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大乘法中将阿赖耶识所执持的烦恼分为两大类: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又分为见惑与思惑;见惑就是见一处住地,就是三界的一切见惑,也就是以五蕴身心,或意识觉知心在三界中所执取的种种了别相,视为我、我所,视为常住、涅槃,这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只要能够得到真善知识的摄受,依善知识的教导,如实的闻思起观,则能够速断我见、疑见,以及戒禁取见得证初果。佛门中有 admin

2020-06-08

各位菩萨,以上所介绍的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的情形。相信您在听完这一段说明之后就可以了解,有情众生之所以不断的轮回生死,都是因为一念无明所导致;而众生之所以无法成就究竟佛道,则是因为对无始无明的广大内涵无法全部亲证所造成。菩萨若能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复经三大无量数劫的勤苦修行,就能次第断尽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也就是断尽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而成就佛道。各位 admin

2020-02-18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46集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下)>正元老师 admin

2020-02-18

谢谢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入门起信(二)>第106集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障道差异林正才老师  admin

2019-04-24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从这一集开始,“三乘菩提之概说”中“三乘菩提之异同”我们要探讨的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的差异。今天首先要来探讨:什么是无明。在佛法中,无明这个名词常常听到,例如佛陀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有这样说:“无明普于一切烦恼杂染、诸业杂染、诸生杂染,能作因缘根本依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一)可见,佛 admin

2019-04-24

正元老师(视频开示文稿)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题目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上集。什么是“一念无明”呢?一念无明就是二乘解脱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所断的烦恼,因为一念无明也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断的烦恼。一念无明也是见惑、思惑的烦恼,一念无明也是我见、我执的烦恼。在《胜鬘经》里面也提到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 admin

2019-04-24

正元老师(视频开示文稿)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题目是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下集。上一集我们谈到“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只要众生有办法不再造作会招感后有生死的业,众生在这一世受报以后就能够得解脱。但是众生为什么会一再的造业呢?就是因为这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常住众生的觉知心中,所以众生在受业报的过程里面会不断的起惑造业,所以就必 admin

2019-04-24

这些无明可以分为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是説,佛发现在任何现前的一面当中,它就已经存在的,比如説我见,又叫作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説什么叫作我见呢?比方説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小朋友,「小朋友!你在哪呀?什么是你呀?」他会很高兴地指着他的身体告诉我们,「你看,这就是我啊,这是我的手啊,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肚子」,也就是説,小孩子他会把他的身体当作是他 三摩地

2018-07-23

在大乘法中将阿赖耶识所执持的烦恼分为两大类: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又分为见惑与思惑;见惑就是见一处住地,就是三界的一切见惑,也就是以五蕴身心,或意识觉知心在三界中所执取的种种了别相,视为我、我所,视为常住、涅槃,这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只要能够得到真善知识的摄受,依善知识的教导,如实的闻思起观,则能够速断我见、疑见,以及戒禁取见得证初果。佛门中有 三摩地

2018-07-23

在说明完痴心所的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之后,我们接着说明对修行者影响至深的慢心所。那到底什么是慢呢?所谓慢就是傲慢的意思,自以为处处优于他人,这就称为慢。也就是说,对于他人,不管是德学不如自己,或是程度与我相等的,甚至对于德学超过自己的人,我都表现出轻慢、藐视的态度,这就叫作慢。然而慢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差别,约略可分为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高慢、卑慢、 三摩地

2018-07-23

在说明完痴心所的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之后,我们接着说明对修行者影响至深的慢心所。那到底什么是慢呢?所谓慢就是傲慢的意思,自以为处处优于他人,这就称为慢。也就是说,对于他人,不管是德学不如自己,或是程度与我相等的,甚至对于德学超过自己的人,我都表现出轻慢、藐视的态度,这就叫作慢。然而慢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差别,约略可分为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高慢、卑慢、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修炼拙火,对坦特罗佛教行者而言,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无庸置疑的!可是这样的说法,却与世尊所说的完全颠倒!为什么?世尊告诉我们:佛菩萨要成就三大无量数劫,要将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断尽,才能成为报身佛。然而,坦特罗佛教行者却专注在色身上,观想将身中的中脉打通,并观想将身中的五蕴种种障碍断除了,就成为“报身佛”;不仅烦恼俱在,没有断除任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