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他们又加上犯了邪淫重戒以及破坏正法,有何证量可说呢?他们又说证得甚深禅定,可是禅定的证得,首要条件就是离欲,才能发起初禅;但密宗古今喇嘛与上师都是大贪淫欲的,根本不可能证得初禅,何况是二禅以上的禅定呢?有什么深妙的禅定而说是甚深的禅定呢?而且他所谓的禅定,都是以双身法中的淫乐境界来分位的,根本就不是佛教中讲的四禅八定及其它的三昧,所以他们夸大其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要修到二禅就好了,因为从初禅到二禅就已经函盖禅定的三三昧了:初禅是有觉有观,初禅后是无觉有观,二禅是无觉无观,就已经有三种三昧了。以后谁要是没有禅定证量、乱瞎掰,一定瞒不过你,这样就够了。但是将来缘熟了,我们还是会再度教禅定的,只是现在不想教它。但目前不教,不代表我们没有禅定,我们禅定跟般若一样的胜妙,也可以傲视各大道场。虽然今天讲得夸口一些,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亦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当中有如下开示: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譬如在藏密法中受了三昧耶戒,这叫作世间戒;因为那不是佛施设的戒法,是藏密祖师自己施设的:他们自己发明另一个行双身法而享受淫乐的大日如来,又把凡夫的莲花生建立为密教主,然后自己施设三昧耶戒,号称是金刚戒。但其实不是金刚,因为比烂泥滩里的泥巴还要软,死后就烂光了,根本称不上金刚;他们的三昧耶戒,我在《狂密与真密》中详细的破斥了!他们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没已入体性虚空花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炎天中说十行。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花藏世界卢舍那佛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见有贤圣持戒多闻,能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而供养之;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修集向道、得须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修金刚三昧,电光三昧。观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世间,谁有作善恶者?何等众生有慈孝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颇有众生好喜布施、修戒、忍辱、精进、三昧、演散经义、持八关斋者?具分别之。设无众生孝顺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是时辅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沙门、道士,行四等心,慈愍众生。’时,四天王闻已,便怀愁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时说此偈:”’闻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今不见二相,相好为具不?颇有阴马藏,贞洁不淫乎?岂有广长舌,舐耳覆面乎?为我现其相,断诸狐疑结,阴马及舌相,惟愿欲见之!‘“是时,灯光佛即入三昧定,使彼梵志见其二相。是时,灯光佛复出广长舌,左右舐耳,放大光明,还从顶上入。是时,梵志见如来有三十二相具足;见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时说此偈:”’闻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今不见二相,相好为具不?颇有阴马藏,贞洁不淫乎?岂有广长舌,舐耳覆面乎?为我现其相,断诸狐疑结,阴马及舌相,惟愿欲见之!‘“是时,灯光佛即入三昧定,使彼梵志见其二相。是时,灯光佛复出广长舌,左右舐耳,放大光明,还从顶上入。是时,梵志见如来有三十二相具足;见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喇嘛教的三昧耶戒中规定-以破密乘誓言者便会下堕金刚地狱-以这样戒禁取见来恐吓信徒。唯有摒除这些邪见,如此才能取证解脱果──初果须陀洹的希望。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学佛与三归五戒就先讲到这里。--- 阿含正义(二)【共130集】第035集学佛与三归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灭身是说如来的生身入灭度时留下的舍利,包括还没有火化之前的色身及三昧火烧化以后的舍利子。形像就是雕塑出来的如来身像。塔庙是供奉如来形像或舍利的塔或寺院,都是菩萨们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的。如果是在空旷荒野,没有如来的舍利塔、佛教寺院、如来圣像的地方,也应当常常系念于如来、尊重赞叹。若在空野没有塔、像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的力量兴建塔庙,或劝别人与我们一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朝一日,性障消灭,即入三摩地;若不自满,再勤修炼,三摩地纯熟,便渐渐获得念佛诸种三昧功用。因此法门深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境界,渐渐证得楞严大定。证楞严定之各种境界及悟见自性等相关境界,行者可自行请阅楞严经,此不叙述。此一阶段成功时,行者即能于动静二相之中,随时清晰照见无相念佛之念。犹如牧牛纯熟,野性尽除,随逐于人。便恍然得知经中所谓“介尔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灭身是说如来的生身入灭度时留下的舍利,包括还没有火化之前的色身及三昧火烧化以后的舍利子。形像就是雕塑出来的如来身像。塔庙是供奉如来形像或舍利的塔或寺院,都是菩萨们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的。如果是在空旷荒野,没有如来的舍利塔、佛教寺院、如来圣像的地方,也应当常常系念于如来、尊重赞叹。若在空野没有塔、像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的力量兴建塔庙,或劝别人与我们一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欢喜」者:如了解成佛只有佛菩提道一法而心生欢喜,能远离痛苦及苦因而心生欢喜,能得无量福慧资粮而心生欢喜,能念大师恩而心生欢喜,亲证解脱、智慧、无量三昧等无边功德而心大欢喜,由如是等欢喜事而能速证菩提。「获三摩地」者,谓:由于皈依三宝,依于三宝清净的体性及正确的教导,因此次第修证而能得证未到地定乃至四禅等至、等持位,以及无量无边禅定三昧之正受,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语者若说诸禅解脱三昧三摩跋提。义者知灭尽定。语者悉能闻持一切文字智能根本。义者知是慧义不可宣说。语者说三十七助道之法。义者正知修行诸助道法能证于果。语者说苦集道谛。义者证于灭谛。语者说无明根本乃至生缘老死。义者知无明灭乃至老死灭。语者说助定慧法。义者明解脱智。语者说贪恚痴。义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脱。语者脱障碍法。义者得无碍解脱。语者称说三宝无量功德。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佛说,最后经过无量劫以后,他还是要从自己的这样的三昧之乐远离;其实那样的三昧并没有真正的乐,只是二乘人执取,最后还是要归于菩萨道来。所以我们这样总括来看,极乐世界它的清净的五欲也可以让我们继续来受用,对于许多的菩萨,他不愿再继续在娑婆世界受苦,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放弃你目前生活上的五欲,五欲的受用只要它是清净的,只要它不远离佛道,这样菩萨的受用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第十:「瞋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1-6,p.60)二、如来藏之实义(一)如来藏即是持身识。1.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四:「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No.2007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卷1)T48,p0343b1卷唐法海集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No.2008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T48,p0349a1卷元宗宝编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未来佛地所变化而出来的所变化的这个化身佛,祂不是由精气之锻炼而成就的,而是由观炼熏修等四种禅定,加上无量百千三昧修证完成,最重要的是一切种智的证量圆满方能成就,绝不是因为锻炼精气而成就的。(参考《概说密宗(二)》第41页至44页)所以坦特罗佛教古今祖师所说的证量,都违背了佛旨、佛法,都是出自于自己的妄想,然后由众人渲染附会而成的,不是有真实佛法的证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