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1 17:26   浏览:775   回复:0

佛教的三种智慧

《心经》说般若波罗蜜多,意为以智慧而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所以说佛教的解脱是智慧解脱,成佛也是因为智慧的而得成就。佛教所说的智慧有三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因为声闻、缘觉、佛菩萨觉悟的内涵各自不同,故菩提有三乘的差别。下面将三乘菩提,也就是佛教的三种智慧,简单的概述如下:
(1)声闻乘的无常空的智慧。
阿罗汉从现观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识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样的现观后产生了无我的智慧,以此无我的智慧断我见、我执而证解脱。
(2) 缘觉乘的缘起性空的智慧。
辟支佛现观十二支因缘,实证到所谓的生与老死的轮回都是因为依无明等十二因缘辗所生,无明灭了,就不会有来世的名色,也就不会再进入轮回,于是也就解脱了生死。缘觉乘的行者完全是因为现观十二因缘所产生的缘起性空的智慧而导致解脱的。
(3) 大乘的空性智慧——般若。般若是指大乘行者一念相应,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并且能去体验领受它的自性而发起的一种智慧。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无始劫以来就客观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是一种永恒的有。阿赖耶识虽然是实有,却又无形无相,具有空性。如来藏虽然具有空性,大乘的行者却又可以通过参禅的方法触证到它的存在,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在禅宗里叫开悟明心。开悟明心后,观察所悟的自心真如(阿赖耶识),观察它的性相体用等就能产生般若智慧,此般若智慧有三种层次:
a、总相智,就是七住菩萨的开悟明心,找到自己的真如。知道了真如是什么、以及它的体性,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称之为大乘真见道。
b、别相智,就是在证得真如,有了总相智以后,再从真如的各种法相上面去加以观察、现观,从自己、别人、天主、蚂蚁蟑螂乃至地狱众生来看这个真如,这就是别相智,称之为相见道。这个别相智是相见道位的菩萨所作的悟后思维修。真如的总相智和别相智就是二转法轮般若经所说的般若智慧。
c、种智,也就是菩萨证得般若之后,佛再为他开示我们这个真如之中有无量无数的种子,对种子具足了知,证知种子的智慧,名为种智。这就是唯识诸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同性经》《无上依经》……等三转法轮所讲的经。唯识种智是实际上可以修证的法,是证悟的人才能修学的。换言之,尚未证悟第八识真如的人,没有办法如实亲证般若经的空性总相与别相,便无法如实证解唯识增上慧学。
这三种智慧: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以及种智,前两智是人无我智,后面的百法明门种智就是法无我智,法无我智是禅宗证悟者悟后所应修学的。
小乘的声闻、缘觉不知或不证第八识,因此没有般若智慧,他们只是从现象上分析体证到无我,断我见我执后证得解脱果,不能成佛。大乘的般若智慧与解脱道的无常空、缘起性空的智慧不同,为避免误会,故名般若。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这个人没有开悟,没有般若。通常来说佛教是讲空的宗教,佛教的空包括的就是无常空缘起性空空性,对于这三个空,内涵不同,读者要仔细加以分析,辨别,理解。
阿弥陀佛!
 

(原标题:佛教的三种智慧)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