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二乘解脱道主要是要克期取证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所以除了维持色身的基本需求之外,其余的时间就须大多用在经行、禅坐、专精观行、思惟法义上面,以看穿世间五蕴十八界等法的虚妄无常,努力证得初果,断除我见等三缚结,乃至于证得四果阿罗汉,出离三界,安处于涅槃之中,不受后有。只要够精进,当生就可以取证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佛世时,证得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后堕入了畜生道变成一只巨蟒。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忏本之一。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印了很多的经典来弘扬佛法,也度了很多的僧人——那个时候呢很多人受到鼓励都出家,他就觉得自己的功德很大,非常的自傲。所以见到了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他想跟祖师夸示,想要别人来赞叹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愿于众生安乐解脱生死系缚。我今愿以财物库藏金银之属。分为三分。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一分财物留资国用。------------------------------------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于是须达闻法,踊跃无量,身心清净,得〔阿那含道〕!唯有五金钱。一日持一钱施佛。一钱施法。一钱施僧。一钱自食。一钱作本。日日如是。常有一钱在,终无有尽。即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觉得除了小爱之外,自己也能对国家社会有一番贡献,脑海里常记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然而,在追寻属于自己人生的大爱与小爱道路上,我该何去何从呢?又该如何取舍呢?从小我就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太会跟着世俗的价值观来看这个世界和我的人生选择。为什么我一定要念书念的好,才证明自己很聪明呢?为什么我要背一堆书、考到好的大学,未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一期生死的果报寿量,如果说还没有到就舍报了,那就属于不是寿终正寝,这样子就称为横死,那这个横死就是一种灾祸。如果说受到横死那就是说,你如何可以免除横死,这个意思说,你可以有这个延生,能可以作到延生。那我们前面所说的,说你去受三归五戒,乃至于行十善就可以消除灾祸,就可以避开横死。那横死指的就是说,有时候因为病不是很重,可是却一直都没有医药可以医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这是他死后子女为他做的,已不能改变他的正报,只能改变他的依报;为他追福只能让他在饿鬼道中衣食无忧,但不能免除饿鬼道的色身与大环境正报,所以他还是要继续生存在饿鬼道中。如果生前子女为他偷偷植福也一样,子女在他生前私下拿他的钱而以他的名义布施,也是一样的道理:他造了恶事,不能因为子女私下以他的金钱行善来抵偿恶业;行善有行善的因果,会在饿鬼道中实现他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不论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到老的时候,才发现人终究还是会死。我们是否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还是只是漫无目的的到处随风飘荡……为了追求安身立命之道,许多人走入佛法修学,想要解脱、想要觉醒!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呢?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佛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我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孙也不属于福田,不会转化为来世更大的福报,他们只是依自己的福德来接收此世应有的福果;世间老人们观察世间相,看见了这一点,所以说:「一枝草,一点露。」子孙来人间,并非全无自己的福报而纯从父母获得施舍;父母此世所拥有的福报,有一大部分是子孙分内应有的,特别是父母壮年或老年时才获得的福报。所以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些福地,所谓的风水学所说的福地,不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因为众生不明真相的缘故,纵然修福也跟我见、见取见还有戒禁取见相应,这个也难离生死啊!所以命相跟风水这个道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的话,一样是不离三世因果,一样不离众生所应该要修集福业的真正的道理。阿弥陀佛!--------余正文老师(原标题:佛教对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诸善根之导首,……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戒是生死险道资粮。】(《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舍利弗就说:「孩子啊!你住哪边?难道你没有父母吗?」娄沙迦说:「以前父母对我说:『孩子!我们被你累死了!』从此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们了。」舍利弗就问:「那孩子,你愿意出家吗?」娄沙迦就说:「像我这样不幸的人,有谁愿意收容我呢?」然后舍利弗就把这个小孩带回僧团,让他出家。虽然娄沙迦出家了,可是因为业报所感,他的钵里面只要放入一汤匙的粥,旁人就会看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死后被人誉为陶朱公,也就是现在大家常拜的财神。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呢?众所周知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不但是全球首富,还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他每年投入慈善事业的是几十个亿,前几年他还宣布:死后财产不留给后代,全部都捐赠给慈善机构。然后范围再缩小一点,我们亚洲,现在的首富是李嘉诚。他也同样乐善不止,经常拿出大笔的钱来上供下施,救助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放生还是放死【北京人的爱心到底有多无知?】北京什刹海前海水面上出现了一片翻了白的死鲶鱼。前一天早上,有人在此放生了上千斤这种鱼,据捞水草的工人称,这些鲶鱼是人工养殖的,不是什刹海原住民,根本不适应这里的水体环境,所以被放生后很快就会死亡。 (原标题:放生还是放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有像平静的湖面上起了波涛,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著于外境及现象,与假定的诸般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时达到最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释迦牟尼佛)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法名为苦所谓贫穷是何苦最为重所谓贫穷苦死苦与贫苦二苦等无异宁当受死苦不用贫穷生时金色王闻是说已。诏唤厨宰而问之言。有饭食不。我欲供养此大仙人。厨宰答言。王今应知阎浮提中所有谷食一切皆尽。唯天所食余一食在。时金色王如是思惟。我若自食我命暂存。若不自食我命速尽。如是念已更异思惟。若我自食犹不免死。若我不食死则俱然。我今不取如是少活。此大仙人清净持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这朵花,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到他脑壳上。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这一世修布施、行十善,未来世就能生天享福,这就是生欲界天的因果;有前生的死亡就会有今世的出生,今生一定会消逝而有来世的现起,这即是三世流转的因果;乃至有过去的业行造作才有现在的业果酬偿,以及未来的余报待受,这些都不离因果法则。----游宗明老师 (原标题:因缘果报的运用-(附股票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前夕,后学一念愚钝,吃下了很多,幸得佛祖慈悲,保佑我没有死掉。此后,我在街头跟一帮大学在校生一起,举着牌子做家教。当时的情况,现在想起来,真的不是辛酸所能形容的。偶尔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别人的袋子里掉下两个苹果。等喊他的时候,他已经走远了。师兄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我把那两个苹果拣了起来,都没顾得上擦,就吃了起来,我已经有多半年没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