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法会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的活动以及仪式吗?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是〈法会因由分〉,这一段是在叙述佛陀聚集弟子宣说这部《金刚经》的起因;所以,法会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说法的聚会。我们可以再举《大般若经》的经文,里面佛陀开示的经文,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经文里面:【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从十方界所事诸佛法会中没来生此间, admin

2020-06-08

  可是如果有别的业可以转变的,譬如说,这位有情的眷属家人为他追福、资助他,譬如说为他供养三宝,为他广行布施,然后为他去造作这些护持正法的业回向给他;那因为在中阴中的这个有情领受到了眷属为他的追福,他领受到了之后,心念能够一念了知说,原来过去所造的业要忏悔;因为在人的时候造作的恶业,导致现在沦为这个牛的中阴,因为家人眷属为他追福,他一念忏悔他的罪业,领 admin

2020-06-08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说,你就是悬旛盖、然油灯供佛,或者是读经典,或者是供养佛像,或是诸菩萨圣像,或是念佛,在临命终前这样子情况之下,让这位造作恶业、临命终感觉到非常痛苦的造恶者,他能够感到欢喜,听闻到佛的圣号感到欢喜,而能够感到清凉而熏习进去;所以这样子就表示说,眷属为这位临命终人能够修圣因,然后他的罪能够消灭,也就是要先灭罪后追福。可是这个情况之下 admin

2020-02-21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说,你就是悬旛盖、然油灯供佛,或者是读经典,或者是供养佛像,或是诸菩萨圣像,或是念佛,在临命终前这样子情况之下,让这位造作恶业、临命终感觉到非常痛苦的造恶者,他能够感到欢喜,听闻到佛的圣号感到欢喜,而能够感到清凉而熏习进去;所以这样子就表示说,眷属为这位临命终人能够修圣因,然后他的罪能够消灭,也就是要先灭罪后追福。可是这个情况之下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如果因缘成熟,佛弟子也要能够为他们教导基本的知见,应该以佛教的仪式或者超荐、追福、念佛、诵经、演说正法、或者是开示因果正理这种种的方式,来让鬼道众生及祖先除了能够得到福德之外,并且能够结下与正法有关的因缘、结下这些善缘;在结下善缘的同时,双方都能够因此善缘而种下未来世能够共同修学佛法以及证悟佛菩提的因缘;而且这也是符合三乘菩提的正理之作法 admin

2020-02-20

就如世尊开示说:【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世尊开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往生的长辈、亲人,除非他是落入饿鬼道中,我们为他追福才有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间或者地狱、畜生道的话,那么为他作追福供养, admin

2020-02-20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43集应如何为亡者追福?>正元老师)不管神、上帝或老母娘,都不是因果法则的掌控者,因果法则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不是任何单一的个人(包括诸佛)所能掌控的。但因果法则的根源不在虚空,不是虚空中的能量。各个有情众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才是唯一能执持众生各自业种及无明种,去到来生酬偿因果的心,祂才是有情生命的本源、万 admin

2020-02-18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 三摩地

2019-07-20

我们有谈到,如果为亡者追荐、追福,一定要这个亡者是落入饿鬼道,他才能够得到受用。如果说我们的先人、亲友,他在世时没作过恶业,也没有毁谤贤圣或,而且一生行善布施,那么你就知道,他绝对不可能堕落到饿鬼道,那么就不需要来为他追福了,因为他一定会往生到欲界天或人间,所以就得不到追福的受用,而且也不需要。当然我们还是可以照例,在他的生日、忌日或节日来上供,但 三摩地

2018-07-23

祀祠的正理以及什么是一切施和不思议施?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有谈到,如果为亡者追荐、追福,一定要这个亡者是落入饿鬼道,他才能够得到受用。如果说我们的先人、亲友,他在世时没作过恶业,也没有毁谤贤圣或,而且一生行善布施,那么你就知道,他绝对不可能堕落到饿鬼道,那么就不需要来为他追福了,因为他一定会往生到欲界天或人间,所以就得不到追福的受用,而且也不需 三摩地

2018-07-23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 三摩地

2018-07-23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 三摩地

2018-07-23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 三摩地

2018-07-23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 三摩地

2018-07-23

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所以他举的典故,仍然不违背因果不能继承的道理,也 三摩地

2018-07-22

法会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的活动以及仪式吗?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是〈法会因由分〉,这一段是在叙述佛陀聚集弟子宣说这部《金刚经》的起因;所以,法会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说法的聚会。我们可以再举《大般若经》的经文,里面佛陀开示的经文,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经文里面:【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从十方界所事诸佛法会中没来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如果因缘成熟,佛弟子也要能够为他们教导基本的知见,应该以佛教的仪式或者超荐、追福、念佛、诵经、演说正法、或者是开示因果正理这种种的方式,来让鬼道众生及祖先除了能够得到福德之外,并且能够结下与正法有关的因缘、结下这些善缘;在结下善缘的同时,双方都能够因此善缘而种下未来世能够共同修学佛法以及证悟佛菩提的因缘;而且这也是符合三乘菩提的正理之作法 三摩地

2018-07-22

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的活动以及仪式吗?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是〈因由分〉,这一段是在叙述佛陀聚集宣说这部《金刚经》的起因;所以,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说法的聚会。我们可以再举《大般若经》的,里面佛陀开示的,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里面:【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从十方界所事诸佛中没来生此间,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已经 三摩地

2018-07-22

还没有深入经藏,对于佛教以及佛陀只有初步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佛事就是供佛、拜佛、念经、诵咒的这些仪式,或者是在佛菩萨形像前举行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一般所称为的这些的活动。这样的认知到底对还是不对呢?我们不妨先来探讨:在佛教中的真实意义是什么?是否就仅仅是拜忏、追福、消灾、超度等这些的活动以及仪式?读过《金刚经》的菩萨们应该记得《金刚经》的第一段 三摩地

2018-07-22

就如世尊开示说:【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世尊开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往生的长辈、亲人,除非他是落入饿鬼道中,我们为他追福才有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间或者地狱、畜生道的话,那么为他作追福供养,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9条/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