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他对乡民迷信鬼神、杀生祭祀的风气很不满,经常“往毁丛祠,夺牛而归。”出家后,希迁禅师即前往曹溪亲近六祖,可惜的是,他还未来得及受具足戒,六祖就圆寂了。于是他禀六祖之遗命,前往江西青原山,投行思禅师。《五灯会元》记载: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六祖:“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六祖道:“寻思去!”因此,六祖顺世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惟俨禅师对经论颇有研究,持戒也很精严,但是,他同时也感觉到,沉醉于义学的研究,并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他感叹道:“大丈夫当离法自净,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大丈夫当不住于法,自净其心,岂可沉溺于对戒条律仪进行烦琐的诠释和执着于对衣着穿戴等小枝小节的持守呢)?”于是便前往湖南衡岳,参礼石头希迁和尚。初礼石头和尚,惟俨禅师便问:“三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曾经与庞蕴居士结伴赴京考试。途经汉南,在一家旅店,梦见白光满室,解梦的人告诉他说,这是解空出家之兆。后遇见一位行脚的禅僧。闲谈时,禅僧问他们:“仁者何往?”天然禅师回答说:“选官去。”禅僧叹惜道:“选官何如选佛?”天然禅师一听“选佛”二字,忽然想起自己前不久的梦兆来,便问:“选佛当往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你已经现量照见此意旨,当好好保持它)。”大颠禅师开悟后,即返回潮州灵山,开法化众,一时学者云集。曾有上堂法语云:“夫学道人须识自家本心,将心相示,方可见道。多见时辈只认扬眉瞬目,一语一默,蓦头印可,以为心要,此实未了。吾今为你诸人分明说出,各须听受。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见量(原文如此),即汝真心。此心与尘境及守认静默时全无交涉。即心是佛,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则悟道因缘虽然言语简短,但它却把许多深奥的道理变成了当下的直指,卓然与读经论是两种不同的滋味. (原标题:57京兆尸利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岩禅师参药山的时候,当时道吾宗智禅师亦在药山座下,且已经开悟。为了帮助云岩禅师早日见道,一天,道吾禅师陪同云岩禅师前往池州参南泉和尚。南泉和尚见道吾禅师,便问:“阇黎名甚么?”道吾禅师道:“宗智。”南泉和尚又问:“智不到处,作么生宗?”道吾禅师道:“切忌道著。”南泉和尚道:“灼然,道著即头角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药山禅师问:“汝从看经得、请益得(你的这颗平静的心,是从读经中得来,还是从参学中得来)?”高沙弥道:“不从看经得,亦不从请益得。”药山禅师道:“大有人不看经、不请益,为甚么不得(有很多不看经不参学,为什么他们没有这颗平静的心)?”高沙弥道:“不道他不得,只是不肯承当(不能说他们没有,只是他们不肯承当而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据灯录和僧传中记载--李翱初访药山禅师的时候,药山禅师执经卷而不顾。侍者道:“太守在此。”李翱性子比较急,不等药山禅师回应,便高声喊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而出。药山禅师在后面招呼道:“太守!”李翱应诺药山禅师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李翱一听,便连忙回身,向药山禅师鞠躬礼谢。李翱问道:“如何是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年后的某一天,仲兴禅师在破庙里,突然听到一位童子(住在寺院里准备出家的少年)念《观音经》,当念到“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时,仲兴禅师豁然大悟。他这才明白当年道吾和尚宁愿挨打也不愿意为他说破的原因了,心里既追悔,又感念。于是他向着师父所住的方面,焚香遥礼道:“信知先师遗言,终不虚发。自是我不会,却怨先师。先师既没,唯石霜是嫡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良介禅师幼时曾跟村里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自幼出家,成年受戒,曾广泛听习经论,对戒定慧三学颇能通达。后住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讲经示众,因听道吾禅师之劝告,前往秀州(今浙江嘉兴一带)华亭见船子和尚,得以发明心要。其悟道因缘颇富戏剧性。在介绍夹山禅师的悟道因缘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船子德诚和尚。德诚和尚,药山惟俨禅师之入室,其节操高邈,度量不群,与道吾宗智、云岩昙晟二禅师为同门师兄,关系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学禅师住山的时候,有一天给罗汉上供,有位僧人问:“丹霞烧木佛,和尚为甚么却供养罗汉(你的师父丹霞禅师曾经烧木佛取暖,而你却给泥塑的罗汉上供,这是为什么呢)?”无学禅师道:“烧也不烧著,供养亦一任供养。”那僧又问:“供养罗汉,罗汉还来也无?”无学禅师反问道:“汝每日还吃饭么?”那僧无言以对。无学禅师道:&l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最初修习安般守意法门(即呼吸观),接着又研读华严经教,于性海之理颇有发明。后闻翠微无学禅师开法示众,遂前往参礼。初礼翠微禅师,在面禅师便问:“未审二祖初见达磨,有何所得?”翠微禅师道:“汝今见吾,复何所得?”大同禅师闻言,顿悟玄旨,于是便留在翠微禅师座下继续参学。一日,翠微禅师在法堂内经行,四周无有别人,大同禅师一见,便上前行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时,他还谈不上彻悟,后来他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参学和磨砺,方得无有滞碍。文德元年(888),令遵禅师来到上蔡(今河南境内)。当时蔡州守将崇重佛法,特地创建了大通禅苑,请令遵禅师入住主法,阐扬宗要。令遵禅师初上堂时,曾自举初参翠微无学禅师之因缘,谓众曰:“先师入泥入水为我,自是我不识好恶。”言下良多感慨。令遵禅师驻锡大通禅苑,化众近十年。光化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盖山那一带的道比较多,他们经常给佛教寺院找一些麻烦。当时,潭州有位道正(管理道的主管道士,相当于僧正)上表给马王,希望能与志元禅师辩论佛道二教教义之优劣,马王于是请志元禅师上殿,与那位道正相见。茶毕,志元禅师请求马王把宝剑借给他用一用。马王答应了。志元禅师于是手握宝剑,问道正:“你本教中道,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是何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太子自幼就不吃荤腥,长大以后,心向林泉,无经世之意。唐僖宗非常钟受他,曾经想尽种种办法来培养他,希望他将来能够很好地继承帝业。可是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太子的出世之志。中和初年(公元881年),僖宗幸游于蜀地。太子趁此机会,剪掉头发,远游他方,再也没有回来,宫中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太子出家后,法号普闻。有一天,他前往参礼石霜庆诸禅师。初礼石霜,普闻禅师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少年时从其兄祐律师于本郡怀恩寺出家,不久即受具足戒,通晓经论。后游方参学,问道于临济禅师,并成为临济禅师的侍者。元安禅师聪明伶俐,颇能得临济禅师之心,临济禅师曾当众赞美他说:“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元安禅师得到临济禅师的肯定,心里很高兴,自以为大事了毕。可是实际上,他并没有透彻。有一天,元安禅师侍立次,有位座主前来参礼临济禅师,临济 | admin 2018-07-20 |
![]() |
”那僧回去后,在寺院里,如游魂一般,往复经行,冥思苦想,虽搜肠刮肚,也想不也一个合适的答语来,后来不知不觉走进菜园子里。善静禅师见他这副模样,便问:“上座既是辞去,今何在此?”那僧于是便把老和尚交待给他的话详细地告诉了善静禅师,并坚决要求善静禅师代他下一转语。善静禅师回答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那阻野云飞。”那僧一听,欢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嗟汝在途经日久,明明不晓却成迷。”善道禅师生而有奇相,肉髻螺纹。金陵李氏非常仰慕他的道誉,经常迎请供养,待以师礼。李氏曾问善道禅师:“如何是木平?”善道禅师道:“不劳斤斧。”李氏道:“为甚么不劳斤斧?”善道禅师道:“木平。”[显然,这里的木平是指人人本具的自性佛,本自天成,不假雕琢,无修无得。]后来法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楼子和尚行脚,偶然经过一街市。在一家酒楼下,他发现自己的袜子带儿松了,于是便停下来,弯腰整理袜带。忽然听得酒楼上传来了伴娘的歌声,唱道:“……你既无心我也休……”楼子和尚一听,忽然大悟。因此,时人皆称之为楼子和尚。 (原标题:82楼子和尚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