第四是根上下的智力,能观察众生的上根、中根、下根等根性,诸佛都有这种观察的智力。第五是种种胜解的智力,就是不管人家说什么法,诸佛都能胜解;乃至外道说他的法多么胜妙,诸佛都能胜解,所以能用外道法去破外道法。第六是种种界智力,这就是种种法功能差别的智力,都能如实了知。第七是遍趣行的智力,就是普遍的了知众生会往生到哪里去,他们的心性与趣向又如何。第八是宿住随念智力,就是一切过去世所经历的一切事、一切身口意行,没有一件事情会忘失掉;这是只有佛地才具足念心所的功德,等觉菩萨有时也会有忘掉的事情,但是诸佛对过去世所造所说一切身口意行,没有一件会忘掉,这就是五别境的念心所已具足圆满了。第九种是死生智力,包括自己及诸佛,包括一切众生,死后会到哪里去?又生到哪里去?过去世在哪里死掉?现在生到这里来!过去无量劫的每一世都知道,未来世的每一世也通通知道。最后则是漏尽智力,也就是漏尽通,但是不像阿罗汉还有八万大劫的局限而无法具足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性;也因为断尽烦恼障中的习气种子随眠,断尽无始无明随眠,所以诸佛的漏尽智力不同于阿罗汉们。
什么是四无所畏呢?四无所畏是从九地菩萨的四无碍辩衍生出来具足圆满的无畏大力。第一是总持诸法无畏,不管是谁问一切种智的任何部分,诸佛都了知,因为总持无碍;有了总持而无障碍时,所有的法义都能受持不忘,因此于一切法无所畏惧。第二是善知众生根性及法药无畏,所以能说法无畏;也就是说,对于众生的根性能完全了知,而且也完全了知这所有众生各都应该要以什么法药去对治,使众生修道容易,速得解脱;善以不同的法药来对治众生的烦恼病,所以佛有第二种的无畏:说法无畏。第三是善能问答说法无畏,也就是诸佛善问善答,所以有时众生来问法,佛以问代答,有时直接答,有时用譬喻来答,有时则是置而不答来回答,善用种种的方式来答复众生所问;诸佛又都善问,让众生从反问中,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而得证悟,所以佛善于问、也善于答,因此能说法无碍,这是第三种无畏。第四种是能断诸疑说法无碍,不论众生问什么样的法义,诸佛都能为他们断疑;因为能为众生断疑,因此诸佛可以说法无碍;这种无畏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总持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而引生出来的。
什么是大悲三念呢?大悲三念就是缘于众生而产生的慈悲心,第一是生缘慈:缘于众生的苦而产生慈悲心。第二是法缘慈,从一切诸法的现观中,由于智慧而对众生产生了慈悲心。第三是无缘慈:到达究竟佛地时就是无缘慈,诸佛心中没有所谓慈悲或不慈悲,只要众生有缘,佛就一定能利乐他,这就是无缘慈;不必因为众生过去世和祂结过缘,才能生起大悲心,所以叫做无缘慈。无缘慈也就是大悲,诸佛同有这大悲三念。
七、关于佛之“解脱胜”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
我们常常说解脱有二种:第一种是分段生死现行的断尽,就是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断了,这就是二乘圣人所证得的解脱果。但是,如来在成佛之前,从进入初菩萨地时,就开始一步一步的断除习气烦恼,但是阿罗汉们并不断习气烦恼。初菩萨地开始就已经在与众生同事利行时,逐步断习气烦恼:故意留着一分思惑不断而开始先断习气烦恼,一直到佛地时才究竟断尽习气烦恼种子。所以诸佛都没有烦恼障所摄的习气种子,没有习气种子的随眠了;这种究竟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的随眠,不是声闻缘觉圣人所能知道的。如来多了这种究竟解脱的胜妙。除了断尽烦恼障的现行和习气种子随眠以外,如来又断尽所知障所摄的过恒河沙数上烦恼,所以说如来永断无始无明尘沙惑,而且是究竟除尽,因此而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所以如来于十方世界受生示现时,虽然示现为凡夫之身,但已不会再现起烦恼障所摄的习气。由于在智慧和一切缘起诸法都能得到自在,所以如来解脱胜。
 
第五章  声闻、缘觉圣人和佛的差别
《妙法莲华经》卷2〈3 譬喻品〉言:佛“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佛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十八种差别。
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正法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 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分觉悟;因为是少分觉悟,所以叫他作辟支佛;佛菩提系“从修而得”,佛证悟菩提时并不是听闻而来的,也不是自己从因缘观察、思惟得来的,而是因为过去无量世以来不断地修道,在最后一世证悟成佛。
诸佛都是自参自悟而成佛的,声闻人(包括阿罗汉)、辟支佛人是跟随诸佛听闻正法以后才悟入的,功德远不及诸佛,当然不能称之为佛。正如禅宗有一种说法:“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意思是说,随师修学而悟的人,见地如果能与他的师父相齐等的话,他悟后所得到的功德将只有师父的一半;假使悟后的见地能超过帮他证悟的师父,才能堪受师父传给他悟后的种种教导。”
二、法性的亲证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
法性即诸法的体性(见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词汇》)。依佛在经中开示,法性有二种,第一是总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别相上的法性。
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佛。
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是无余涅盘,就没有三界我、五蕴我、十八界我,也没有我所了,这就是出三界的境界;辟支佛也不知道别相,不过,他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是自己去思惟、整理,因此通达了十二因缘,成为中品解脱,所以不能成佛。
佛究竟觉悟、了知总相上的法性和别相上的法性,而且是不依赖听闻、思维,是无师独悟、从修而得。别相上的法性是指五蕴我、十八界我、十二因缘背后的实相,即法界实相的第八识如来藏。五蕴我、十八界我、十二因缘依于这个实相生灭变异、流转不息。佛确实而且究竟的了知这些实相,无一遗漏,所以佛是证得上上品的究竟解脱。
三、缘智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简而言之,缘智指一切缘生法的智慧。诸佛世尊具足体验三界中种种因缘所生法,具足缘智;声闻、缘觉虽然知道四谛,但只能从四谛上面去证解脱果,只是能够让他们出三界而已,出三界的法只是一个化城,不是究竟佛城。佛的究竟庄严城,与二乘涅盘的化城相差很大。就象《法华经》所说,佛道的路很遥远,声闻人走到一半时就设个化城让他们暂时安歇,心中不累了再教他们往前走。因此他们的缘智不具足,不能称为佛。
佛讲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三种菩提的不同:譬如有三种野兽同样都可以渡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一种是香象(也就是大象)。兔子过恒河时,它是浮着水面游过去,根本就触不到恒河水的河底,所以是浮水而过;如果是马,刚下水不久时还是可以踩到河底,到了河流中央就踩不到底了,所以说“或至底,或不至底”,但他照样可过河去。如果是大象,他是从头到尾都踩着恒河的水底走过去的,可以了知恒河底部的情况。佛用恒河的河水譬喻一直的流淌着的十二因缘之河,声闻人渡因缘之河时就像那只兔子一样,辟支佛对因缘法虽然是自悟自觉的,却仍然不知道因缘法的全部细相,只了知一小部分(辟支佛知道有名色所缘的第八识但是不能证得),所以缘觉渡过因缘之河时就像马一样,有时至底、有时不至底。诸佛渡因缘之河时犹如香象一样,因为究竟齐底,全部了知。
四、烦恼、习气的断除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
声闻人和缘觉人虽然能断烦恼,但是他们所断的烦恼,只是断现行而不能断习气种子。例如,断烦恼现行的声闻人和缘觉人不会再因瞋而骂人,不会再因贪而去偷盗,但是仍然会有贪、瞋等习气存在。又例如毕陵尊者仍有慢的余习未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佛教历史典故。声闻人和缘觉人的种子习气还在,所以他们的解脱仍不究竟,不能称之为佛。诸佛不仅断烦恼现行而且能断烦恼习气种子,能够拔除一切烦恼习气的根源,就一定不会有余习存在。
五、断疑的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如佛在经中所说,疑有二种,第一种是烦恼疑,第二种是无记疑。
烦恼疑是烦恼障所含摄的疑,是解脱道上所应断除的疑,对解脱的意涵心中很清楚的了知而没有怀疑就是断除。
什么是无记疑呢?无记即没有善恶性;无记疑是所知障中所含摄的疑(都是无关善恶性的),对无善恶性的果报法有所不知,就是无记疑;对于所有的如来藏种子都了知了,就是断尽无记疑了。所以无记疑非常广泛、非常深细,等觉菩萨都还断不尽,要到究竟成佛才能断尽。
二乘圣人只断烦恼障的疑,他们不但没办法断无记性的疑,连把无记疑打破就作不到了。可是如来却已全部断尽这二种疑,所以才可以称之为佛。
六、对多闻和思维的态度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
“声闻之人厌于多闻”是指声闻人的目的只是要解脱生死,可是声闻法的解脱证境粗浅,也容易了知与亲证,所以他们讨厌多闻,声闻人会说:“既然解脱了,还需要再听别人说什么?说得再妙也只是能让我出三界而已;可是我已经能出三界生死了,又何必再听?”所以有时舍利弗尊者、富楼那尊者讲解脱道时,有的阿罗汉就不来听了,除非是佛亲口所说。声闻人如果没有人求他说法,多半会在午斋、经行后就打坐进入定,等到明早太阳晒到身体时,他就出定下山去托钵;托钵回来吃完了,把钵洗净了,经行一会儿消食,他又打坐入定去了,到明天早上太阳晒到他了才又出定。
缘觉人为什么厌于思惟?因为缘觉人的目的只是想要证得因缘观而出三界,如果已证得因缘观、可以出三界了,缘觉人又不想成佛,何必再思惟更深的佛法?因为缘觉人再怎么思惟、再怎么细观,也只是已经证得的出三界生死的境界而已,所以他们不愿意再深入思惟。
但是佛对于多闻和思惟这二个法,从无量世修学菩萨道以来,一向不曾厌恶。因为一切种智的法义无量无边、深广无比,除非成佛了,否则永远都思惟不尽,所以菩萨对于闻、思二法心无疲厌,最后才能成为究竟佛。
七、智和器的清净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
佛用了一个譬喻说明了声闻、缘觉和佛智和器的清净不同。佛说:善男子!譬如清净的食物放在清净的容器里面,外面的容器是清净的,里面的食物也是清净的。声闻、缘觉的解脱智虽然清净了,可是根器仍然不净,也就是说,因为声闻、缘觉所发起的智慧能使声闻、缘觉出离三界分段生死轮迥,当然是清净的,可是声闻、缘觉的第八识心体仍然还有种子不清净,所以说器不清净。可是诸佛却不是这样的,不但是智慧清净,而且出生这些智慧的第八识无垢识中的所有种子也是全部清净的,没有任何不净的种子,由于智、器俱净,所以被称为佛。
八、智和行的清净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佛开示说清净有二种:智慧清净和身口意行清净。因为声闻缘觉的第八识心体含藏的习气种子并没有断尽,所以仍有习气种子随眠,因此身口意行里面只能够维持着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无法绝对的清净。因此,声闻、缘觉虽然有净智,可是行不清净(习气种子还会存在,心行不一定是清净的)。如来永远不会有一念的不净心行出现,所以说如来世尊的智慧清净、身口意行也都是清净的,所以称之为佛。
九、身口意行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
声闻、缘觉修习解脱道,不求不证佛菩提道,舍寿必取涅盘,其修习之行有边;又因为其心性不如菩萨宽广,其利众之行也有边,所以声闻、缘觉身口意行不能无量无边。如来为了成就究竟的佛道,须经三大无量数劫的无量身口意行,行无尽的难行之行,忍无尽的难忍之忍,才能成就究竟佛道;又由于佛的无量慈悲,以无量行利益无量众生,所以如来世尊其行有边,所以被称为佛。
十、二障的破坏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
佛说如来世尊能够在一念之间破坏二种障,第一叫做智障(即所知障),第二叫做解脱障(即烦恼障),所以称之为佛。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示现时,就是以凡夫之身在四禅八定具足的状况下,一念破二障而成佛的。
其实菩萨在找到如来藏明心开悟时,也是一念破二障,只是没有断尽二障而已具体而言,当你找到如来藏、认定如来藏才是真实心而不疑时,现前观察如来藏分明的运作而维系着一切法,就知道万法的实相了:原来一切法界都是这个如来藏,如果不是他,我们连色身都不可能有,更何况会有意根与前六识呢?又何况能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缘起性空法呢?因此而知道祂能出生万法、能灭万法,原来世界的成住坏空也是依如来藏而有的,所以就知道宇宙的本源了;而这个实相法并不是三界中的世俗法,是法界万法的实相,所以明心时一念之间同时打破了所知障。
当菩萨找到如来藏、认定如来藏才是真实心而不疑时,当时就不再认定意识心是真心了(意根也是当场就自我否认掉了,不再认为真心了),我见也就断了!从那时开始,总是认为自己虚假不实,如来藏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是同时打破烦恼障。
菩萨明心能一念破二障,佛则更能够一念破二种障,而且还能一念断尽二障,这是声闻、缘觉圣人都做不到的,所以不能称为佛。
十一、智因智果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智因”即智慧出生的因,一切智慧发生的因,莫不都由如来藏出生、显示,如果没有如来藏,连意识都不存在了,当然更不可能会有任何的智能出生或显示,所以一切智能的因是如来藏。“智果”即智慧出生之果。成佛是靠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的内涵是如来藏中一切种子的具足了知,所以一切智慧的果就是成佛时的一切种智。这种智因与智果,只有如来具足,所以能称为佛;声闻、缘觉圣人都不具足智因、智果,所以他们都不能自称成佛。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佛的法座,一切大阿罗汉们都不敢上去坐,因为他们都尚未成佛。
十二、所说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具足因智、时智、相智。”也就是说,如来说出口的话,不会前后所说不同,也不会有错误,也不会是虚妄说。如来又具足了因智、时智、相智,所以出言无二、无谬。具体阐释如下:
什么叫作无二呢?无二就是永远不颠倒、不改变。“无二”后面还有“无谬”二字,无二和无谬是连在一起说的,正因为无谬才能无二。如来智慧无碍,不管你问什么法,都能为你说。有一个佛教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二个牧羊的孩子去见世尊,他们说:“我们牧羊人,知道牧羊的七、八种要领;您是一切智者,能为我们教导更多的牧羊方法吗?”佛就为他们讲了十几种牧羊方法,这就是佛的智慧无碍。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中更如是,因此诸佛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所以佛去破外道时,不以佛法来摧破外道,而是以外道法来破外道法。
什么是因智呢?因智是说诸法之因:诸法以如来藏为因,众生流转生死以业种为因,三乘菩提以如来藏为因等等。因智的具足是佛地的境界。
什么是时智呢?时智是指有善观说法时节因缘、究竟了知时节因缘的究竟智慧。具足时智是说能够观察时节因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法,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法。所以佛说法时,有些法不能在人间说,只能到天界说,甚至有些法只能到色究竟天中才可以说。所以说法时一定要有智慧观察时节因缘,有些法即使能说,也要限定某些对象,不是对每个人都可以说的。诸佛如来都有时智,都能观察:这个人是几地菩萨,可以为他说什么法;那个人是十回向位的菩萨,能为他说什么法义;这个人还没有明心,应该说进阶求悟之法。
什么是相智呢?相智指如实了知一切法相(即诸法的相貌)的智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提到的初地百法明门、二地千法明门、三地万法明门都是在讲一切法的相貌,只是所观越来越深细、越来越广泛。诸佛究竟了知任何一法的相貌,一切法相的智慧具足了,就是具足一切种智,那就成佛了!声闻、缘觉圣人不懂相智,只有世俗谛的相智,但没有世俗谛的因智,也没有时智:对金师之子应该说数息法,却为他说不净观;对屠夫之子应该教导不净观的,他们却教他修数息法,这就是没有时智,不能观察时节因缘,所以声闻、缘觉圣人永远都没办法称为佛,因为都没有具足这三智。
十三、佛“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 “(如来)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诸佛因为没有事情会做错而怕人知道,所以从来都不覆藏,也不用守护,没有人能说如来的过失。声闻、缘觉圣人智慧远不及佛,所以还做不到“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因此,声闻、缘觉圣人不能称为佛。
十四、对烦恼的了知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 “(如来)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也就是说,如来不仅知道全部众生一切的烦恼,而且还知道各个众生的烦恼结使因什么因缘而生起,因什么因缘而灭除。譬如有的人怎么努力修都没有办法成为阿罗汉,佛就开示说:“你只要把贪欲断了,就可以成为阿罗汉。”结果他痛下决心、真的断了,就成为阿罗汉了;有的人怎么努力修都没有办法成为阿罗汉,佛告诉他只要把瞋断了就成阿罗汉了,他真的把瞋断了,果然就成为阿罗汉;有的人怎样学法都学不会,佛就叫他每天只要重复的念一句“扫尘、扫尘”,他也成为阿罗汉了。正因为结使产生的因缘各不相同,大阿罗汉们无法观察因缘是如何生起,也无法针对那个因缘消灭的原因来灭除,所以大阿罗汉们不能称为佛。
十五、佛是“世间八法所不能污”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所以称为佛。世间八法即喜、怒、哀、乐、称、讥、毁、誉。如来没有喜、怒、哀、乐可说,大众赞叹如来,用尽种种好话来赞叹如来,可是如来听到时,仍然不会心中暗自高兴,因为毁誉都不能倾动他们。但有人会说:“如来不是有时也会诃责某人为“愚痴人”吗?其实,如来不是因为心里有怒而诃责,而是因为这个人应该诃责。如来对称讥毁誉都无所谓,一心只要利益有缘众生。不论外道们如何骂,都随他去。可是,当外道毁骂时,如来都会观察:“这个外道有因缘可以得度吗?”如果有因缘,就会去找外道辨正法义;如果那个外道没有因缘可以得度,就公开说明外道法的错误所在,不去见外道了。所以世间八法不能染污如来,因为如来心地已经究竟清净了,对世间八法根本无动于衷。而声闻、缘觉圣人因为第八识如来藏中还存有染污种子,未断烦恼障习气种子,仍然会有瞋、慢等现前,尚做不到对世间八法无动于衷。
十六、怜悯心不同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有大怜悯救拔苦恼”,所以被称为佛。如来明明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根性很差,刚愎自用,我慢坚固,很难度,仍然以三界至尊的身分,来人间跟这种无耻、污浊的众生共住,一心一意救拔众生的苦恼。相反,众生还会毁谤、辱骂,甚至如来还遇到木盆、火坑、马麦……等等恶行!如来没有大怜悯心,是做不到这样的!声闻、缘觉圣人慈悲淡薄,他们仅仅是随缘度众,舍报即入涅槃,所以不能称为佛。
十七、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所以被称为佛。本书在“第五章佛具七胜法(六、关于佛之‘不可思议胜’)”中已对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的内涵做了阐释,所以就不再赘述。声闻、缘觉圣人因为其智慧、威德、慈悲的原因,不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所以不称为佛。
十八、佛“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 三种菩提品〉中说:“(如来)身、心二力,悉皆满足。”而且佛在经中对身心二力做了详细解释,佛说:“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六。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语译如下:
佛说:“什么叫身力具足呢?善男子啊!三十三天(即欲界的第二天忉利天)有一个大城,名字叫善见城;这个城宽、广都是十万里,里面有百万宫殿及房屋,里面住的天人有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到了夏天三月时,忉利天的天主释提桓因要去波利质多林(又名欢喜园)中欢娱受乐,在由乾陀山(由乾陀山就是须弥山的东侧突出的山顶,是东天门的提头赖托天王所住的山)中有一只七个头的香象,当释提桓因起念要去波利质多林欢娱受乐时,这头香象马上就会感应到,立刻就飞过来了。这头象很大,所以善见城中的所有诸天就在这头象的头上旋行,去到波利质多林中。波利质多林离善见城有五十由延(即五十由旬)。这头香象身体的力量胜过所有忉利天一切香象的力量。但是,就算是集合一万八千头七头香象的力量,也只能抵得上佛的一指节的力量,所以说佛的身力胜过一切众生的身力。世界无边,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所以众生心也就无边,众生心虽然无边,可是诸佛却都能知,所以诸佛的心力也就无边。所以只有如来才能称为佛,声闻、缘觉都不敢自称为佛。。”
下面一个佛教典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阿阇世王把大象灌醉了,象鼻上绑了利刀,要来踩、杀世尊。当佛陀率领阿罗汉们要入城托钵时,看到大醉象来了,阿罗汉们看了以后一个个都溜了,只有阿难陪着佛(因为阿难对佛具足信心,也不愿弃佛而去)。等到大醉象冲过来时,佛把五指伸出去,大醉象吓得屁滚尿流,跪了下来动不了,可见佛陀的身力、心力具足。而且,“身、心二力,悉皆满足”,唯佛所有,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们都没有。
《大般涅盘经》也有一个典故可以证明佛的身心二力具足:有五百力士听说佛要从这条路行过,所以他们发心要移走路上的那个大石头,把路整平,让佛好走,结果他们始终都没办法移动它。佛刚上路时知道了,就先化现了一个化身,去到那儿问力士们说:“你们五百位童子(天竺古时规矩,凡是还没有结婚的男人都称为童子)在做什么呢?”五百力士回答说:“我们要移除这颗大石头,可是我们移不动。”佛再问:“你们为什么要移动它呢?”五百力士回答说:“因为世尊过不久之后就要从这儿过。”佛继续问:“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五百力士回答说:“因为我们想恭敬世尊。”佛的化身就说:“那就我来移走它好了。”这个化身就伸出脚,大姆指一撑,把石头踢上梵天去了!这些大力士们看石头越来越高,然后又开始掉下来了,大家都赶快跑开,佛的化身说:“不用跑,没事!”石头掉下来时,一手接了,把它化为尘粉,这就是佛的身力。
以上就是声闻、缘觉和佛的十八种差别。当我们比较详细的了解了声闻、缘觉和佛的差异后,我们对佛的认识就更进一层了,对佛的敬仰也一定会越来越深!
 
结  语
如来行一切行、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优婆塞戒经》卷3〈16 息恶品〉云:“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如来行一切行、修戒定慧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都不曾有过一念是为自己而修的。如来世尊都是以很长久的时间,在不可计算的一世又一世中,对怨家、亲眷都是平等的加以利益而没有差别。如来世尊已经断尽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切无量烦恼。如来世尊都很清楚知道:一一众生都是单纯的为了一个烦恼(即我见)而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知一切法,所以为了众生而难施能施、难忍能忍。
佛是世间无上智慧之灯!没有此无上智慧之灯的指引,我等众生,要么流浪三界以苦为乐而不知,要么暗无出路、求出无期!
仰望佛陀,唯有感恩!

(原标题:仰望佛陀)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