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如来,也是世俗神我的异名。”在《唯识学探源》第五十六页又说:“阿赖耶是神我的变相。”在《华雨集第三册》第一七九页又说:“如来藏说,有印度神学中的神我意味。”在《般若经讲记》第一二四页又说:“如来藏;……这是变相的神我论,与外道心心相印,一鼻孔出气!” 他对于佛教的批评之猛烈,就如同他的知音弟子昭慧 | admin 2024-06-15 |
|
释迦如来以异名字住持之东方庄严佛土 4.众生有罪,不见如来佛国严淨,娑婆实是淨土 5.报身卢舍那佛住持此世界海,释迦如来为其应化之身 6.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淨土 (二)鸠摩罗什选译的经典,宣示大心菩萨护法心志 (三)玄奘菩萨及至平实导师世世护法直至法灭 ( | admin 2022-06-23 |
|
释迦如来以异名字住持之东方庄严佛土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中,坚意菩萨请示释迦如来:“世尊您寿命究竟几何?又何时世尊会入涅槃?”世尊就吩咐坚意菩萨:“往东方去此世界三万二千佛土的庄严世界,有照明庄严自在王如来;犹如照明庄严自在王佛的寿命,如来我的寿命也是如此!”坚意菩萨承佛神力及自身功德,即到庄严世界请示如 | admin 2022-06-23 |
|
然如来在世时已预知后世会有此等断尽善根者,于是在《楞伽经》等经中明说“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阿梨耶识)、第八识”是同一个心体的不同异名[例如《大乘入楞伽经》卷6:“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蕴中无有人,无我无众生;生唯是识生,灭亦唯识灭。”《大正藏》册16,页62 | admin 2021-01-02 |
|
色异名异,故曰名、色。】《增一阿含经》卷46。《增一阿含经》说,那什么是名呢?很多喔!痛啊或是觉得快乐啦!或是思惟啦!计划啦!想象啦!非常多……。那什么是色法?就是物质,物质就是四大,四大就是物质还有这个四大所造的各种物质。这些心法叫作名,心法有心法各种的内容,色法有各种色法的内容,所以色异、名异;既然色法跟心法有种种的不同,所以说,就把 | admin 2020-07-17 |
|
’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盘,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惟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盘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耳!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盘。是人 | admin 2020-06-14 |
|
言菩提者空之异名......是故如来如其空性觉一切法,不由空故觉法空性,由一理趣智故觉法性空。空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说言:此是菩提,此是空性。......由性空故说名为空;如说太虚名为虚空,而太虚性不可言说;如是空法说名为空,而彼空性不可言说。」是故虚空非有实法,以无物故名为虚空,非法处所摄,唯虚空无为之法方是法处所摄之虚空,非谓太虚也。《平实书笺》《 | admin 2020-06-08 |
|
如来,也是世俗神我的异名……而且,(胎)藏与我,都从婆罗门教的经典中来,这不是向印度神教认同吗?——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主张大乘非佛说:‘佛法’在流传中,出现了‘大乘佛法’,更演进而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动力,是‘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18]大乘非佛说的讲法似乎流传 | admin 2020-06-08 |
|
此空性实相心,有时称为如来藏,有时称为阿赖耶识,有时称为真如,有时称为实际,有时称为法身,有时称为心,有时称为空性,虽有林林总总的称谓,无不是同体异名的第八识心体。而这个具有圆成实性的如来藏心,能借着自身所生的阴界入及靠着种种缘而生起一切法,为吾人所受用。然在有情受用境界时,如来藏自身却不在六尘境上起分别,也不在六尘境上做主,不受用六尘境界,而配合 | admin 2020-06-08 |
|
由上面的经文可以证明,这个我其实就是无余涅槃本际、如等等的异名,其实都是指的同一个心体如来藏。在这段经文当中,世尊也同时明确的说明了:识阴意识,无论是粗或是细,即使是细意识或者是极细意识,仍然都是生灭法,绝对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实我。--------《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127集综论(二)>正元老师大乘的禅,具体的说就是说:当菩萨他要来参究、要来寻觅有一个能 | admin 2020-06-08 |
|
![]() |
接下来我们看,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一段开示:【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这里面主要在开示,有种种不同的众生,就有种种有情的身心差别;也就是有种种的五阴世间差别。因此依于十方三界众生之种种五阴身心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我们看,在《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一段开示:【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这里面主要在开示,有种种不同的众生,就有种种有情的身心差别;也就是有种种的五阴世间差别。因此依于十方三界众生之种种五阴身心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从七住位开始,就说见到真佛,也就是说见到法身、第八识、如来藏、异熟识,祂是有种种的异名;成佛之时是究竟证知其性用,所以称为得一切种智。而在七住位之前,或听闻、相信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或者是也开始在寻寻觅觅,然而都没有真正地见到。而从因地,在外门修学对三宝的净信开始,就已经要开始或多或少地熏习,乃至是修学六度之法,所以其实六度万行都是见佛的因;只 | admin 2020-02-19 |
![]() |
如来,也是世俗神我的异名……而且,(胎)藏与我,都从婆罗门教的经典中来,这不是向印度神教认同吗?——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顺主张大乘非佛说:‘佛法’在流传中,出现了‘大乘佛法’,更演进而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动力,是‘佛涅槃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18]大乘非佛说的讲法似乎流传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无始劫以来就在,未来无量劫以后也在,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法,与生灭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非一;可是,不能说色法不是空性心的局部体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借着父母的四大等缘长养出来的,不能离开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来就是自己空性心局部的体性,与空性心无异,所以非异;合此非一与 | admin 2020-02-18 |
![]() |
为何中道是无漏真智的异名?47.众生对内异熟果有迷,对外增上果有愚之义为何?48.一切法性离言说,为何言说知一切法?49.为何有心外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50.定异熟业、不定异熟业与思有何关系?51.为何中道大乘有心无境,境离心无?若大德对以上问难有所疑惑,当寻觅真善知识,以求断惑证真,才是有智慧的人。 | admin 2020-02-18 |
![]() |
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若人令业烦恼诸结得自在者,当知即是行十恶道;若有能坏烦恼诸结不令自在,是人即是行十善道。若人始设方便,若先不思惟,当时卒作,是人不 | 三摩地 2019-07-20 |
![]() |
此识广有多名,例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一切佛语心品〉云:“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 | admin 2019-03-04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及《楞伽经详解》第八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11月初版三刷)空性涅槃 又涅槃者即是心体,谓真如离见闻觉知而永不受生轮回,故涅槃即是空性─心─之异名;空性摄受藏隐于各个有情之蕴处界中,和合似一;然而空性即是有情众生之本源心阿赖耶识--常住三界生死轮回而 | admin 2018-12-27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无余涅槃离六尘见闻知觉性 涅槃即是如来藏之异名:乃是依如来藏不再含藏分段生死烦恼种子,是故舍寿后不复入胎受生,亦不生于天界,不复出生七识心,只余如来藏不生不灭、完全离六尘见闻知觉性,故名无余涅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密意》公案拈提第七辑,正智出版 | admin 2018-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