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以上虚云老和尚的开示,便知参话头、参公案,皆需具备一念不生的工夫才叫参禅。而这一念不生,是对一般人而说的。真有这种工夫的人,便知其实是“一念相续不断”。禅门是无门之门,强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果念念之中不离语言文字、心识思惟,如何能悟呢?即使有幸在具眼禅者的逼拶引导下得悟,也大多不能保任;不过几十分钟、几个时辰或几天之后,悟境 三摩地

2018-07-20

原本参话头(尾)者,可参阅虚云老和尚之开示,便知何谓话头,如何参法。或参阅本书第一章绪言之说明,自能参禅。则参禅已有入手处,可喜可贺。从此“如丧考妣”,真心参禅,悟入或有可期。三、若行者一向修习净土法门,今修此念佛圆通,得成无相念佛之工夫动静一如者,必将于某一时节、因缘成熟时,忽于静中乃至动中生起疑情,参究念佛。念念欲明“念佛者是谁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虚云老和尚常常强调、常常解释看话头,常常强调要照顾话头。在娑婆世界要学这个动夫,很难得遇到明师,所以见性很困难。因此,若无佛菩萨安排,在娑婆世界学禅,真的是难行道、是缓行道。在娑婆世界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欲外缘太多,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这五欲,不离财色名食睡。而且男女杂处。一不小心就出轨,所以这个地方不好修,因为一步错就满盘输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虚云老和尚常常强调、常常解释看话头,常常强调要照顾话头。在娑婆世界要学这个动夫,很难得遇到明师,所以见性很困难。因此,若无佛菩萨安排,在娑婆世界学禅,真的是难行道、是缓行道。在娑婆世界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欲外缘太多,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这五欲,不离财色名食睡。而且男女杂处。一不小心就出执,所以这个地方不好修,因为一步错就满盘输 三摩地

2018-07-20

 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湖南湘乡人。其父玉堂,为泉州府幕僚。道光二十年(1840年),虚老出生于泉州府舍,自幼丧母,由庶母王氏抚养。虚老天生厌荤腥,性情恬淡。少时曾随父送祖母、生母灵柩,回湘乡安葬,请僧人至家作佛事,虚老得见三宝法物,心生欢喜。后随叔父到南岳进香,遍游诸刹,遂生出家之愿。其父担心他出家,遂令他与田、谭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主张将此宗名字改为“洞云宗”。道膺四传至大阳警玄(943-1027年),曹洞一宗一直很衰微。警玄晚年时尚无合适的传法弟子,不得已托临济宗的浮山法远,请其代求法器,接续曹洞宗传承。后来法远将警玄的信物交付给投子义青(1032-1083年),遥接警玄的法脉。义青的弟子道楷(1043-1118年),于芙蓉湖畔结庵接化,门下有丹霞子淳,由此曹洞宗 admin

2018-07-19

⑦(本站备注:虚云老和尚以后,真正的禅宗法脉已经断绝,改革开放以后更只有表象佛法了)清代少林仍为曹洞宗法脉传承。从元代雪庭福裕开始,制定了七十辈号的曹洞宗法系世谱,据《新编少林寺志》记载为:“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清。净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雪庭为导 三摩地

2018-07-19

所以,同样主张看话头的虚云老和尚总是反复说:唐宋以后,人们根性差了……唐宋以后,人们根性差了……唐宋以后,人们根性差了……那么大慧禅师之后中国的宗门法脉还有传承吗?答案是:有!在中国西藏。因为元、明(中后期)、清皇帝宫廷崇尚藏密喇嘛教,把中国搞的乌烟瘴气,实际情况是已经不适合继续弘扬清净的释迦牟尼了义佛法。谨遵佛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8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