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guāi)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wǔ)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 admin

2020-06-14

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三摩地

2018-07-22

念佛,不管你念的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者是药师佛,诸佛的共愿都是要接引众生亲证佛菩提道;当你称念诸佛的名号,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吗:诸佛名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都有诸佛对众生一直如母忆子般悲愿的摄受;因为其实你的心中,也有一尊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念诸佛的名号因缘成熟后,就可以看见你心中的释迦牟尼佛。既然听闻了诸佛名 三摩地

2018-07-20

有陈氏子一历耳根。生大欣慰。谓常曰。谛观师诲。前此未闻。当有净侣云集而僧堂狭陋。何以待之。愿出家赀百万。为众更造。明年堂成。高广宏旷殆甲江右。常遣人来求文曰。公迫常于山而及此也。幸卒成之。吾使谓常击鼓集众。以吾之意。而告之曰。汝比丘此堂既成。坐卧经行惟汝之适。汝能于此带刀而眠。离诸梦想。则百丈即汝。汝即百丈。若不然者。昏沉睡眠毒蛇伏心。暗冥无知昼入 三摩地

2018-07-19

一历耳根永无忘失。功德智慧庄严其身。根根尘尘周遍法界。三者愿某甲上求佛果下度群生。梵行早圆三轮空寂。直至成佛。于其中间舍身受身。常为男子随佛出家。发菩提心。自利利他行愿无尽。然后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而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生彼国已满诸大愿。足菩萨行。与诸众生皆成佛道永嘉真觉禅师发愿文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相好严特非有无 三摩地

2018-07-19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久立伏惟珍重钱计议请普说。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亲证亲悟。方可见得。若实曾证悟底人。拈起一丝毫头。尽大地一时明得。今时不但禅和子。便是士大夫聪明灵利博极群书底人。个个有两般病。若不著意。便是忘怀。忘怀则堕在黑山下鬼窟里。教中谓之昏沉。著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