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说以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法布施给众生,施者将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殊胜果报利益。又如《大智度论》卷12〈序品第1〉中说:布施饮食得力、色、命、乐、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惭愧,威德端正,身心安乐;若施房舍,则得种种七宝宫观,自然而有五欲自娱;若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所生则得无饥、无渴,五欲备有;若施桥、船及诸履屣,生有种种车马具足;若施园林,则得豪尊,为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能布施,乃至于吃饭后,碗里的残渣用水荡一荡,也可以用来布施给饿鬼道或是虫蚁;甚至对于其他众生之布施行,生起随喜心与赞叹,也都能够得福;这样看来,在这世间是很少有人无法布施的。一般人听到布施,就联想到是布施给外面的有缘众生;而事实上,我们先要照顾的却是自己身边的眷属——包括父母、妻子、仆从等。如果自己广有资财,也乐于布施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同样的道理,如果布施不能成就,瞋就无法布施出去,心中就会常常有瞋;把瞋布施出去,才能生起慈忍与悲忍,戒才能持得好。乃至愚痴,如果不能把愚痴布施出去,对愚痴的因果不能具足了知,就不会乐于布施;表示愚痴还没有布施出去,就无法清净持戒。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又是忍辱的基础,就这样一度又一度互相含摄;每一度都含摄其余五度,六度是互相含摄的。所以布施是成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布施法的第一种既然叫作法施,当然指的是布施法,世间法的布施部分,包括人天善法,这是使人可以再生而为人、天的法,还有一种是可以使人得以营生的种种世间的工艺技巧等等;进一步说,布施与人可以使其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种种的知见与义理,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布施了。但不管是世间法或者是佛法的布施,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说,所说的法是要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接下来说法布施的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的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艺之法,难道你只是心血来潮就顺口而说的吗?也许有这种情况,但是更可能的是,你一定会思考一下,这个环节要怎么说比较?若是有人问了一些问题,我应该要怎么回答?乃至是不是要再去查一查其他相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开示说:若以佛法布施,其中一者是教人受在家戒、出家戒、菩萨戒,或者是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就要白四羯磨,也就是一白三羯磨,共有三次羯磨,每一次羯磨之前都要禀白。法布施的目的是要为众生宣说,让其可以坏却邪见。众生在解脱道的邪见就已经是一大堆了,更何况是佛菩提道上的邪见;譬如说大师们常常教导众生:要以觉知心的一念不生而入于无余涅槃。可是这样子一来,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善知识需要藉由广作法义的申论,以及对经典作解释写作成书;通过书籍的流通,让有心想要修学佛法的人,或者想要知道什么是真实佛法的人,或者想要知道在修学佛法中菩萨所应该修学的内容是什么?所应该实证的内容是什么?都能够因为接触到善知识写的书籍而能够经由阅读思惟,乃至能够拣择的机会来熏习,进入佛法真实修证之门!所以在布施中以法布施最重要。初住菩萨经由财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说,有的施主早已经知道做财施,应该要同时作法布施的道理,并不需要你去教导他的话,那么你也可以以自己的身力前去辅佐他,帮助他共同来做财施以及法施。所以说,即使我们没有钱财可以做布施,但是还是有办法累积福德资粮的,我们可以提供体力或者是脑力、技术等等,来帮助别人共同成就财施以及法施的功德啊!佛陀接着就举了以医药瞻养病人为例,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来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除了要做这些财施、无畏施等等事之外,同时也还要作法布施,才能够叫作大施主。所以大施主真的是不好干!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要想办法尽力去做,因为布施是修学佛道的初步,想要成就佛道,就得要这样一步一脚印地努力去做。在有不少的佛教团体以及善法团体,都很认真的在做财布施、无畏施的布施行,这是很正确的方向,只要养成了布施的习惯,努力地一世一世做下去;有些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法布施的范围很广,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作得到的;所以希望诸位菩萨在财施之余,也都能够随缘随分的去作法布施。关于菩萨应该要行财施、无畏施以及法施等三种布施的道理,世尊在《优婆塞戒经》的前面几卷,已经大略开示过了。现在在第五卷当中,世尊又特别为我们详细说明了法施的内涵。那么什么是法施呢?世尊开示说:【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字面上的意思看来,在家的菩萨要修集福智庄严,是要比出家的菩萨更来得困难,佛世的时候不妨也是这样;因为出家的菩萨能够作胜妙的法布施,那么样来修集福智庄严是很快速的;反观现在的状况,一般的在家菩萨一旦想要学法、修法的时候,就有可能家中的家亲眷属会给予种种的阻碍,所以才说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可是,这里世尊所说的对象是在家、出家菩萨,是不是跟我们一般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报恩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于己有恩的,这包括善知识是于众生有法布施的恩德;父母于子女是有推干就湿的养育之恩;乃至世间法中曾经于自己有恩德的人。为了报答这些人的恩德而作布施,所以才说为报恩故施于福田。而功德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有佛法上的证量。上从诸佛一直到菩萨七住位,这是兼有般若及解脱道的智慧者;二乘的四双八辈以及辟支佛,这是有解脱道上的智慧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为什么作法布施,可以得到这么好而又长远的善报呢?世尊接着就作了很详细的说明。世尊说:【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五)我们从世尊这一段的开示,就可以了解到:原来世尊祂并不认为,法布施是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专有的权利;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男女居士,只要是证悟了,而且有能力弘传,能够教导其他人对佛法具足信心,教导持戒、布施、多闻,甚至能够使他出生菩提智慧的话,一样都可以作法布施的。这是因为大乘菩萨的法道,和着重出家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报恩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于己有恩的,这包括善知识是于众生有法布施的恩德;父母于子女是有推干就湿的养育之恩;乃至世间法中曾经于自己有恩德的人。为了报答这些人的恩德而作布施,所以才说为报恩故施于福田。而功德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有佛法上的证量。上从诸佛一直到菩萨七住位,这是兼有般若及解脱道的智慧者;二乘的四双八辈以及辟支佛,这是有解脱道上的智慧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四佛陀继续这样告诉我们:很贫穷的人,谁没有衣服可以穿呢?倘若有衣服,难道没有办法布施一条棉线,让这个身上长脓疮的人来绑着脓疮,让这个脓疮能够干掉而病能够痊愈吗?难道拿不出像一个手指头那么小的材,来给需要点灯的人当灯柱吗?天下的人有谁贫穷到没有身体呢?如果有身体的话,看到有人在布施植福,应该要前去佐助、要欢喜无厌;这样的也叫施主,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看见有人来乞求的时候,他能够把财物拿出来给乞求者,就非常欢喜;假使当时他刚好没有财物,没办法布施给乞求者,那就非常的忧愁烦恼,就会用自己的身力来获得财物,让乞求者能够运用,能够满足他的所需。这样的施主,佛陀说这叫作上品施主。除了刚刚中所说的上、中、下品施主以外,还有以下几种心态,它也属于下品施主。下品施主他看见有人来乞求的时候,眉头紧缩、心中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布施法的第一种既然叫作法施,当然指的是布施法,世间法的布施部分,包括人天善法,这是使人可以再生而为人、天的法,还有一种是可以使人得以营生的种种世间的工艺技巧等等;进一步说,布施与人可以使其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种种的知见与义理,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布施了。但不管是世间法或者是佛法的布施,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说,所说的法是要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开示:《金刚经》大家都会背,如果有人以一个四句偈为人解说,另外一个人是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珠宝来布施,结果是用四句偈做法布施的人,福德远胜过无量财宝布施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遍布一个银河系所有星球的珍宝来布施。谁能准备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可是这样无量珍宝的布施,还不如四句偈的法布施,想想:法施的功德有多大呢?所以佛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说,布施除了财布施外,还有法布施。财布施唯得财宝报,但佛法的布施,后世却可以得到财物及佛法上的两种回报。菩萨修这二种布施的目的,一是为了要帮助众生远离贪瞋痴所带来的痛苦与烦恼,二是为了让众生因闻而能够调伏心性,将来于佛法上有所实证。法施还可以教导众生如何受戒、出家、修学法道,为破坏众生的邪知邪见而为众生演说,说明真实法与非真实的差异所在,宣说四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