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十八界  中阴身  心经  陀罗尼  明心 

16、《维摩诘经讲记》摘录

   日期:2018-06-28     作者:成佛之道    浏览:34967    
  修学佛法应有明确之初期目标,然后应有到达此一目标之方法,以及完成初期目标后进修之次第;此方法与次第,必须是明确可行者;如是学佛,方能有成,不致浪掷一世宝贵之生命时间与精神、钱财,空修一世佛法。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而言修学成佛之道,都属自我安慰之言,并无实质。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别无他途;离如来藏之亲证而说有般若智慧可证者,都属谬说。《维摩诘经》则是建立大乘见道知见之最佳经典,广说实相心如来藏之涅槃性及中道性,令人易于建立参禅觅心之方向,故为参禅人必修之经典,亦为证悟者自求印证之最佳依止,故本经是错悟者最不喜爱之经典,而有志求悟之佛子皆应读之。  ——平实导师——
如圣教所言,成佛之道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为因,《华严经》亦说证得阿赖耶识者获得本觉智,则可证实;证得阿赖耶识者方是大乘宗门之开悟者,方是大乘佛菩提之真见道者。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也;除此以外,别无大乘宗门之真见道。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执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故之宗门之悟唯有一种: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转依如来藏所显真如性,除此别无悟处。此理正真,放诸往世、后世亦皆准,无人能否定之,则坚持离念灵知意识心是真心者,其言诚属妄语也。  ——平实导师——
维摩诘经讲记
平 实导师著
----------------------------------
自   序
大乘法之证悟,不许外于教门;若外于经典圣教开示,而言“所悟虽异于教门,然亦是宗门之悟”,当知即是错悟,其所悟必定已经异于宗门之悟,教门所说法义正是说明宗门所悟内涵故。《维摩结经》是佛门照妖镜,一切错悟之师,都不敢援引此经来印证自己之所悟。一切六识论之邪见者,譬如应成派中观见者及自续派中观见者,都回避此经的检验;或曲解此经,使经意偏离原意而符合其六识论邪见:故意以意识境界来解释此经正理,取代为六识论之法义。
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是行为,都因所悟错误而无法以此经意来为自己印证所致。此经中言:“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又言:“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同一真心,竟言无知无觉而不会六入,复言其实有知,能了知众生七识心之心行,则使坠于意识境界之自续派中观见者及应成派中观见者,都无所适从;亦使坠于离念灵知意识心境界之禅门错悟者,不知所从,是故心中每每排斥之,或故意以曲解之手段,扭曲经意来印证自己之所“悟”。然而意识心不论修至如何微细,都不能超过非想非非想定中之意识;三界中一切最细意识心,无过于此,过此境界即无意识存在;而意识心不能通过此经如是法义之验证,故错悟之说法者只能以意识心的不同方向来解说此部经文。
然而如是经文中之真正意涵,其实都是说第八识如来藏之本来清净性与功德性,证明其非无而有真实性,亦证明其常住本来涅槃之中;若以意识解知者,都无法免于曲解经意之大过;却异口同声主张其曲解后之经意是佛说,即成为谤佛者,佛陀所说从来不是他们曲解后之义理故。由是故说,此经是禅宗证悟者自我印证之极重要经典,亦是错悟者亟思加以曲解之重要经典;由此可以证明此经法义之熏习,对于禅门求悟般若禅者之重要性了!今以如是缘由,加以详实宣讲后,整理为文字,以口语化之易懂言语出版,藉以助益禅门大师与一切学人,始能建立正知正见而趋向正确方向求悟,庶能真实悟入般若正理。然求悟禅宗般若禅之人,仍必须先详读《识蕴真义》及《阿含正义》,确实断除我见以后,方能藉此详解而真实悟入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方能发起实相般若智慧,实阶第七住位不退,成为位不退菩萨,转入内门广修菩萨六度万行;不断我见而参禅者,终无真悟之可能,一切禅宗大师与学人,于此皆应注意。
佛子  平 实 谨序
公元2006年仲冬 于竹桂山居

----------------------------------
目次:
自  序…………………………………………………………………………001
第一辑
〈经题释义〉……………………………………………………………………001
〈佛国品〉第一…………………………………………………………………043
〈方便品〉第二(待续)…………………………………………………………269
第二辑
〈方便品〉第二…………………………………………………………………001
〈弟子品〉第三…………………………………………………………………020
〈菩萨品〉第四(待续)…………………………………………………………236
第三辑
〈菩萨品〉第四…………………………………………………………………001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待续)………………………………………………197
第四辑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001
〈不思议品〉第六………………………………………………………………064
〈观众生品〉第七………………………………………………………………127
〈佛道品〉第八(待续)…………………………………………………………270
第五辑
〈佛道品〉第八…………………………………………………………………001
〈入不二法门品〉第八…………………………………………………………059
〈香积品〉第十(待续)…………………………………………………………225
第六辑
〈香积品〉第十…………………………………………………………………001
〈菩萨行品〉第十一……………………………………………………………022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134
〈法供养品〉第十三……………………………………………………………280
〈嘱累品〉第十四………………………………………………………………343

(原标题:16、《维摩诘经讲记》摘录)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