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原标题:如来藏即阿赖耶--经典摘录 三摩地

2018-07-21

--经典摘录 三摩地

2018-07-21

〔编案:本书摘各段摘录自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阿含正义》第三辑,欲知详细内容请详阅佛教正觉同修会出版之《识蕴真义》全书及正智出版社出版之《阿含正义》第一辑至第七辑。〕〔注:转载自2009.07.印刷的纸版本〕 (原标题:观行断三缚结) admin

2018-07-21

-----详见本网站《读书局版书摘录》栏目之《禅的悟前与悟后》。推荐请购。 (原标题:看话头禅的悟前与悟后) admin

2018-07-21

〔编案:本书摘各段摘录自平实导师著《识蕴真义》、《阿含正义》第三辑,欲知详细内容请详阅佛教正觉同修会出版之《识蕴真义》全书及正智出版社出版之《阿含正义》第一辑至第七辑。〕〔注:转载自2009.07.印刷的纸版本〕 (原标题:观行断三缚结) 三摩地

2018-07-21

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页91,正智出版社。)成佛之道有其进阶次第,佛说菩萨于三贤位之第六住修四加行及学般若,证悟藏识,生般若慧,渐渐通达而入初地,修学百法明门满足而入二地;二地持戒清净及修学千法明门而入三地,三地修增上心学四禅八定及四无量心,将至满心位方修五神通。此是真正成佛之道,首要乃在明自真心——成就中观,而后随入 admin

2018-07-21

(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页141-142,正智出版社。)宗通又名自宗通;大乘佛子修学佛法,若已满足信心,具备福德资粮者,当以大乘见道为第一要务;大乘见道即是禅宗之开悟明心。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 三摩地

2018-07-21

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一辑,页91,正智出版社。)成佛之道有其进阶次第,佛说菩萨于三贤位之第六住修四加行及学般若,证悟藏识,生般若慧,渐渐通达而入初地,修学百法明门满足而入二地;二地持戒清净及修学千法明门而入三地,三地修增上心学四禅八定及四无量心,将至满心位方修五神通。此是真正成佛之道,首要乃在明自真心——成就中观,而后随入 三摩地

2018-07-21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二辑)》第三章第七节四圣谛与八正道 (原标题:四圣谛之经典摘录 三摩地

2018-07-21

今我大乘别教法门既已函盖三乘菩提,具足,何须再分三乘?故应依别教法门修证全面之佛法,尚不应分三乘菩提,何况于大乘法中再行分宗立派耶?(摘录自平实导师着,《宗通与说通》,页366-368,正智出版社。) (原标题:唯一佛乘分为三乘乃慈悲摄众故) 三摩地

2018-07-21

以上摘录道信禅师的话,目的在于去除或降低行者对于色身、名号、声音、妄念的执著。世间多被贪、瞋、无明等三毒所遮蔽,以致不能亲见佛性,因而贪于色、声、香、味、触,或贪于财色名食睡;常不能恭上敬下。稍不如意,即大发雷霆。财势身力不足以抗衡时,便思背地中伤报复。若身力财势强大,则公然强取豪夺。种种贪瞋之身口意行,皆因无明所致。由于无明,不见众生法界之实相, 三摩地

2018-07-20

爰集指迷归信之言,可与净土相发明者,摘录数条,以当法喜,名为“启信杂说”。如如居士颜丙《劝修行文》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匪坚,总归磨灭。长年者,偶至十而亡。短命者,不过二三旬而夭〖十岁为一旬〗。更有今日不知来日事,又有忽别下床鞋。几多一息不来,便是千秋永别。叹此身无有是处,奈谁人不 三摩地

2018-07-20

人奈何不于此际,动一念乎?因将此地生西之人,摘录数十条,名为“往生事略”。亦欲见贤思齐,同生安养云尔。菩萨往生类如来记往《大无量寿经》云:弥勒白佛言:“于此世界,有几菩萨,往生极乐?”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二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小行菩萨,不可称计。不但此国,他方佛土,如远照佛刹,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乃至十方佛 三摩地

2018-07-20

(摘录自正觉电子报第16期般若信箱问五)答:《优婆塞戒经》卷6:“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瞋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意思是说,自杀的人,并没有犯杀人罪,因为杀人罪所加害的对象必须是他人而不是自己,而且必须有恶意、存有杀害他人的心,才构成杀人罪,所以自杀和杀人罪是不相当的。以世间法律来说,自杀也是不处罚的,只有帮助自杀、教唆自杀 三摩地

2018-07-20

以下摘录自:http://www.a202.idv.tw/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102答:很多之事,都是借着「好意、善意」之名而行,盗法的人也是如此。许多一贯道的盗法者,或者附佛外道、佛门外道的盗法者,都说自己得法之后,也要弘扬利益众生。但是,这都只是一种盗法的借口而已。其实弘扬利益众生,有许多的方法与形式可行,但是绝对不是不顾法主的咐嘱,恣意而为,而可 三摩地

2018-07-19

--------《人间佛教》摘录(原标题: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6条/10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