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8-07-23 15:25   浏览:1303   回复:0

菩萨戒浅释

目 录
一、关于菩萨
(一)什么是菩萨?
(二)菩萨的种类(重点:退转菩萨和不退转菩萨、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22种假名菩萨和30种实义菩萨)
(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
二、菩萨戒简介
三、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
四、三种受、受持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
五、如何持菩萨戒
六、菩萨戒戒相浅解
七、菩萨戒释疑
一、关于菩萨
(一)什么是菩萨?
在学习菩萨戒的受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菩萨。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无悔的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样的一个有慈悲心的人,通常就被称为菩萨。但是这样的一个认知,其实并不符合佛菩提道当中所谓的菩萨。菩萨一定具有慈悲心,但是有慈悲心的人不一定是菩萨;因为慈悲心只是菩萨所具备的条件之一,除了慈悲心以外,菩萨还要具备其他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如果说有慈悲心的人就是菩萨,那么菩萨就会遍及各种宗教,各种宗教都有菩萨,那这样的一个认知就不合理了。那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呢?菩萨的全名就是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这里的菩提指的是大菩提,也就是佛菩提,佛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萨埵就是有情,所以菩萨就是说具有佛菩提性的有情,我们就说他是菩萨;也可以这样子说了,发大菩提心想要求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就称他作菩萨。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修,佛道无上誓愿成。在三归依时发四宏誓愿应当要以至诚心而发,不要只是在嘴上虚应故事,随着人家念。当他发了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个大誓愿以后,那么他就可以称作菩萨了。
(二)菩萨的种类 (另述)
(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
二、菩萨戒简介
简单的说完菩萨,再来说菩萨戒,菩萨戒它有一个很殊胜的功能,就是只要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只要不违犯戒律,他就可以一直保有菩萨的资格。譬如说一个人当学生,学生他只要遵守校规,考试都及格,那么他一定可以当学生一直到毕业为止。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受了菩萨戒以后,他就保有菩萨的资格,然后只要他不犯戒,他就一直可以走到成佛,也就是菩萨道毕业了。
我们可以对菩萨戒作这样一个认知,菩萨戒是菩萨修行的根本,也就是一定要受菩萨戒,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菩萨;唯有真正的菩萨他才能够成佛。所以受菩萨戒是成佛的必经之路,三世诸佛都受了菩萨戒以后才能够成佛,所以说菩萨戒就叫做千佛大戒。
在家出家佛子若有菩萨根性者,不欲独善其身而取涅槃,能发菩萨清净大愿,尽未来际自度度他,乃至成佛亦不舍大愿者,佛为建立别解脱戒:菩萨戒。此戒唯大乘佛子能受能持,大乘比丘比丘尼多有受声闻戒已,复受菩萨戒者,是则名为出家菩萨。出家菩萨持戒者,以菩萨戒为主持,声闻戒为副持,故为一切人天应供,心量广大深远故。
此戒乃为不畏生死,能发大悲心之佛子而制,一受永受,尽未来际不失戒体,以之得成佛道。此戒无有舍法,唯有破戒而失戒体;如犯重戒者失其戒体。佛子若不受此戒,永不能成佛道;受此戒已,得超三大劫生死,是故应受。
菩萨戒在见道以前必须取相受。取相受者若想不犯戒比较困难,必须非常谨慎、非常清净,才勉强守得住。菩萨戒的意旨在于摄心,声闻戒则主要在于戒止身口之恶业,即使心动了,只要身口不做,就不算犯戒。而菩萨戒祇要有犯戒之念即为犯戒,所以要受持以前,须先将戒条了解清楚。一旦持戒后就须坚持到底。持戒而犯,不愿意舍戒者,最多不过下地狱受苦,受苦之后不久究竟解脱,亦比凡人众生好得太多。如果已见道者,可以在佛像前自誓受戒,不但今生受持,也尽未来际受持。
菩萨戒有一生受者,如《菩萨优婆塞戒经》之六重二十八轻戒。余皆尽未来际受,生生世世随于学人乃至成佛,不失戒体,故一受永受,无有舍法,非如出家声闻戒之有舍法。尽未来际受之菩萨戒,其戒相或增或减,大同小异,各依不同戒经而有小差别,依据经律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地持经,喻伽师地论。
菩萨戒都是满分受的,没有像菩萨优婆塞戒中有少分受的,多分受的,所以正式的菩萨戒都是满分受的。
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八(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云: 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戒。若有受持声闻戒者。当知是人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盘。
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菩萨戒的意旨在于摄心,声闻戒则主要在于戒止身口之恶业,即使心动了,只要身口不做,就不算犯戒。而菩萨戒祇要有犯戒之念即为犯戒,所以要受持以前,须先将戒条了解清楚。一旦持戒后就须坚持到底。持戒而犯,不愿意舍戒者,最多不过下地狱受苦,受苦之后不久究竟解脱,亦比凡人众生好得太多。如果已见道者,可以在佛像前自誓受戒,不但今生受持,也尽未来际受持。
声闻戒者唯人类之诸根具足者方可受之;菩萨戒则异,根不具足者,乃至二根、黄门,畜生能解人语者,以及天神鬼神等,悉皆能受,非唯人受,故称别解脱戒。
上说在家出家戒,皆为人设;然三界有情非仅人之一类,悯诸有情,佛复说别解脱戒,一切天、人、傍生、鬼、修罗等,凡解传戒法师语者,悉受得戒,此即菩萨戒。佛子!始行菩薩,若信男、若信女中,諸根不具、黃門、婬男、婬女、奴婢、變化人,受得戒,皆有心向故。——《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7 大眾受學品〉
菩萨戒者比丘比丘尼亦得受,受菩萨戒已,以菩萨戒为依止,即名菩萨比丘比丘尼。若人受三坛大戒已,不以菩萨戒为主要受持,而以声闻比丘比丘尼戒为主要受持,是人名为声闻僧,不名菩萨僧。若以菩萨戒为主要受持,声闻戒为次要受持,是人得名菩萨僧。大乘在家佛子若未出家者,受菩萨戒已,得名菩萨,不名菩萨僧,未于大乘法中见道故。若得见道,虽现在家相,亦名菩萨,亦名为僧,合名菩萨僧,此乃大乘经典所说,已证大乘胜义故。
菩萨在原始佛法时代就已在弘法了,在阿含部经典中也曾有这种历史事例出现过,就是佛陀入灭前的迦叶童女实例。这位童女既非比丘尼,也非丘,却是出家而示现在家人的身相,佛陀住世时就已率领五百比丘人间弘法度众,智慧当然是相当高的;若不是菩萨,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智慧的。她因为已证本识如来藏故,所以能对治断见外道对阿含解脱道的质疑及问难,也因此而成为五百比丘的上师,一生追随她学法及弘法而于人间;由此可见这五百比丘,当然也是以菩萨戒为正戒而以声闻戒为别解脱戒,所以他们都不理会八敬法,否则就不会追随在家相的童女迦叶学法了,也不会以丈夫身跟随她弘化人间。(注:终生不婚嫁,不剃度,也不受声闻戒,只受持菩萨戒,以菩萨戒为归,不依止声闻戒,如是离家修行弘法而无家室的女人,不论年岁如何老耄,都名为童女。童子之义亦比照之,譬如文殊师利童子。这是原始佛法时期的大乘胜义僧,虽是出家菩萨,但仍然保有在家身相。)
三、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
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授。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7 大眾受學品〉
世尊为我们开示受菩萨戒的十无尽戒,也就是摄律仪戒,受此戒者可以超越四魔,也可以超越三界之苦,四魔因此不能干扰,不能遮止我们修道,所以应当受。受菩萨三聚净戒以后,我们从此生或者说已在过去生受都一样,生生世世不会失去这个戒体,一直跟着我们到最后成佛为止。
所以说菩萨戒有受戒而无舍戒,不像五戒、八关斋戒,也不像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一样可以舍戒。受菩萨戒之后,只有犯戒但不会失戒,直至未来际都跟随着我们,唯除犯十重戒。
诸位已明心见性或尚未明心见性的人,若已受过菩萨戒也可以为人传戒。如果有人要来求戒的话,我们那个时候就成为菩萨法师,应当先为对方解说,诵读菩萨戒的戒相,以及三聚净戒的精神,让这个人心开意解,产生了喜欢受菩萨戒的心,然后我们才为他传菩萨戒。所谓菩萨法师,甚至夫妇、父母、师长、兄弟、姊妹等六亲也可以互相为菩萨法师为对方传戒。所以,传菩萨戒不必一定要比丘或比丘尼,只要曾经受过菩萨戒 ,而能够宣说菩萨戒的三聚净戒、十无尽戒和其他戒相的人,都可以成为菩萨法师。
受了菩萨戒以后就成为佛子,成为菩萨的一分子。受菩萨戒的人可以超越三大劫的生死之苦;换句话说,可以提前三大劫成佛,或者提前三大劫证得究竟解脱的境界,所以应当要受菩萨戒。
有受持菩萨戒的人免不了会犯戒,犯菩萨戒是正常的事情。受菩萨戒而犯戒的人胜过没有受戒而不犯戒的人,犯过菩萨戒的人是菩萨,而从来不犯菩萨戒的人是外道。
上面这一段明白跟我们说明:已经受过菩萨戒的夫妇、六亲可以互为师授;不论已经证悟或没有证悟,也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可以传菩萨戒,不一定要现出家相才能传菩萨戒。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弥勒菩萨开示云: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利;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祈受一切菩萨净戒。’
从这一段论文可得知:已受菩萨戒的在家菩萨(就是善男子)、长老(就是出家菩萨)、大德(是指已证悟的人),皆可以传菩萨十重无尽戒。
对于一个初发心的菩萨,他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呢?有什么理由要让这些初发心的菩萨来受菩萨戒呢?我稍微列举了其中几点:
1、令远离恶法
菩萨戒主要戒护菩萨的身口意行,让菩萨不要造作恶业,然后下堕到三恶道去。如果一个人不幸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那么他再要回到人间的时候就会很长,好不容易回到了人间,因为造作恶业的习气没有改变,所以又不小心造作了恶业,然后又下堕到三恶道去;这样来来回回,待在人间的时间其实很短,待在恶道的时间变成很长,这样来来回回也不晓得要经过多久,才会再接触到佛法。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菩萨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生在人间让你弘扬,或修学佛法不会得到人间恶报。生为人而得人间恶报,譬如说生活困苦让你没有道粮,然后你就没有办法修学佛法;或是生了以后,很年轻就往生了;或生在边地听不到佛法;这些都是生为人得到人间的恶报。那么受持菩萨戒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是第一个理由,初发心的菩萨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
2、令修学善法
菩萨戒有戒不得作,还有戒不得不作。戒不得作是属于恶法的部分;戒不得不作就是要让菩萨去修学善法,凡是能利益众生的善法,能够令自己迈向佛菩提的妙法,你如果有能力去学,你不去学就是犯戒了。菩萨因为受了菩萨戒以后,一定要去修学善法,所以说菩萨戒能令菩萨修学善法,然后渐次迈向成佛之道。再来说第三个理由:
3、令快速累积福德和智慧资粮
菩萨戒是属于福德的部分,为什么跟智慧的资粮有关?比方说,有人学佛学了几年就破参明心,但有人却学了一辈子也破不了参;有人破了参以后他道业很精进就一直往前走了,但是有些人破了参以后,他却是慢慢的走。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距呢?其实是福德资粮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福德资粮不够,他就会在世间法上斤斤计较,跟众生斤斤计较,然后障碍了自己的道业。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资粮所造成的。受持菩萨戒可以快速的累积福德资粮,当他有了广大的福德资粮以后,他就可以在道业上精进了;也可以因为有这样的福德资粮,他就可以证得佛菩提,在佛菩提道上快速的成长。这是受持菩萨戒的第三个理由,就是要令菩萨能够快速的累积福德和智慧的资粮。接下来说,第四个理由:
4、令菩萨速证菩提
什么叫做证菩提呢?证菩提最少要从明心开始,这是指佛菩提来说。那么什么是明心呢?明心我打个比方,譬如说我们要去炼金,那么炼金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要有金矿,如果没有金矿,就不会有炼金这一回事,也不会有金子成就。所以一个人要成佛,就是要先找到成佛的根本,明心就是找到了成佛的根本。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么是佛的出身处?什么是你五阴的出生处?就是如来藏,所以明心就是找到了如来藏。找到了如来藏,就是找到了成佛的根本。对于一个明心的人来说,因为找到了如来藏的缘故,他就等于迈入佛菩提道的大门,也就是说他已经入门了。所以他以后所修的六度万行都叫作内门修六度,那么如果没有证得菩提,他所修的六度万行全部都是属于外门修六度,因为他还在门外的缘故。
再来说速证菩提。前面已经讲,菩萨戒是修行的根本,是菩萨修行的根本,那么没有说不持清净戒就能够证得见道与修道的功德。见道就是证佛菩提,那么在声闻菩提当中也是这个样子,声闻菩提当中也是要受戒才能证果;那么佛菩提道同样的一定要受菩萨戒,才能证得佛菩提。因此,菩萨想要从初发心的菩萨变成证得菩提的真正的菩萨,他就一定要受菩萨戒。
有人或许会问:佛不是说,称一声南无佛,将来必得作佛,那么为什么你说一定要受菩萨戒才能成佛?但是你想想看,佛有没有说,称一声南无佛以后你什么都不做,然后就可以成佛?所以即使你称了一声南无佛,将来必得作佛。但是在成佛之前,你还是要受菩萨戒才能成佛,因为受持菩萨戒是成佛的根本。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受菩萨戒,他将来才能成佛。
四、受菩萨戒有三种受、受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云: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予我戒。’其得戒,是中品戒。三,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相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是下品戒。
所以,自誓受戒是下品戒,可能的话,应当要求已受戒的菩萨为我们传戒。而上品戒非常难得,如果我们在自誓受戒时,有佛或菩萨现前为我们做证,那是真实上品戒,但是须有天眼通,亲见佛菩萨化现或放光作证才能确定是上品戒。所以,因缘不具足者先自誓受戒以后,有因缘的话仍应要求受中品戒,那就需要请已受戒的菩萨为我们传菩萨戒了。
我们要用什么心态来看待受菩萨戒这件事情?
有些人在听到了说学佛以后要受菩萨戒,他就吓了一跳,想说:如果我受了菩萨戒以后,那岂不是被一条大绳子绑住了,从此我就不得自在了嘛。所以他就不想再学佛了。对于这样的一个心态,其实他的想法是有问题的;菩萨戒其实就是菩萨的身口意行的准绳。如果一个人他的心行是合乎标准的,他就不会觉得这一条绳子的存在;就是因为身口意行不能合乎这样的一个标准,所以他要想跨越这一条绳子;当一个人想要跨越这条绳子的时候,他才会觉得有这条绳子的存在。所以说一个人认为是受了菩萨戒,是受到这一条绳子的束缚,那么其实他的心行是不合乎标准的,所以他应该更要去受菩萨戒,怎么说不受菩萨戒,让自己的身口意行处于不清净的状态呢?因此一个人有机会受菩萨戒,那么他赶快去受菩萨戒,让自己的身口意行合乎菩萨所需要的标准。
如果想要受菩萨戒,那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一,先受三皈依,然后发四宏誓愿。发了四宏誓愿以后,你就取得受菩萨戒的资格。
那么你还要注意第二件事情:不可以在不是的道场受三皈依及受菩萨戒,那些不是的道场?第一个它是破坏佛法的道场。譬如说大乘非佛说,如果大乘非佛说,一个人受了菩萨戒,然后说大乘非佛说,那他受菩萨戒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所以你不可以在这种道场受三皈依或者受菩萨戒。
再来说你不可以在支持修邪法的道场中受持三皈依。那么如果你在修邪法的道场或者是支持修邪法的道场受三皈依,其实你的三皈依是无效的;
再来说你也不可以受四皈依,如果一个人受四皈依,他所受的皈依就是邪皈依,因为佛只施设三皈依,所以你不可以去受四皈依。
再来第三个你所要注意的就是你一定要在了解戒相,清楚每一条戒相的内涵,你才可以受菩萨戒;
还要了解一个人犯了菩萨戒以后,要怎么去除罪,除罪的方法你一定要了解,所以在这样的条件都具足了以后,你就可以去受菩萨戒了,简单的说完受菩萨戒。
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取得父母与配偶之同意,才能避免受戒后产生「重戒不犯,轻戒不断」的情况。
其余敬请参考《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注意事项
《梵网经》菩萨戒戒相:
十重戒
1、杀(若自作、教作、方便赞叹作、随喜亦然)
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3、淫(自邪淫及教人邪淫)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淨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4、妄语(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语皆同)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5、酤酒(自酤酒、教人酤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6、说出家在家菩萨过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7、自赞毁他(自作及教他作)
「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说四众过、自讚毁他」两戒主要乃是避免成就破和合僧的过失。因此僧团中调查事情,应当「如实说」而非隐覆片段说,如实才是维护僧团和合的重点。为护僧制,乡愿不说亦是有犯之嫌疑。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瑜伽师地论》卷40〈10戒品〉
【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呰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地持经》卷5〈10 戒品〉
8、故悭(自悭、教悭)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捨。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瑜伽师地论》卷40〈10戒品〉
9、故瞋(自嗔、教嗔)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中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菩萨犯嗔乃大忌!【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瑜伽师地论》卷40〈10戒品〉
10、谤三宝(自谤、教人谤)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破法、错说法知而不改更,故犯者。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人于如来众而兴诽谤。云何为二人?谓非法言是法,谓法是非法,是谓二人诽谤如来。复有二人不诽谤如来,云何为二?所谓非法即是非法,真法即是真法,是谓二人不诽谤如来。是故,诸比丘!非法当言非法,真法当言真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卷9〈18 惭愧品〉
佛世的时候,错说法也是谤佛。
【于是尊者阿难与拘萨罗王波斯匿所共论者,尽向佛说。叉手白曰:「我如是说,不诬谤世尊耶?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不于如法有过失耶?」世尊答曰:「汝如是说,不诬谤我,真说如法,说法次法,亦不于如法有过失也。」】——《中阿含经》卷59
印顺等说「大乘经乃是后代因为对世尊永恒怀念而成的。」
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菩萨谤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菩萨地持经》卷5〈10 戒品〉
《梵网经》卷2:【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诸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时定者,所谓现在、次生、后世。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
——《优婆塞戒经》卷7〈24 业品〉
重罪戒罪成就有三要件:动机、实行、达成目的(根本、方便、成已),若缺其一,成轻垢罪。违四十八轻戒者,犯轻垢罪;轻垢罪若缺三要件之一,不名犯戒,唯损律仪。
四十八轻戒
01轻慢师长戒(若怀轻慢,教授无由)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骄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02饮酒戒(故饮酒、方便饮酒、教人饮酒。酒为昏狂之药,重过由此生。)
知酒饮酒,方便饮酒,教人饮酒,有障圣道,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03食肉戒(菩萨应离损命之食,食肉违害大悲性种,失自利也)
食众生肉,断大慈悲,得无量罪,食一切肉,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6云:【昔有一鸽,为鹰所逐,入舍利弗影战惧不解,移入佛影泰然无怖,大海可移,此鸽无动。所以尔者?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无大慈悲;佛习气尽,舍利弗习气未尽;佛三阿僧祇劫修菩萨行,舍利弗六十劫中修习苦行。以是因缘,鸽入舍利弗影犹有怖畏,入佛影中而无怖也。】
04食五辛戒(菩萨应香洁自居,勿食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
葱蒜韭等,能障圣道,人天淨处,若食五辛,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楞严经》卷8:【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讚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05不举教忏戒(众生违反五戒十戒,知而不举、不教忏悔)
众生违犯,五戒十戒,知而不举,不教忏悔,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云何名为善能谏 举?谓若有余,于增上戒,毁犯尸罗;于增上轨,毁犯轨则;由「见、闻、疑」能正谏举;真实,不以虚妄;应时,不以非时;饶益,不以衰损;柔软,不以粗犷;善友,不以憎嫉。如是名为善能谏举。】《瑜伽师地论》卷25
06不敬请法戒(新学菩萨应持经律,依善知识供养、礼拜,听受佛法)
新学菩萨,学法请法,常请说法,不请法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瞋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07【懈怠不听法戒】「若佛子一切处有、毗尼经律,大宅舍中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者,犯轻垢罪。」
08背大向小戒(谤大乘经、受外道戒、言非佛说一切禁戒;若谤了义经,即犯重)
谤大乘经,受外道戒,言非佛说,一切禁戒,犯轻垢罪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
09、不瞻病苦戒(菩萨以大悲为体,拔苦为用)
瞻病福田,第一福田,见病不救,不瞻病苦,犯轻垢罪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而菩萨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中,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10畜诸杀具戒(造恶杀具、刀杖武器、或予收藏)
具杀伤力,刀杖武器,造恶杀具,若予收藏,犯轻垢罪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斗战之具,及恶罗网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不得畜杀众生具若故畜者,犯轻垢罪。」
11通国入军戒(若致两军相杀,即犯重;菩萨理应和诸违诤,令息相害)
恶心利养,通敌入军,製造战争,杀害众生,犯轻垢罪
「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12、伤慈贩卖戒(卖畜生或男女色,养蚕卖丝,卖人口、奴隶犯重)
贩卖人口,贩卖六畜,贩卖棺材,伤慈贩卖,犯轻垢罪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应自作,况教人作?若故自作、敎人作者,犯轻垢罪。」
13、无根谤人戒(谤见道者,犯重)
以恶心故,无根谤他,逆害六亲,无慈悲心,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返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14放火烧损戒(不损依报;若烧贵重物,成犯重)
以恶心故,放火烧损,山林房舍,有主之物,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15惜法规利戒(为利养故,于大乘经律应答不答、倒说经律、谤三宝说)
弘扬大乘,使能发心,法化违宗,恶教邪见,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佛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瞋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16法化不得违宗戒(菩萨理应以菩萨法授予众生令得究竟饶益。不得违第一义,教以二乘经律、外道邪见)
为利养故,倒说经律,无前无后,谤三宝说,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捨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17依官强乞戒(以下见手册)
为利养故,依官强乞,教唆求取,无有慈心,犯轻垢罪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财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18无知为师戒(摄属重戒4妄语戒)
不解戒律,诈言能解,自欺欺人,为人授戒,犯轻垢罪
「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19斗谤欺贤戒(摄属重戒9故瞋、4妄语、6说四众过、7自赞毁他)
以恶心故,斗谤欺贤,无恶不造,恶心造作,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 搆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20不能救生戒(属重戒1杀)
放生护生,至亲忌日,讲戒迴向,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21、无慈忍酬怨戒(摄属重戒9故瞋。瑜伽戒本:有恩不报,亦犯轻)
以瞋报嗔,以打报打,恶作三业,无慈报怨,犯轻垢罪
「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仇,乃至六亲中故作报者,犯轻垢罪。」
22、慢人轻法戒(对法师言。摄属重戒7)
高慢卑贱,有德法师,不谘经律,第一义谛,犯轻垢罪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富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谘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谘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23、轻新求学师(摄属重戒1O谤三宝)出家常住戒
自誓受戒,须见好相,新学菩萨,若有轻慢,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时。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24背正向邪戒(摄属重戒lO谤三宝)
背大向小,背正向邪,非菩萨道,若有故作,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捨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毘昙杂论一切,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25、为主失仪戒(摄属重戒8故悭、9故瞋。)出家常住戒
为主失仪,咨三宝物,掀起斗讼,无有慈心,犯轻垢罪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为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咨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26、待宾乖式戒(摄属重戒8故悭、9故瞋。)出家常住戒
待宾失仪,不依主客,定位次第,若有故作,犯轻垢罪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若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应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需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27利养入己戒(摄属重戒8故悭。)出家常住戒
一切利养,属十方僧,十方僧物,利养入己,犯轻垢罪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28、故别请僧戒(摄属重戒8故悭。)
请僧福田,次第请僧,别请僧者,是外道法,犯轻垢罪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29、违禁行非戒(摄属重戒3邪淫、1.杀戒)
恶心利养,贩卖毒品,贩卖,都无慈心,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春、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30、不敬好时戒
以恶心故,身谤三宝,媒介,犯戒行非,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著;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43不故毁禁戒(摄属重戒10)
受佛正戒,毁犯圣戒,不受供养,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44不读诵供养大乘经律(摄属重戒8故悭)
大乘经律,一心受持,如法供养,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穀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45不化众生戒(摄属重戒8故悭)
常起大悲,教化众生,发菩提心,不化众生,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皈、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教化众生者,犯轻垢罪。」
46说法不如法戒
不说法乖离,要高座说法(摄属重戒8)
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如法说法,若不如法,犯轻垢罪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白衣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47非法制限戒
不应恃势,须依佛戒,不阻人出家行道( 摄属重戒10谤三宝)
已受佛戒,恃势毁佛,阻人出家,破三宝罪,犯轻垢罪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立统制众,安籍记僧;菩萨、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萨应受ㄧ切人供养,而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国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宝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48破法戒
为权贵故,说比丘戒以为繫缚(摄属重戒8)
利养出家,权贵说戒,自坏内法,如狮身虫,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佛戒者,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作繫缚事,如狱求法,兵奴之法;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馀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之声。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乐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七、菩萨戒释疑
请问:(1)对不邪淫戒的看法及定义为何?若犯了邪淫戒其果报又为何?以现今的观点来看,婚前性行为是否算犯戒呢?又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可否在婚前有性行为呢?(2)受菩萨戒和五戒者,在夫妻时,可否行、及被对方?因为夫妻双方修行层次不同,若仍有一方还是看重普通男女夫妻的爱欲,这样做是否犯戒?毕竟维系夫妻关系里,性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也会间接影响感情的。
答:(1)《大智度论》卷13说:「邪淫者,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犯者是名邪淫。若有虽不守护,以法为守。云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指八关斋戒而言〕,是名法守。若以力,若以财,若诳诱,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乃至以华鬘与为要,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不作,名为不邪淫。」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6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有人受不淫戒,所以没有犯邪淫的问题。但是,北欝单曰的人,其实也可能犯有娠(怀孕时的性行为)、非道(和)的邪淫,经典说北欝单曰没有邪淫的现象,显然是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婚姻关系与系属,所以就没有重大的邪淫罪可言。《优婆塞戒经》卷6又说:「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这是依南瞻部州的人类环境来判别轻重的标准。
以目前的法律而言,奸淫未成年人是犯罪的行为,所以一切未成年的人,都是有国法守护的,所以奸淫未成年人,犯邪淫罪。至于成年的未婚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则非法律所禁止。所要考虑者,就是世间法中,是否认为未婚男女之间的性行为违背善良风俗。若认为违背,当然就构成邪淫,若不认为违背善良风俗,则比照北欝单曰而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古印度,居士可以拥有不止一位妻子,而不算是邪淫;以金钱一次、一次去买到性关系,也不算邪淫。但这都是依时空而有不同的,却也是有碍于律仪戒的;身为佛,应该尊重世间法,避免有所违犯;也应该遵守佛戒,才能日渐清净而增上道业。
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侵犯他人的眷属,和不侵犯「法守」(包括戒法、王法、世间法)的人而言。犯了这个,就是破戒、毁坏戒体;犯了的邪淫,则是轻戒。
《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
(2)您所谓的,是属于「非道行淫」,也是邪淫的一种,但这是情节较轻的邪淫,还不算是重大的邪淫,不属于最重戒。《大智度论》卷13解释说:「非道之处则非女根,女心不乐,强以非理,故名邪淫。」因为古代的女人没有女权,不能拒绝丈夫的要求,即使她心中不乐意,也不得不配合,以这个道理,说丈夫这样的行为是邪淫。然而,以现代社会来说,只要丈夫违背妻子的意愿,无论是否非道,都足以构成性侵害罪,所以都是邪淫。但是,夫妻之间两情相悦的非道行淫,则不是法律所过问的事项,只是戒律上邪淫罪中的轻罪,不同于他人、或与婚姻以外的人行淫等重罪。
《优婆塞戒经》卷3,有六重二十八轻的戒相,若犯了六重戒,则破失优婆塞戒体,若犯了二十八轻,「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意思是说,犯了轻罪,不致堕入三恶道,只是戒行的不清净。所以,戒律的功能有二个:一是防止堕落,二是促进增上。守住重戒,即能防止堕落;轻戒的部分,若能尽量遵守,则可以促进增上道业。
很多人因为担心犯轻戒,因而不敢受戒,这其实是不必要的。当我们要受戒时,应该先自问:对于重戒是否能够严格的持守?只要能够坚持重戒,就可以受戒。至于轻戒的部分,只要经常提醒自己,尽量不要违犯,就已经有受戒的作用了。毕竟,对一个欲界人间学人来说,戒律上的纤毫不犯,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以邪淫这个戒律而言,它最后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远离欲界的贪爱,只要大方向是趋向于断情灭爱,就是值得肯定的。
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很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的修证次第,会比较容易断除贪欲。长期来看,这也是对不邪淫戒的履践。
我们了解戒律的原理,就可以很愉快的守戒,增长自己的德行。还没有受戒的人,也不必因为无法严格的遵守轻戒,而不敢受戒。

(原标题:菩萨戒浅释)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