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三摩地  如来藏  陀罗尼  佛菩萨  明心  布施  第一  心经  过年  正洁老师 

第110集 四禅

   日期:2022-09-12     浏览:1519    
正圜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单元。今天我们要接续上一集,继续为大家说明四禅天的境界以及在四禅天中有两条歧路,这是修定者必须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看《楞严经》卷9 世尊的开示:【阿难!次复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福生天。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这一段经文语译如下:“阿难!接下来,三禅中的遍净天人由于苦乐等法都已经不逼迫身心了,这时如果把三禅天的苦因除尽,了知三禅之乐也不是常住法,知道时间久了以后,还是会有毁坏的状况出现;由于这样的分别而有了无常的认知,于是就把三禅中的所有苦、乐心一时顿舍,这时三禅中的粗重相便灭除了,清净天福的自性出生,能够在很长的时间里安住于四禅天中;乃至一个大劫过去而使得世间毁坏时,三灾也都无法到达这里,像这样的一类人名为福生天。继续进修以后,使舍离苦乐的心到达圆融的地步,对于四禅舍苦舍乐的胜解道理已经了知而得以清净,在所获得的清净福德之中全无遮障而得到胜妙的随顺,可以穷尽未来际都不会被劫灾所坏,像这样的一类人名为福爱天。阿难!从福爱天上进时有两条歧出的岔路,使人无法证得菩提:如果于福爱天定心之中发起无量的清净光明,福德圆满清明修证而安住于四禅天中,像这样的一类人名为广果天。如果于福爱天定心之中既厌苦受也厌乐受,精细研究舍离苦乐之心相续不断,圆满穷究一切尽舍之道,以致色身与觉知心全都灭除,意识觉知心思虑如同死灰一般,凝固于这样的无知无觉境界之中,经历五百大劫;这一类人既然以生灭法的意识作为根本因,由此缘故不能发明不生灭的法性,初生到无想天中时经历最初半劫以后,心想方才灭除;又于即将舍弃无想天寿命时,再经历半劫方始出生心想,像这样的一类人名为无想天。阿难!这四种殊胜流类的色界天有情,一切世间所有的苦乐境界都不能动摇他们,这虽然并不是无为法中所说的真正不动地,但是住在有所得的觉知心中,对于觉知心的功能德用已经极为纯熟了,所以名为四禅。”
各位菩萨!世尊接着为我们说明如何从三禅进修而上生为四禅天人的道理。于三禅天中的三种天人,在色身与觉知心两方面都没有任何痛苦可以逼迫他了,这是因为“苦因已尽”,除了劫灾以外,已经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使三禅天人受苦。譬如证得四禅的人,如果还住在人间,当他遇到意外感到痛苦时,只要避入第四禅等至位中,就能免除身上的痛苦。在欲界天中虽然没有病菌的困扰,但是还有五衰之苦;而色界的初禅天,也还有三尘丛闹,所以仍然是有逼恼法。二禅天的境界则是有喜心涌动,所以无法成就三禅的常乐,因此也还是有逼恼的。到了三禅天时,虽然色身与觉知心都没有世间苦难可以逼迫他了,所以“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但是三禅天人所受的禅悦喜乐,终究不是常住之乐,时日久了以后,一旦舍寿时至,身心俱坏的情形一定会发生。由于这样实际观察的缘故,他已经知道应该舍离三禅之乐,转进上地,才能免除身心被坏灭的痛苦,于是就把三禅天的一切身心之乐给舍离;当三禅天人把三禅乐舍离以后,苦心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苦乐二心俱时顿舍”。
当他把“苦乐二心俱时顿舍”时,三禅天境界对他的系缚便断除了,这时就是“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因为对三禅天的乐受与喜心的执著已经断除,三禅乐的坏灭之苦,当然也就随之舍离。当三禅天“粗重相灭”,同时也就是“净福性生”之时,也就是成就了四禅的定境,舍寿后就能往生于四禅天中。“粗重相灭”是说三禅天的境界相,对于四禅天人来说,仍然是粗重相;因为四禅天中已经不必再呼吸,也不会有三禅天的极微细妄想,所以从四禅天人的境界来看三禅天,确实是“粗重相”。当三禅天的“粗重相”灭了以后,四禅天的定福便随之出生,这就是“净福性生”的道理。
在人间也是一样,从证得四禅的人来看证得三禅的境界,也会认为三禅定境是“粗重相”。譬如进入三禅定境中时,仍然有微细妄念,这是心的“粗重相”。由于头脑中还有极微细的妄念生灭,所以必须有氧气与营养供给到脑部,于是必须有心脏跳动输送血液,这就是色身的第一种粗重相。而且血液输送时必须混合氧气,所以也必须有呼吸,呼吸则是色身的第二种粗重相。有了这三种粗重相,当然不能获得四禅天的净福。当三禅的实证者懂得这个道理,不再执著于三禅的身心俱乐,决定舍弃三禅的身心俱乐时,“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当他舍尽时,粗重相灭得更彻底了,四禅天的“净福性生”,于是成就了第四禅,入于第四禅中,息脉俱断。因为他的念清净了,不再有极微细的妄念,而舍心也究竟了,所以“舍”清净,在定中都不必有呼吸与心跳,这就是“净福性生”,舍报后有福德可以往生到四禅天中,成为福生天人。到了福生天的境界中,“乃至劫坏,三灾不及”,这是四禅中的第一种天人,三灾已经不能及于他的身上了。也就是说,初禅天是火、水、风等三灾都会遭遇的,二禅天中则是会有水灾与风灾,四禅天中却是三灾都无法到达,所以四禅天人会觉得安隐无患。
接下来,第四禅的第二天是福爱天,是在福生天中把极微细的净念都舍了;表示他也能把极微细的四禅中的正念净念给舍弃,不再有所缘的净念而清明地安住着;末那已经被降伏而安住下来,不再攀缘于福生天中极微细的清净正念。以这样的舍心继续修定,使这种舍心达到圆融的地步时,对于这种离念境界的胜解转变更为清净,因为这种净福中还是有四禅天的果报存在,也就是福生天定境的果报,属于禅定果色。如果对四禅天的禅定果色产生执著,就表示只是舍离欲界、初禅、二禅、三禅等四地的执著,也就是舍心不够圆融;当福生天人能如实了知这个道理,对于四禅中的舍心有了更深入的胜解,心又转变更为清净,对于福生天的天身执著灭除了,这时的净福体性又少了许多遮障,于是对福爱天的净福能够“得妙随顺”。
这时已经确定转变成为福爱天的境界了,因为从此以后穷未来际都不会被三灾所害,直到寿尽为止。因为有这种业果正报的禅定果色的福报,而这一类天人也对这样的果报有所爱乐,所以叫作福爱天。在四禅的福爱天境界中,继续进修以后还会有两天,分属不同的两种修法,但都无法证得如来藏金刚三昧,是修学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歧路。意思是说,在福爱天的境界安止下来以后,就应该终止禅定方面的修证,改而修学如来藏金刚三昧才对,不应该再往禅定的路上前进了。所以 世尊开示说:如果于先心——先心是指福爱天心——假使于福爱天境界中的自心无量清净光明中,继续深修,使定福圆满具足而明白显示出来,接着就这样长时间安住下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成为广果天人。
但是如果不是往广果天的道路迈进,就会往无想天的道路前进;因为不知道要修学如来藏金刚三昧的缘故,所以往这两天前进取证,这都是佛菩提道的歧路。如果有人心想:“色界天仍然有无常苦,所以我的觉知心存在时仍然是苦,不是涅槃。”因为觉知心存在时就一定会有行苦,虽然在四禅天中是舍清净、念清净,但觉知心依旧继续存在、连续不断,还是不离行苦。既然不离行苦,未来不免还是会有坏苦,所以还是应该要舍弃觉知心。可是他心中想:“如果舍了觉知心自己,岂不变成断灭空吗?”把自己变成断灭空,当然无法接受。由于没有证得如来藏,或是六识论者而不信有如来藏,所以他又想:“我把觉知心自己舍了,可是我的四禅天身还在呀!三灾既不能及于四禅天,那我就留着四禅天身,灭了自己的觉知心,就不会成为断灭了,这就是涅槃。”
由于这样错误的认知,所以他就静坐而把四禅中的寂灭乐给舍离;当寂灭乐舍离以后,寂灭乐的生住异灭就跟着舍离了,这就是“双厌苦乐”。当他完成“双厌苦乐”的过程以后,再设法灭除觉知心,仔细观察四禅定中的觉知心应该如何灭除的方法,这叫作“精研舍心”。就这样不断地推究——在四禅的福爱天境界中不断推究;相续不断而推究到底,后来果然“圆穷舍道”,他就把色界天的觉知心给舍了;当觉知心自我舍弃而不再现前时,其实也就是舍离福爱天的色身了;当觉知心已经不再住于福爱天身中,自然也就舍报了,所以说是“身心俱灭”。于是就往生到无想天中,成为无想天人,依旧不是进入涅槃。
当他生到无想天时,发觉自己还是有天身存在,而觉知心也重新现起,所以这时他想要再把觉知心灭除,继续进入涅槃中,于是灭除觉知心而成为“心虑灰凝”的状态,不再使觉知心出生;就这样经过五百劫,都不再有觉知心出现。当他再把觉知心灭掉时,其实依旧没有办法真的永灭觉知心,因为他没有断我见,于是五百劫中觉知心都不现前;虽然暂时中断,以后觉知心还是会再度生起,所以还是无法远离生死轮回。如果他在无想天中的寿命不中夭,会有五百劫的寿命,使他的无想天身整整五百劫中存在不坏,就这样过着“心虑灰凝”全无知觉的五百大劫时间。有智慧的人,都应该在证得福爱天的四禅定境以后,赶快修断我见,别再继续修定,免得进入广果天或无想天等两条歧路;也必须赶快明心,免得死后入无余涅槃而无法成就佛道。
各位菩萨!以上为您说明的是四禅的境界,连同前面所说的,下从三恶道,上到人间与欲界六天的境界,都属于欲界地;然后又说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总共是二界五地境界,这些都是世间有为法的境界,都是还没有证得如来藏真如法性的凡夫境界。而这些世间形成的原因,世尊都已经清楚告诉我们了:由于众生心的种种差异,所以就有种种不同的世间形成,以供不同种类的众生生活与流转。但这些世间都是假有、变异、无常,也都是由众生的心性以及所造业种,由大家的如来藏所共同成就,不论层次有多高,终究还是轮转法、生死法、不离众苦。所以不管谁的禅定境界有多么胜妙,不论他们借着禅定修成的神通有多么不可思议,但毕竟都只是凡夫,是无法了知涅槃与实相智慧的。所以只要你明心了,当他们来到你眼前时,在佛法中都没有他们开口说话的余地。这就是说,有为与无为是迥然不同的。
然而,禅定虽然是世间有为法,但是菩萨到了三地心中,仍然得要修证;因为如果不修禅定,便无法成就三地满心的现观智慧,也就无法迈向第四地。因为接下来的修证都与禅定有关,当然也跟色界天的境界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禅定虽然是世间法,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如果不证禅定,对如来藏的功能体性就无法有更深入的了知,一切种智就不可能继续修学而具足圆满,当然也就无法地地增上了。所以禅定虽然是世间法,但是到了三地以后还是得要修证它;但是还没有到达三地心以前都不必艳羡,因为般若智慧是阿罗汉所不能知,大家就好好安住在种智上面进修,使实相智慧得以通达无碍,早日圆成一切种智成就佛道!
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影音
 
更多>同类 佛法影音

推荐图文
推荐 佛法影音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