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正好当时的宰相房融在广州值事,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过菩萨,知道法师的来历后很重视,将般刺密谛法师请到制止寺。法师剖开了臂膊的肌肉取出之时,白布已经血肉模糊,难以辨识,更不要说翻译了,就在大家处于忧虑之时,奇迹发生了,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会说话了,她说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迹就会显现。大家试了之后,果然现出了,真是皆大欢喜。经过周密慎重的筹备,于神 三摩地

2018-07-22

这故事的内容是叙述唐朝的高僧唐三藏骑着龙马,带着孙悟空、猪八以及沙悟净到西方去取经,沿途遭遇种种危险,最后终于取得佛经回到中国。那《西游记》和我们要谈的八识心王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今天就是要把《西游记》中的人物,和八识心王的功能差别作一个譬喻。《西游记》中的猪八,每一次遇到美丽的女人或是好吃的东西,他就会无法自拔地掉入陷阱中;他对于外境色、声、 三摩地

2018-07-22

在《优婆塞经》卷1中开示:【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这里面我们只引出一种修习悲心的方法。在这一品《优婆塞经》中,大慈大悲的释迦世尊,为我们开示了三十六种观众生种种痛苦与无明而修习悲心之方法,诸位菩萨有空可以恭读《优婆塞经》中世尊的开示;经由深入观察众生种种的惑、业、苦,可以让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的境界;菩萨不但能像阿罗汉一样现观五蕴的缘起性空,并且能够亲证五蕴出生之根源所在——自心第八识如来藏,转依祂的清净体性,并且修习定慧三无漏学,逐渐转变七识心自身,将我见、我执、三界的贪爱断除成为菩萨阿罗汉,与此同时心无挂碍无所畏惧尽未来际常住世间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自度度人地地增上,这亦是《心经》中所说远离颠倒梦想的菩萨心,也是涵盖解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菩提的修行,十信位进入初住位之后,要修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二住位修学持度,乃至在六住位要熏习般若波罗蜜!终于明心开悟了,般若正观现前,亲证了法界的实相,这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菩萨在七住位所证得的智慧,就称为般若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然后次第进修,在十住位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这样十住位的修行,就称为习种性的菩萨!表示说这位菩萨虽 三摩地

2018-07-22

二)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此六斋日,诸天鬼神巡视人间,考察善恶。初八、廿三,四天王使人间;十四、廿九,天王太子人间;十五、三十,天王亲自巡视人间。于此六日,持斋行善,福胜余时;如若作恶,罪报加倍,于此六日,止恶修斋,名敬好时。所谓斋者,过午不食。三)六时:有昼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有夜三时:初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 三摩地

2018-07-22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炼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盘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 三摩地

2018-07-22

见浊是从妄见、恶见出生的,恶见就是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取见这五种烦恼结。第一个身见,梵语音译为萨迦耶见,就是以五阴我为身,又称为我见。第二边见,就是落到断见或是常见中,不然就是有增有减的执着中。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 三摩地

2018-07-22

设使说他不藉着作法驱遣鬼神而能够自力消除地震、台风,那依旧是意识境界,与解脱无关;况且这样作干预因果,舍报后仍是必定受到护持法的大力菩萨所责罚而难脱生死。事实上,漏尽通以外的五种神通都抵不过业力,因为这五种神通都是三界之中的有的法,不离三界的境界,不能让我们出离三界,不能让我们免除生死的轮回。出离三界生死需要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有三种,就是声闻 三摩地

2018-07-22

这故事的内容是叙述唐朝的高僧唐三藏骑著龙马,带著孙悟空、猪八以及沙悟净到西方去取经,沿途遭遇种种危险,最后终于取得佛经回到中国。那《西游记》和我们要谈的八识心王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今天就是要把《西游记》中的人物,和八识心王的功能差别作一个譬喻。《西游记》中的猪八,每一次遇到美丽的女人或是好吃的东西,他就会无法自拔地掉入陷阱中;他对于外境色、声、 三摩地

2018-07-22

意思是表面看来是菩萨,也正受了菩萨,可是实质上都与菩萨的知见、证量及所行无关。这是第一种假名菩萨:徒有菩萨之名而无菩萨之实质。佛说第二种菩萨,是为了自己的色身、生命的存活,而去杀害别人的生命。譬如受过菩萨当菩萨了,还去杀鸡杀鸭卖钱营生,那就是假名菩萨:杀害众生,存活己命。这种人不乐于修悲心而乐于造作生死业,根本不想出离生死,他一天到晚想着哪里有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这里经文说“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这个标题我们把它设为“自利利他”,其实它所说的内容就是四种法要,或是所谓四预流支。四种法要,这是引用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表示,一个人每持守一,就增加五个神。依此而算,持守五的人最少有二十五个神了。此外,当你在聊天说话时,神也常在左右,如果你说的是没用的东西,神就会一个个离去。如果你说的是佛法,那神就会顺便听听。如果说的很好,那神就越围越多。这也可以说,人人的神随时都在你左右,这些神明既有保护作用,但也有监督作用,甚至有惩罚作用。这正符合俗话所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原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经》卷3〈16息恶品〉云: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的生死苦恼,无量世的生死就是众生最大的苦恼,而众生会受这些大苦恼,都是为了一个烦恼:我见。单单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所以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四种烦恼,归根究柢仍是基于我见而有的。譬如欲界 三摩地

2018-07-22

密宗的乐空双运、大乐光明、无上瑜伽等名称所说的男女合修双身法,之所以能够广行于当代佛教界中,导致许多大山头的住持和尚都修过双身法,或者至今仍在暗中修习着,成就破大恶业,其肇因都是缘于不知声闻解脱道的内涵,以致永远不能远离我见,落入五蕴之中而被五蕴所遮盖──具足五阴,于是导致贪着于欲界法的乐空双运境界,永远流转于欲界中。大乘法中的参禅者之所以会悟错 三摩地

2018-07-22

业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懂得业报的原理,也懂得转业的方法,成佛之道便能迅速完成!佛在《菩萨优婆塞经》对业有非常具体的描述,佛说: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1、业的种类: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此为贪着及广修双身法的密宗师徒,应该特别警惕的,因为藏密无上瑜伽双身法的三昧耶乃是藏密祖师自创的,不是佛。双身法的修习更是严重的破行为,乃是师徒乱伦、母子乱伦、父女乱伦、人兽乱伦的;p75已受声闻而与任何人合修双身法,或是已受菩萨而与配偶以外者合修双身法,死后必下无间地狱。二、贪习交计:贪求的习气不止而互相交错,彼此吸揽不止,就好像人的口鼻 三摩地

2018-07-22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卷1说:【于畜生中苦无量,或有系缚及鞭挞,无有信多闻故,恒怀恶心相食噉。或为明珠羽角牙,骨毛皮肉致残害,为人乘驾不自在,恒受瓦石刀杖苦。】傍生苦受甚多:弱肉强食、鞭打、驱赶、被圈养、被买卖、被杀害、负重、耕耘、被乘骑、剪毛、锯角等等粗重苦。其寿命不定,短者一日夜如蜉蝣,长者达一中劫如龙王。傍生之苦,是我们亲眼可见、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要来跟各位菩萨谈一谈“学佛与三归五”。什么叫作学佛呢?有些人会认为说,这个题目很简单啊!学佛不外乎吃素、到处拜忏、念佛,或者是去救济贫困的众生,乃至于打坐修禅定,其实真正的学佛并不仅于如此。吃素,有很多人是因为色身的健康因缘,乃至有的人只是为了发愿,即使是真的慈悲众生,然后来吃素,那也只是学佛的一个基本的心态而已。至于有些到处拜忏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