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俗家人分别善人恶人而起憎爱,而出家人对善人是如此,对恶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心,于好不起贪著心,于恶不起憎恶心。那些刺激我们的,才是我们真正的指导者,入寺没刺激,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在初发菩提心到第一次明心前的多劫修行中,难免会遇到专修解脱道的声闻、缘觉师,假使这位菩萨运气不好,常常遇到二乘之师,屡屡被教以厌生死苦,欣涅槃乐的解脱道法,久久熏习之后,有可能就会成为定性二乘人,证解脱后必取灭度。站在菩萨想要成佛的立场来看,退堕二乘地而入无余涅槃是学佛的道路上最恐怖,也最应该避免的事情,甚至说宁可因为起大烦恼而造下断尽善根的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复语妇曰:「汝今故能抱此破瓶不耶?」妇答曰:「我宁取死,终不能近此破瓶;宁入火坑、投于深水,高山自投于下头足异处,终不能近此瓶。」夫告其妇:「前言见汝,正见此事耳。我观汝身剧于此瓶,从头至足分别思惟,三十六物有何可贪?」尔时,复重说偈曰:勇者入定观,身心所兴尘,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CBETA,T04,no.212,p.699,b5-c10)《经律异相》卷20:「须陀洹妇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的人作色身无常的无常观,仍然无法使他舍弃对自己色身的执着,就教他改修九想观;所以四阿含中说,有的比丘每天去尸陀林(穷人家没有钱可以埋葬死掉的家人,就把尸体丢到弃尸林中),他就每天在那边观察尸体,又在自己心中把那个影像再提起来观想,从尸体毁坏的过程:譬如长了尸斑、膨胀、爆裂、流脓、烂水、腐化,腐化了以后尸骨上面红白相间很恶心的模样,到最后风化了,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后无色界的结不断的话,我们还是不能离开三界,不能解脱生死。无色界的结是什么?四禅之后如果不修四无量心,而直接去修空无边处定;当我们进入空无边处的时候,那是什么的作用?还是有意识在。因有识在,所以你才能证得空无边处定。在空无边处里面仍有苦,还是要离,如果知见不够,就在那边安住,心扩散,定就丧失掉了,又退回到色界天来。所以不能攀缘于空,因此舍离空无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久在生死离善知识。何等为八。初发心菩萨修习大乘佛法,有八种根本性的错误会使以前所修积的所有善根付之一炬,导致堕落到三恶道,远离人天等善道因缘,也会丧失大乘的境界,生死轮回,远离明师。是那八种呢?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后,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跟着慈济的师兄师姐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听一些委员讲述他们的学佛心路历程,也去访贫,照顾关心户,看到那种种不同受报的案例,真是又苦又惨啊!这让我更加深信因果不爽,佛言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等八苦,真实无虚啊!于是菩提之心油然生起,冀欲救度众生脱离生死之苦,无复造诸恶业,受种种果报。然又想,像现在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其实我见真是很傻,这样生生世世紧紧抓住那个有限不放,而不断流浪生死,卷裹着种种的烦恼与忧闷,不惜为了那点苦的间隙显示出的点滴之乐,而不断贪求,真是苦不堪言。佛说苦、集、灭、道,这个集真是描述的非常到位,我就是集,就是伴随着那种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深深的内收的痛苦,死死想把住那点滴有限的资源以为自我。所以要断我见,就先从布施这个行门开始,看是否能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能观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知轻知重,凡所作事先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烦恼时暂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是人常观犯轻如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我们不怪他们,只是说他们的智慧不够,死要面子,不懂得这种逆增上缘的作略,误以为自己真的误谤了,颜面无光就不可能回到中来,那就是自己的损失啦!这样的牺牲真没价值。如果能够回心转意复归中,那就有价值了,因为他们成为诸位的道庄严伴了:经过第三次他们的否定,我们写出《真假开悟》等书,佛教界相信正觉所悟的真实,反而对未来的弘扬更有信心了;以前认为证悟是不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為「齊人不食嗟來之食」,在春秋時代的齊國有一個富有人家在布施飲食給飢餓的窮人們,他有一次要布施飲食給一個人,但是他布施時對那個人的口氣很不好,說:「喂!拿去吃吧!」對方覺得受到侮辱,寧願餓死也不吃了,結果真的就活活餓死。可見我們布施時最重要的是要配合著「愛語」,如果朋友有難跟我們求助,我們布施錢財給對方時是把鈔票丟到他臉上,或是口氣很差,很不恭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之,你要想啦,你现在所看到的众生,他们活不过一百岁,他们不管再怎么样,再怎么样,都活不过一百岁,他们所拥有的美好,被死神迎面一戳,就结束了。可是,你的美好并不是建立在这个身上的,不是建立在这三界有的身上的;你的美好,佛陀都给你打包票了,你会成佛。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说有那一天——譬如说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每次你一上坐,他就幻化一个美女来,或一个俊男来引诱你,你气死了。他每天来,你每天气,那你就错了。你只要冷眼旁观,看他搞什么花样就好,你不要生气。引诱不了你,他就走掉了。生气了,你就犯了重罪。第十:不谤三宝。不谤三宝这一戒,大家要很小心啰!很多人说:只要我不讲出家人的过错就好了,我就不会毁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顺障法?谓净妙相、瞋恚相、黑闇相、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追忆昔时笑戏喜乐承事随念,及以三世或于三世非理法思。问:于经行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云何从彼净修其心?答:从惛沈睡眠盖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净修其心,为除彼故,于光明想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于屏处,或于露处往返经行。于经行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极善示现劝导赞励庆慰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佛典故事内容,主旨是在提醒众生,人命在舍报的过程时,并非全无觉知,当医生判定死亡时,此往生者之意识犹存,仍然可以分别了知。所以若有人想进行器官大体摘除移植时,都需要很小心的处理,如何不用让往生者因苦痛觉受而起瞋恨?如何帮助行善者得利益?藉由故事的启发,待会儿会告诉您。......从前有一位出家的修行人,行经草丛间时,突然听到有谁在草丛里叫著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大概的意思是说:菩萨若遇缘时,不行放生护生之业行,或者父母兄弟至亲之忌日,不请菩萨法师讲戒(说法)来回向,若不尔者,即是违犯了轻垢罪。此戒摄属重戒中杀戒延伸出来之轻戒,也就是希望把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要想一想,还有许多学佛的人,连明心见性四个字都听不到,也有许多的人修学功夫或参禅,直到老死都摸不着边,连个话头都看不见,更不要说开悟。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如果从最近的情形来看,外面有很多开悟的人被印证了,似乎是佛法兴盛。但是我们遇到好多个被印证的人,勘验下来都不是悟,所以真正的开悟很困难。因此,能够一年两年就可以明心见性,那是福报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但要在三宝之所、生起爱敬之心而行礼拜、供养……等等,还有许多都应该修行的法门,最后乃至要建立志愿,也就是要建立志向、发起愿心:我在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等事相上做了许多事情,福德大约具足了,如今我还得要追求证道之法,应该要证得无上菩提了!无上菩提当然不是指二乘解脱道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啊!二乘的菩提是有上之法,因为佛菩提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禅三前十天应把工作暂且放下、或请假;其实如果生死心很迫切的话,到此时真的是食而无味、如丧考妣般,整个人如行尸走肉,应该也无心于工作上的事了。这时的疑情是自然的出现,不是刻意用脑筋去想出来。不过别把心力浪费在疑情上,因为禅三有老师的机锋及善巧,可以帮助我们悟入,还是要在外缘内摄的定力上多用功;疑情可以把它导入为了生死大事的助缘及决心。四、禅三期间在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修习解脱道以及修习佛菩提道的基础,凡是有外道或凡夫来觐见佛陀求法,佛为他们说法时都是有次第性的:先为求法者解说布施之论──先说布施的道理;若是请法者能够听进心里,心中确实能够接受布施必有因果的正理以后,下定决心愿意诚心诚意修学布施了,再为他宣讲持戒的因果道理;持戒的因果能接受了,然后再为他宣讲行善可以往生欲界天,以及五欲不净而应该离欲,加上修定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