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如来藏  心经  明心  三摩地  十八界  陀罗尼  中阴身  意根  十信位 

真假空性(连载7)——游正光老师

   日期:2025-05-10    
——对应成派中观见者释印顺拨无第八识而说空性之平议
  又释印顺否定了真心第八识,必然会将宣扬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的佛菩萨加以否定,并污蔑为自性见外道、外道神我梵我论者,乃至于不承认历史上真实有这些佛菩萨存在,所以当有佛菩萨出兴于世,如实、如法地宣扬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时,释印顺及其徒众们一定会加以污蔑为自性见外道。然而自性见外道说的自性是指六识的自性,善知识弘扬的是能生六识的第八识离六尘分别的其他自性,因此他们这样的指控,不仅是在指责佛菩萨说法错了,而且也是在指责佛菩萨为自性见的外道、外道神我梵我论者,这是犯十重戒而造下谤三宝的波罗夷大恶业。然而有智慧的佛弟子们都相信“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从来没有欺诳众生,所以才会有众生所没有的三十二大人相当中的一相:广长舌相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第十之五〉:“善男子!若言如来得广长舌,当知如来于无量劫已离妄语,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凡所发言诚谛无虚。”《大正藏》册十二,页513,下12-14。],即诸佛之舌广而长,能覆盖整个脸部,乃至于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也相信菩萨们秉持著 释迦世尊所开示的真实义理如实、如法地为众生开示演说,唯有误解佛意及心性歪曲不耿直的人,才会指责佛菩萨说法错了。由此可以证明:释印顺及其徒众们等人说法严重背离了 释迦世尊的开示,而且也虚妄的指控佛菩萨为自性见外道、外道神我梵我论者,其罪极为严重。譬如释印顺在他的《中观今论》一书中,直说没有实在性、不变性与独存性的真心,如有的话,那是错觉、那是自性见,其文如下:
  无我,即否定实在性及所含摄得的不变性与独存性。宇宙的一切,没有这样的存在,所以否认创造神,也应该否定绝对理性或绝对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实在自体。唯神、唯我、唯理、唯心,这些,都根源于错觉——自性见的不同构想,本质并没有差别。[ 参21,序文页7-8。〔参考书籍21:释印顺,《中观今论》(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15/3修订版2刷。〕]
  又譬如在他的《中观论颂讲记》一书中,直说这个自性见是根本无明的执著,是为流转生死的根本,其文如下:
  本论开端说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就是发明此意;所空的也就是空却这个自性。假使我们承认这自性见是正确的,不特在理论上不能说明一切事理;并且因这根本无明的执著,成为流转生死的根本,不能解脱。[ 参18,页22。〔参考书籍18: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0/10新版1刷。〕]
  他的徒弟释昭慧也不遑多让,在与 平实导师往来信件中,看见 平实导师宣说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时,便污蔑 平实导师为自性见外道,详见《正觉电子报》第33、34期释昭慧之信函所说。不仅如此,宗喀巴的信徒达赖喇嘛、多识仁波切等人,也如同释印顺一样心地非常不善,以错误的断见外道法在网络上毁谤正法及误导众生,同样都在戕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譬如达赖喇嘛在他的《达赖喇嘛说佛教》一书中,明白指出不存在有真心第八识的自性,如果执著有其自性的见解,那是无明、是颠倒识,其文如下:
  心性之所以被称为“明光”,那是因为心空无自性,这是心的本然清净。如果心以自性存在,那么执著于自性的无明将会是一个正知者,因而不可能被根除。然而,心和所有其他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的。“自性”这个东西并不存在,而执著于自性的无明是一种颠倒识(wrong consciousness)。[ 参56,页355。〔参考书籍56:达赖喇嘛,《达赖喇嘛说佛教—探索南传、汉传、藏传的佛陀教义》,橡实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16/12出版。〕]
  不仅如此,多识仁波切在他的《中观奥义详解》一书中,直说没有常存、不变的永恒的法,其文如下:
  佛教否定这个虚构的“我”,首先破除他的“常”。佛教从来就不承认这世界有常存、不变的永恒之物。永恒就是一成不变,且不依赖别的东西而存在。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找不到永恒的事物。[ 参57,页219。〔参考书籍57:多识仁波切,《中观奥义详解》,圣地文化出版社(新北市),2015/5初版1刷。〕]
  又多识仁波切在同一本书中,直接否定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其文如下:
  “实无不变非缘起之法”,实际上没有不变之法,没有非缘起之法。“因此也无具自性之法”,有自性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参57,页59。]
  诸如此类等等,应成派中观的释印顺、释昭慧、达赖喇嘛、多识仁波切等人认为没有常存、不变的自性存在,凡是执著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的见解,名为自性见,便很大胆地诬赖宣扬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的佛菩萨为自性见外道,但自身却反身投入六识自性中,认定六识自性例如离念灵知或直觉为常住法,所说自相颠倒而使自己落实了自性见外道的本质。
  不仅如此,释印顺及其徒众们,还将宣扬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的佛菩萨归类为外道梵我、神我论者。譬如释印顺在他的《印度之佛教》一书中,明白指出凡是主张一切有情皆有真心如来藏的说法,那就是外道神我、梵我论,其文如下:
  如来者,一切有情有如来性,无不可以成佛。如来性真常不变,即清净本具之心体。离幻妄时,证觉心性,而圆显如来之本体也。此真常净心,易与婆罗门之梵我相杂,而其时又适为婆罗门教复兴,梵我论大成之世,佛陀渐与梵天同化矣。[ 参41,页6-7。〔参考书籍41:释印顺,《印度之佛教》(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4/10重版6刷。〕]
  又譬如在他的《中观论颂讲记》一书中,明白指出如来就是外道神我、梵我,其文如下:
  佛法以如来为主,这里就专从如来说。如来是佛陀的别号,梵语多陀阿伽多。本有三个意思:如法相而说;如实相法的原样而悟解;证觉如实法相而来的。平常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就是如来的解释。虽有三说,通常都直译如来。然如来,外道也有这个名字,但是作为梵我的异名看的。如如不变,来往三界,这就是神我了。[ 参18,页394。〔参考书籍18:释印顺,《中观论颂讲记》(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0/10新版1刷。〕]
  又譬如在他的《如来藏之研究》一书中,直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就是外道神我、梵我论,其文如下:
  如来藏——如来界,如来性在有情的蕴界处中,为无漏功德法的根源,是如来藏契经的本义。印度的《奥义书》中说:“识所成我,梵也。……识为一切之因,识者梵也”;“依名色而开展,我入于名色而隐于其中”。梵我——识入于名色中,不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吗?如来藏我,是深受印度神学影响的。[ 参37,页205。〔参考书籍37: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16/8修订版1刷。〕]
  又譬如在他的《无诤之辩》一书中,亦说如来藏就是外道神我、梵我论,其文如下:
  中观者如月称菩萨等说:如来藏,只是法空性的别名,为了引摄一分计我者(常住不变清凉自在的我,为轮回与解脱的主体;这当然是印度的梵我论者),所以方便的说为如来藏,说他“譬如伎儿,变化诸趣”。其实,是“无我如来之藏”。所以说如来藏心,是不了义教。[  参31,页161-162。〔参考书籍31:释印顺,《无诤之辩》(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14/1修订版1刷。〕]
  诸如此类等等众文,释印顺把 释迦世尊所开示的第八识如来藏法说之为外道神我梵我论,更何况是 释迦世尊以下的菩萨们于宣说如来藏及其于六尘外运行的自性时,当然也会被释印顺将之归类于外道神我、梵我者。然而释印顺这样的作为,都已成就不净说法及毁谤三宝的重罪,所犯为菩萨戒的十重戒而成为波罗夷,未来要在三恶道长劫受苦,根本不可能于二乘菩提之任何一个菩提有所实证,更何况能实证佛菩提而成佛了。当释印顺舍寿后下堕,会经历久远劫的时间才能脱离三恶道之苦,最后才能再回到人间修行,但因为余报的遮障及毁谤三宝的种子未忏除的缘故,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乃至于未来有因缘遇到正法时,仍会因不信受而毁谤、再次下堕三恶道受苦,正如 释迦世尊在《佛藏经》卷中〈往古品 第七〉的开示: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大庄严如来座下苦岸比丘等四部弟子不净说法,下堕三恶道久劫受苦以后,得以出现于人间,其中经历九十九亿佛之后,一直到 释迦世尊的时代,闻法之后犹不得顺忍 [“舍利弗!是诸人等,如是展转乃至我今,于其中间得值九十九亿佛,于诸佛所不得顺忍。何以故?佛说深经,是人不信,破坏违逆、谤毁贤圣持戒比丘,出其过恶,起破法业因缘,法当应尔。”《大正藏》册十五,页795,下3-7。],也就是连初果向都得不到,那可是非常惨烈而且是椎心泣血的代价啊!
  然而在这世间里,还是有愚痴无智的人,秉持著释印顺的外道邪见在误导众生、在戕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这些人包括了释印顺的徒众们、弘扬人间佛教的佛门四众,以及学术界一部分的学者们等在内。当有真善知识出现于世而如实地依照 释迦世尊的圣言量,以及自己亲证生命实相的现量及比量,出来宣说可以实证一切有情的真心第八识及其自性时,必然会被他们以化名而在网络上污蔑为邪魔外道、自性见外道、阿赖耶外道、外道神我梵我论者。然而这些污蔑贤圣的断见与常见外道们本身即是异生凡夫,以异生凡夫的身分而来污蔑亲证生命实相的菩萨摩诃萨为邪魔外道、自性见外道、外道神我梵我论者,岂不是很愚痴、很颠倒的行为吗?因为这样的愚痴颠倒的行为,都已经为他们自己造下难以想像的毁谤三宝重罪,成就波罗夷重罪,死后的未来长劫都要遭受非常不可爱的异熟果报。由此可以证明:释印顺的徒众们、弘扬人间佛教的佛门四众、学术界一部分的学者们为了拉抬释印顺的地位,宣称释印顺是“导师”,证明了这些人更没有智慧,竟然被释印顺自相矛盾的邪说耍得团团转,犹待他们未来继续去八识论正法中培植福德、智慧等次法的条件具足以后,未来才有可能脱离愚痴无明的阶段而成为有智慧的人。
  又释印顺否定了真心第八识有于六识外运作的自性存在,对于宣扬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的佛菩萨,譬如 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菩萨,认为祂们是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人物,直接把这些佛菩萨否定了。譬如 释迦世尊在《佛说阿弥陀经》曾开示西方有一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经文如下:“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大正藏》册十二,页346,下10-12。]
  可是释印顺不相信 释迦世尊的开示,在他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书中,直接把 阿弥陀佛否定,其文如下:“阿弥陀佛与太阳神话,是不无关系的(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 参6,页480。〔参考书籍6: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精装本),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4/7七版。〕]
  释印顺认为 阿弥陀佛与外道的太阳神话有关,不相信真的有 阿弥陀佛的存在,所以在书上公开否定 阿弥陀佛的存在。他的徒弟证严比丘尼也深受此影响,也不承认有 阿弥陀佛的存在,所以就把慈济人以前见面时合十互称的 阿弥陀佛名号改为“感恩”了。又释印顺连 阿弥陀佛都不承认了,当然也不会相信 阿弥陀佛身旁的胁侍 观世音菩萨的存在,然而 释迦世尊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曾开示 观世音菩萨是 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而示现的,经文如下:“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大正藏》册二十,页110,上10-14。]
  释迦世尊开示:真实存在有一位菩萨,名为 观世音菩萨,祂在无量劫以前早已成佛,名为 正法明如来,因为大悲心的缘故,倒驾慈航示现为妙觉菩萨,在极乐世界辅佐 阿弥陀佛,二千五百多年前也在 释迦如来座下示现为妙觉菩萨,直到今天的与大陆,仍在护佑著相信三宝的众生。然而释印顺在他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书中,直说 观世音菩萨不过是外道神明的混合、不过是 释迦世尊大悲救世的世俗适应而已,其文如下:“观世音的来源,或以为基于波斯的女性水神Anāhitā;或以为是希腊的阿波罗(Apolla)神,与印度湿婆(自在?vara)神的混合。然从佛教的立场来说,这不外乎释尊大悲救世的世俗适应。”[ 参6,页483-484。]
  又譬如 释迦世尊在《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曾开示东方有琉璃世界及 药师佛,经文如下: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过此佛土十恒河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正藏》册十四,页401,中20-24。]
  可是释印顺在他的《净土与禅》一书中,不承认有东方琉璃世界的存在,其文如下:“东方净土为天界的净化,这是非常明显的。”[ 参28,页144。〔参考书籍28:释印顺,《净土与禅》(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0/10新版1刷。〕]
  释印顺认为东方净土其实就是天界的净化,根本不存在有东方琉璃净土这件事,他还会承认东方琉璃世界的法主 药师佛吗?他还会承认 药师佛身旁的两位胁侍: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的存在吗?当然不可能!所以释印顺在《净土与禅》一书中,直说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其实是人类所崇拜的太阳与月亮,其文如下:
  现在东方净土,琉璃光佛也有二大菩萨——日光遍照、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这显然是取譬于天空的太阳和月亮。天界的一切光明中,日月是最大的,一向为人类崇拜的对象。佛的左右胁侍,就依此立名,为一切菩萨的上首。[ 参28,页141。]
  又 释迦世尊在经中曾授记下一尊成佛的菩萨是 弥勒菩萨摩诃萨,释印顺也知道在佛世真的有 弥勒菩萨摩诃萨的存在,而且也明白写在他的《印度之佛教》一书中,其文如下:
  佛世有弥勒其人,与友人偕来见佛,独发大菩提心,释尊记其未来作佛。时无独立之菩萨僧,弥勒发心受戒已,形同声闻比丘,“于声闻会中坐”,但以“不断烦恼,不修禅定”为异。[ 参41,页193。〔参考书籍41:释印顺,《印度之佛教》(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4/10重版6刷。〕]
  然而释印顺在其他书中,却又自相颠倒的不承认历史上真的有 弥勒菩萨摩诃萨存在,其文如下:
  弥勒,在未成佛前,居兜率天内院,这是天国的净化。……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著重于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 参28,页16。]
  “菩萨”这个名词,显然是后起的。……在传说中,有弥勒(Maitreya)及释迦(?ākya)授记作佛的事,一般都称之为菩萨。在经、律中,弥勒成佛的事,约与过去佛的思想同时。[ 参6,页125-127。〔参考书籍6:释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精装本),正闻出版社(台北市),1994/7七版。〕]
  也就是说,释印顺认为佛世的 弥勒菩萨,其实只是后人“思想”的产物,不是真的有 弥勒菩萨摩诃萨存在,所以他才会在书中公开否认在 释迦世尊身旁处理僧团事务的 弥勒菩萨摩诃萨。又释印顺连 释迦世尊的开示都不相信了,他还会相信 释迦世尊身旁的两位胁侍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吗?当然不会相信!所以在他的《佛教史地考论》一书中,认为 文殊菩萨与 普贤菩萨不过是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理想化,其文如下:“审细的研究起来,文殊与普贤,实为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理想化。”[ 参33,页233。〔参考书籍33:释印顺,《佛教史地考论》(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00/10新版1刷。〕]
  又譬如在同一本书中,更直接说综合了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德性,因而融铸成 文殊菩萨与 普贤菩萨,其文如下:“大乘以为:真实的成佛,是在色究竟天最高处;这才与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相结合。以此为本尊,梵王与帝释,也综合了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德性,融铸成文殊与普贤二大士。毘卢遮那与文殊普贤的佛国,这样的建设起来。”[ 参33,页242。]
  当释印顺否定了多位佛菩萨及净土的存在时,他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暗示十方并没有诸佛国净土、没有诸佛菩萨的存在,连佛世真实存在而与 佛陀对话讲经的诸大菩萨都可以一概否定。然而让人好奇的是,释印顺偏偏却以佛自居,岂不是很颠倒矛盾吗?显然释印顺说法处处与 释迦世尊的圣教相悖,又连续不断推翻自己之前所说的法而编辑成为套书流通天下,证明他连写书时首尾相照的基本功夫也没有,而且连最基本的佛法正知见也没有,所说处处自相颠倒,是为我见未断的异生凡夫,却妄想自己已经成佛了。
  综合这些过失的说明,作个结论如下:当释印顺否定了真心第八识以后,不仅不会承认常住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存在,而且也会处心积虑否定宣说真心第八识有其自性的佛菩萨、真善知识们的存在,乃至于将这些佛菩萨说之为自性见外道、外道梵我神我论者,或者用暗示的方式而说没有十方世界及诸佛菩萨的存在,寓意为十方世界中就只有地球有佛教。由此可知:释印顺的心性歪曲,为了符合宗喀巴六识论的说法,竟然故意捏造不实的言论来污蔑佛菩萨不存在,来误导许多众生走上断见与常见外道见中,显然他的心地非常不善,无明也非常严重。
  第二节 否定一切有情的真心第八识(二)
  这一节将继续谈释印顺否定一切有情的真心第八识所产生之第四个过失至第七个过失,首先谈第四个过失:必然会主张第三转法轮的经典是为不究竟、不了义的经典,其所主张的内容即是扭曲第三转法轮诸经所说最胜妙法为虚妄唯识,而将了义而非究竟的第二转法轮经典所说高推为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但却指称这些经典所开示的内容是为缘起性空、性空唯名。然而 释迦世尊在初转法轮阿含时所开示的种种法,是以真心第八识为根本因,而说蕴处界及诸法等法都是借缘而出生的虚妄法,应该灭除无明,使得缘生缘灭的虚妄法不再出生,因而证得出三界的解脱果。待弟子们于二乘法有所实证,乃至于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以后,对 释迦世尊的开示具足信心、信力而言听计从;这时,释迦世尊观察圣弟子们证悟实相般若的因缘渐渐成熟了,不仅开始宣讲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而且也用教外别传的方法让圣弟子们证悟真心第八识,让圣弟子们能够随闻入观及一一验证第二转法轮所开示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都是从真心第八识借缘而出生的法、都是刹那生灭不已的虚妄法,诸法全都无有自性,却是空性心第八识所有的自性,为真心第八识的局部体性,而真心第八识本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虚妄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生住异灭皆不能离开第八识,故本摄归于真心第八识,因此生灭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也就不生不灭了,证成了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与真心第八识的空性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正如 释迦世尊在《心经》的开示如下: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大正藏》册八,页848,下7-10。]
  也就是说,释迦世尊于宣讲般若时,让证悟声闻果及真心第八识的圣弟子们一一随闻入观“真心第八识所生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即是“真心第八识空性心”借缘亲生诸法的法相,才能成就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常非断、不来不去等无量无边不偏两边的中道性;因为这样的缘故,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灭了以后,未来因缘成熟时,就会再度从真心第八识现起,如是证知生死与涅槃不一不异,方能于证得解脱果以后继续行菩萨道而不入涅槃。待圣弟子们一一验证及圆满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与真心第八识之空性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后,最后圆满具足非安立谛三品心 [  非安立谛是指菩萨能现观真如,而且也知道真心第八识不是人为施设所安立的真实理。非安立谛三品心是指菩萨明心证悟以后,分别完成第十住位满心的内遣有情假缘智、第十行位满心的内遣诸法假缘智、第十回向位满心的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其详细的内容,请参阅 平实导师所著《涅槃》及拙著《般若中观》。] 的别相智慧,成就初分无生法忍而入地,此时至少有最顶级的初禅功夫,以及有安立谛十六品心 [  安立谛是指大乘四圣谛,乃是佛为众生施设安立的世俗真理,也是指菩萨完成非安立谛三品心的观行以后,为了成就四果阿罗汉的证境所进行的加行,其中每一圣谛各有四品心(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共有十六品心的观行。于安立谛十六品心观行成就以后,可以成就阿罗汉证境而现观初地所证的智慧与初地真如平等平等,再加上菩萨有广大的福德、至少有最顶级的初禅功夫、发起十种无尽大愿的增上意乐及清净,以及与菩萨相应的佛出现及加持菩萨大乘照明三昧作为证明,菩萨就成为初地入地心的极喜地菩萨。至于大乘四圣谛十六品心观行的详细内容,请参阅 平实导师所著《涅槃》及拙著《般若中观》。] 的观行等而成就慧解脱阿罗汉的证境,证成了 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四辑开示,如下:
  阿含解脱道中,有证得初禅的凡夫,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也没有不证初禅的慧解脱阿罗汉。[ 参61,页1206。〔参考书籍61:平实导师,《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市),2007/2初版首刷。〕]
  如是慧解脱的阿罗汉于舍寿时,可以入无余涅槃,但是这些菩萨阿罗汉们为了修证无生法忍的道种智,不入无余涅槃而故意生起一分思惑示现为三果人的证境,名为“性障永伏如阿罗汉”而润未来生(即起惑润生),因而转入地上阶位继续修行。当菩萨们陆续转入地上阶位继续修行时,释迦世尊于是开始宣讲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为菩萨开示真心第八识有种种自性、有种种无漏有为法的运为等等,让菩萨可以一一现前观察、领受及验证,最后得以成为十地法云地的受职菩萨,乃至于最后成佛。
  这就是说,释迦世尊观察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性等,有次第性为众生转三次法轮,即初转法轮阿含时明说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的虚妄,以及隐说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背后运作的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我、入胎识、如来藏等(有种种异名),不仅证明无余依涅槃不是断灭空,而且也让二乘人可以实证二种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次于二转法轮般若时,释迦世尊明说有一个第八识,此识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不念心、诸法本母、真如、法性、实际等异名,以及将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空相摄归于真心第八识,与真心第八识之间的关系为非一非异等,让二乘人得以回小向大,因而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发起总相智,乃至于圆满别相智而转入地上阶位继续修行。待 释迦世尊观察菩萨们修学道种智的因缘成熟,于是开始宣讲第三转法轮方广唯识时的一切种智,明说真心第八识有种种自性及种种无漏有为法的运为等,让菩萨们可以证得道种智,乃至于可以让菩萨们于未来证得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而成为一切种智的究竟佛。
  从 释迦世尊三次转法轮的开示内涵可以证知:一者,释迦世尊来人间所开示的法,其实就是要让有缘众生证悟常住真心第八识,愿一切有情都能够成就佛道,所以说,释迦世尊来人间所开示的一切法,包括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在内,都是以真心第八识来贯穿一切法。因此,不能外于真心第八识而说种种法,若外于真心第八识而说二乘解脱道或大乘种种法,则都与心外求法的外道无异。由于定性的二乘人于舍寿时,心得决定就是要入无余涅槃,不需要实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以 释迦世尊才会在初转法轮的阿含时为二乘人隐说真心第八识,至于真心第八识到底有什么自性、有什么运为、有什么功德等等,释迦世尊并没有详细开示。直到第二转法轮的般若时、第三转法轮的唯识时,释迦世尊才为菩萨们明说真心第八识的种种正理,并将二乘菩提之法与果,乃至于大乘法与所证果德全部摄归真心如来藏,名之为“空”,谓一切所生法、所修法、所证果全部都是背后的第八识空性所生所显,都不外于第八识常住真心,让菩萨们未来可以实证佛地的无住处涅槃。二者,初转法轮的经典所阐述的是“蕴处界入等一切所生法,都是虚妄的,是应该灭除的生灭法而说为空相”,并未明说常住真心实相法界第八识,所以不是了义的经典,也不是最究竟的经典。第二转法轮的经典所阐述的是空相与空性心非一非异等中道性的正理,虽然是了义的经典,但仍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唯有第三转法轮经典所阐述的八识心王的种种自性及种种无漏有为法之运为等,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正如《大乘百法明门论》开示如下: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大正藏》册三十一,页855,中18-20。*“三位”,《大正藏》作“三分位”,此处依校勘条修订为“三位”。]
  天亲菩萨已经为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们开显方广唯识学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色法十一、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法等共九十四种法,及其和合运作之下显示的六种无为法;如是百法显示了八识心王唯识性与唯识相的无我空,可概略分为两类的法:蕴处界与诸法等法的所生法,以及六种无为的所显法。像这样的唯识法门,比第二次转法轮的般若时所说的内涵更深、更广、更微细、更胜妙,因为涉及佛菩提道所应断的法执、所应证的法无我,所以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经典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因为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只能使人进入初地,无法成佛。又第三转法轮所牵涉到的唯识种智的内涵,刚明心的菩萨尚且不知,更何况是二乘圣人与凡夫所能了知?唯有菩萨明心了以后,在真善知识教导之下才能渐渐了知,乃至于圆满别相智以后,才能转入地上阶位修证第三转法轮的唯识种智的增上慧学,所以说,第三转法轮的唯识方广经典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如是证明古今所有应成派中观师说“第二转法轮诸经才是究竟法”,全都是错误的。
  释印顺在他的《印度佛教思想史》一书中,显示出他明明知道 释迦世尊在三次转法轮当中有次第性为圣弟子们阐述—先说阿含、次说般若、后说唯识种智,其文如下:
  大乘经典的传出,从内容的先后不同,可以分为“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初期与后期的分别,是有经说可据的,如《解深密经》的三转法轮:初转是(声闻)“佛法”;二转与三转,就是“大乘佛法”的初期与后期。[ 参8,页81。〔参考书籍8:释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16/9修订版1刷。〕]
  释印顺当然也知道 释迦世尊在三次转法轮隐说、明说常住真心第八识如来藏的道理,更知道《解深密经》明说第三次转法轮的经典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而且在他的《胜鬘经讲记》一书中,也明说大乘法才是最究竟、最了义的法,二乘法最后都要回归于大乘法,其文如下:
  佛法中的法门,有人天乘法、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这都是方便的说法;而此菩萨大行,如来极果的唯一大乘法,为最究竟彻底的了义说。今胜鬘夫人亦作此究竟了义说,所以名胜鬘师子吼。[ 参7,页12。〔参考书籍7:释印顺,《胜鬘经讲记》(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14/10修订版1刷。〕]
  又例如在同一本书也说,声闻、缘觉的二乘法无不回归于大乘法,其文如下:
  二乘自知所证的不究竟,要进一步的求证佛果。“何以”必然会如此?因“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如摄受正法章所说,二乘法从大乘法所出生;二乘法即大乘法的少分,即大乘的初因。所以声闻、缘觉乘,无不回归于大乘。[ 参7,页190。]
  可是释印顺信受六识论,他为了符合宗喀巴六识论的说法,蒙昧了自己的心性,故意把第三转法轮方广唯识经典割裂为“虚妄唯识论”与“真常唯心论”,且将之曲解为不究竟、不了义的经典;把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经典曲解为“性空唯名论”,并说之为最究竟、最了义的经典。例如在他的《无诤之辩》一书中,明白表示大乘的如来藏法是为不了义法,其文如下:
  中观者如月称菩萨等说:如来藏,只是法空性的别名,为了引摄一分计我者(常住不变清凉自在的我,为轮回与解脱的主体;这当然是印度的梵我论者),所以方便的说为如来藏,说他“譬如伎儿,变化诸趣”。其实,是“无我如来之藏”。所以说如来藏心,是不了义教。[ 参31,页161-162。〔参考书籍31:释印顺,《无诤之辩》(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2014/1修订版1刷。〕]
  又例如在他的《华雨集》第四册一书中,也表示大乘的如来藏法是为不了义法,其文如下:
  “初期大乘”说真谛与俗谛,缘起幻有即空性。“后期大乘”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以空为有余(不了义)说,别说不空——中国所说的“妙有”,天台称之为中谛,那是别教了。这些,正是“后期大乘(经)佛法”的特色。[ 参12,页13。〔参考书籍12:释印顺,《华雨集》第四册(精装本),正闻出版社(竹北市),1998/12初版3刷。〕](待续)
 
标签: 电子书
 
更多>同类佛法读书

推荐图文
推荐佛法读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