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声闻行者在蕴处界之人无我智基础上,现前观察蕴处界展转所生诸法之中,无有不坏之我,由是断尽我执,成阿罗汉,而犹未知诸法缘起缘灭之因——藏识实相,不与大乘般若慧相应,是故人人畏见维摩诘大士。缘觉乘之法无我智者,亦不离“诸法无我”。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深细证知诸法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作为佛法讲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场合,遇见很多佛都是问我关于佛法知识的问题,请问什么是三法印?什么是心法尘?什么是色法尘?……很少有人会问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彼此交流的时候似乎都已经完全没有了个人的问题所在,更多时候是关于学术上的交流,知识的思辨,而其中没有人,没有自己的存在。很多佛教的论坛上也更多呈现这样的局面,俨然成为一个个学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余虚空、能量、冥性更不足论,托之于渺渺无物,虚邈之中,以为必当如是,则一切业果惟其所持,则业果业因如何不混淆其中,众生修业各自不同,业因成就,如何染杂同会?如果各自业因独自存在,何须说有虚空、能量、冥性?何须附会之?而且附会,究竟何为?虚空无物,小乘法定虚空为「色边色」,为物质以外之处,不过强立而名之,毕竟不实,以不实之物说有自性,此物何生万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佛陀从佛法因果的正理来说,并不是像这样捐出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大笔金钱,就能够称得上是大施主;而是要在布施的同时,还能够教导受施者归依三宝,受持三归、五戒、八关斋戒,或者是教导他诸法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等三法印的佛法正理,才能够称得上是大施主。这是因为有情众生的根本,都同样是不生灭性的如来藏,除非是已经能够实证无余涅槃的阿罗汉,才能够在死后不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佛陀从佛法因果的正理来说,并不是像这样捐出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大笔金钱,就能够称得上是大施主;而是要在布施的同时,还能够教导受施者归依三宝,受持三归、五戒、八关斋戒,或者是教导他诸法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等三法印的佛法正理,才能够称得上是大施主。这是因为有情众生的根本,都同样是不生灭性的如来藏,除非是已经能够实证无余涅槃的阿罗汉,才能够在死后不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面我们从声闻解脱道修证内容,论述了二乘菩提是依如来藏而建立,下面我们将从三法印来探讨这一个问题。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佛教用来检验各种说法是否正确的基础,二乘解脱道当然也不例外。小乘经典如果能够依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来印定,就可以确认是佛所说的,否则那就是魔所说的邪法。然而,三法印的根源其实就是涅槃寂静的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为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大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很简单,所有三乘菩提必定是依三法印,或是四法印而来验证。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样子已经把五蕴、十八界法它的生灭、无常、无我都讲清楚了。重点在于涅槃祂是寂静,涅槃不是断灭。阿罗汉乃至声闻、缘觉、辟支佛,他证入无余涅槃之后,灭掉五蕴十八界,佛说他并不是断灭,是寂静、是清凉。这个寂静清凉,虽然是依于二乘定性声闻人所不须实证的第八识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为佛陀所宣讲的三法印,不论是大小乘佛法中的一切典籍或论著,如有违背此三法印,即不名佛法。佛陀所宣扬的大小乘法,无不是围绕着三法印来谈,从证悟的菩萨观之,原来本为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但因众生根机不一,故世尊分为三乘说法。有许多佛错会三法印实际内涵,因此有必要说明。世尊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也是佛在《阿含经》中所说的三法印涅槃寂静的道理。缘觉观察十因缘、十二因缘后,知道无余涅槃还有一个识存在,这个识就是佛在《长阿含经》所说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也就是缘觉自己观察所得,而且确认真的有一个入胎识存在,这个入胎识就是一切有情的长生不老药如来藏。由于缘觉自己观察、自己确认有一个长生不老药如来藏存在,所以如同声闻人一样,愿意将自己灭尽,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在三法印里面,涅槃寂静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任何的一念、没有任何我们世间人的这种觉知心对六尘的了知,这样子才叫作涅槃。所以一定在有第八识存在作为前提来说无想,这样子才会得到涅槃的这个结论。如果有一个人否定了第八识的存在,而直接说无想就是涅槃,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了,等于说这个人在主张石头就是涅槃了。可是世尊有可能这么荒唐、荒谬地这样主张吗?所以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切小乘经则以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之。关于诸法实相,这里在引用《佛学大辞典》里面的一个注释,以帮助学人理解,该词条【诸法实相异名】:“于诸经论中,对一切诸法之真实体相(诸法实相),有各种不同之名称。如《涅槃经》称之为佛性,《华严经》称之为法界,《胜鬘经》则称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大品般若经》称为般若、法性,《楞伽经》称为八识,《首楞严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第三种说通者,谓通宗已,能自通达教门,能为佛子宣说十二部经(楞伽经云:宣说九部种种教法),下自苦空无我无常、缘起缘灭、声闻涅槃寂静、三法印、缘觉十二因缘正观;上至菩萨所修第一义谛如来藏无生忍之法智类智——禅宗之开悟明心;以及证悟菩萨所修,不离如来藏之人无我——自心藏识从来离见闻知觉及从不作主;不离如来藏之法无我——蕴 | admin 2018-07-21 |
![]()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法印,可以来函盖呢?让三法印能够更简洁,或者作一个总纲领,来函盖呢?也就是能否用诸行无常,来函盖的法印呢?或者用诸法无我,或是用涅槃寂静,来函盖的法印呢?如果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无常、无我,来含摄整个三法印,事实上它会产生错误!譬如:用诸行无常,来含摄法印,这样对于诸法无我,是可以符合的,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印是世尊特别施设,作为佛法实证的检验标准。也就是说,讨论佛法对错的标准,是用三法印来验证。如果不能通过三法印的验证,就是错误的!若可以经由三法印来印定,说明此内容就是正确的;所以三法印,是在为我们建立一个修学佛法的标准。有人曾经说:‘三法印’,这三个字,是在大乘的龙树菩萨时,才有的名称。这样的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二个呢,各位菩萨,也可以用第二个准则去看,也就是说,这第二个准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法印,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各位如果在使用这个准则的时候,请大家务必注意到,如果我们谈到应用这个准则的时候,我们讲的是诸行无常,不是只有无常两个字;我们谈到的是诸法无我,不是只有无我这两个字。并且我们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为这三个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声闻法中所谓的法无我智,其实就是指三法印里面所说的诸法无我。声闻乘行者,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观行当中证验了人无我以后,再以蕴处界的人无我为基础,现前观察在蕴处界辗转所生的诸法之中,其实并没有真实不坏的我存在,因此而断尽我见、我执,成为阿罗汉。这些声闻阿罗汉们不仅有尽智,也有无生智,也就是,他们不仅有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也能够为众生宣说诸法无我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2、佛菩提道的“法无我”函盖解脫道的“法无我”声闻乘的法无我智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彼等声闻行者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中证验人无我,然后在蕴、处、界之人无我智基础上,现前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之中,没有不坏之我,因此而断尽我执,成阿罗汉,而还未知诸法缘起缘灭之因(即如来藏),所以不与大乘般若慧相应,所以人人畏见维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很简单,所有三乘菩提必定是依三法印,或是四法印而来验证。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样子已经把五蕴、十八界法它的生灭、无常、无我都讲清楚了。重点在于涅槃祂是寂静,涅槃不是断灭。阿罗汉乃至声闻、缘觉、辟支佛,他证入无余涅槃之后,灭掉五蕴十八界,佛说他并不是断灭,是寂静、是清凉。这个寂静清凉,虽然是依于二乘定性声闻人所不须实证的第八识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声闻人在人无我智基础上,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中,无有不坏之我存在。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证知流转之诸法中,无有恒常自在之我存在。大乘法无我智是佛及诸地菩萨所证之种智,下自初地所证道种智,上至诸佛所证之一切种智,悉名大乘法无我智(大乘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参见《楞伽经》四卷本之卷一)。二乘人所证的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