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如来藏  三摩地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第一  心经  过年  正洁老师 

第020集 禅宗的宗通(七) 正伟老师

   日期:2018-07-15     作者:成佛之道    浏览:87751    

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
阿弥陀佛!
首先先跟大家问候: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道业精进否?众生易度否?
上一集我们说到,世尊在二乘道里面所说的灭,是指灭五蕴之蕴集,不是灭那个入胎识;因为入胎识是早在我们五蕴身之前,我们这一世的五蕴身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入胎识已经来投胎了。佛陀为了强调这个观念,说缘觉法的因缘观的时候,提出了十因缘观,说因缘法的这个观行,观到最后是“齐识而还”;这个所齐的识与前面的入胎识、识神是相同的,都是在五蕴名色之外而有此识,也就是本识如来藏。例如在《杂阿含经》里面说到:
【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十二)
这段经文,世尊回忆起祂过去世的观行,在那一世祂得到了“古仙人道”。世尊说:【五蕴名色之法从何而来?缘于哪一个法所以会有五蕴名色呢?我当时作正思惟,然后正理就如实地无间地出生。因为本识有,所以名色有,缘于本识所以名色就会出生。我当时作这个观行的时候,确立了万法的根源是这个本识,一切的万法推究根源都是这个出生万法的第一因本识,再也没有一个法能超过本识。】所以,在这一段经文中,世尊完全明白地讲出五蕴名色都源自本识,本识之上不会再有法了。因为本识是三界的第一因,不论当时有佛、无佛出世,最究竟的道理就是如此,从无量生前就已经是如此了,所以把这个本识如来藏之法,叫作“古仙人道”。
各位看看,世尊已经说到这么明白了,为什么还有很多法师大德会说没有如来藏,说如来藏法是外道的法呢?他们也都曾经熟读过《阿含经》。所以个中的原因就更耐人寻味了!在《阿含经》的原文里面,其实到处都充满了这一类对于名色法之外有第一因的明示或是暗喻。例如,有一位天子,也就是天王,半夜来求问于 佛: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车从何处起?谁能转于车?车转至何所,何故坏磨灭?”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车从诸业起,心识能于车,随因而转至,因坏车则亡。”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杂阿含经》卷四十九)
在这一段《杂阿含经》中的对话,“车”是指众生的五蕴身。佛说在五蕴身这个车以外,有一个在五蕴以外的心识,能在这个五蕴身上随著因缘而转至。并且,这位天子的回答也很妙,他用婆罗门这个名号来赞 佛,也显示了从婆罗门教一直到佛教,哲人们要追求第一因的这样的本怀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第一因,在吠陀诸经里面叫作“梵”,在佛法中叫作“涅槃本际”。所以天王用“婆罗门梵行者”这一句话来赞扬 佛陀,佛陀也没有制止他,而接受了这个名号。这表示了称 佛为婆罗门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只有 佛陀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梵行者婆罗门。
在南传的《大藏经》里面,也记载著同样的说法:
【诸比丘!有如是之处,那里无地、无水、无火、无风;无空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无无所有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无此世,无彼世;无日月。诸比丘!那里无来,无去;无住,无死,无生;无依,无存;无缘,无求,是苦之终结。】(《南传大藏经》《小部尼伽耶?自说》)
众生学佛,无非就是为了离苦得乐,离三界苦而得解脱。佛在南传的《阿含经》里面记载著,离开了三界法有一个涅槃本际,那里没有三界中的一切法,无生死、无来去,那个地方就是苦的终结,也就是本际如来藏。不只这样子,佛还接著说:
【涅槃之法确有,它不生,不现,不作,不造。诸比丘!此不生、不观、不作、不造之涅槃不可睹见。但以不生、不住、不造乃至不作,诸种种法乃出现于世。】(《南传大藏经》《小部尼伽耶?自说》)
佛说涅槃这个法是真实有的,不是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把一切灭尽了就叫作涅槃;涅槃这个法是真实本际,祂不生不灭、不观不作,我们无法看见祂;但是这个涅槃本际就是以这样子的不生不住、不造不作,乃至于以一切诸种种法上面来运行,也就是在种种一切法上都有本际涅槃的显现。
看到这里,大家就很明白了,佛在初转法轮《阿含经》中说的是没有因的缘起性空吗?根本不是!佛在《阿含经》里面只是隐覆说本际如来藏吗?不是喔!前面这几段经文,佛根本是明白地说“有本际如来藏”!不但如此,有没有发现二转法轮《般若经》所说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一些用来形容真如如来藏的话,是不是在《阿含经》里面 佛也已经明说了呢?而且是在上座部二乘《大藏经》中所传下来的。所以,很多的法师大德读佛经不够深、不够广,动不动就以自己错误的见解,说什么“如来藏是后人假造的,在《阿含经》里面没有如来藏”;结果《阿含经》里面,佛本来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是自己不明白 佛的旨意,不能通宗,不得宗通;然后在那边诽谤,这就是成就了诽谤 佛、诽谤法的第一重罪。佛在《阿含经》卷四甚至直接说到 世尊是本由寂静也就是涅槃而来,未来将入的涅槃也不过就是还至本生处,回到本来的地方,然后究竟入涅槃罢了。这更说明了 佛陀所说的寂静涅槃,并不是说一个本来不存在而后来因为修行而发生的法。在南传的《阿含经》里面,佛也说到:
【诸比丘!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经典?弹指品》)
即使是南传二乘法也说本来就已经常存、常净、常乐、常光明之法,而且是外于五阴十八界而有的。也就是说,若依十八界世俗谛来讲,诸法是无我;然而,超越了十八界的胜义谛来说,诸法则有第一义谛我。如此一来我们便不难理解,在《阿含经》里面非常多的地方,佛都说到自己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又说证得解脱是“阿罗汉,尽诸有漏,离诸重担,逮得己(
(原标题:第020集 禅宗的宗通(七) 正伟老师)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