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注3“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心意识相品第3〉,《大正藏》册16,页692,下22-23。注4“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8,《大正藏》册19,页145,上10-11。注5“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大 | admin 2020-07-27 |
|
如世尊言:“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复次,嗢陀南曰:“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应道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有明了性不应道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命终时识不应 | admin 2020-07-02 |
|
![]() |
】(《解深密经》卷1)然后又以一首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由此可知,有感生果报的业力,业的势力、业的力量就是业种;而众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又名阿陀那识,正有着执持众生业种的体性。这个能执持众生业种的主体,既然称为识,是有识别功能的心,那会不会有选择性地只执持能成就善果的业种?又 | admin 2020-02-21 |
![]() |
另在《解深密经》中佛说,这个真如如来藏,就是第八识阿陀那识,这就是佛法里面的宗门,但是世尊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1)佛说这个第八识----阿陀那识的义理,甚为深奥、精细,里面一切种子如同瀑布流水一样又多又快;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道理,佛陀对于凡夫及二乘愚人是不开示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分辨 | admin 2020-02-19 |
![]() |
在《识蕴真义》第一章总说中,导师首先就阿陀那识依经论作了详细的解说,书中导师举《楞严经》卷5中佛的开示:【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段经文大意是说:第八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持身识的意思—是识别性极为深细的识,很难证得祂,很难了知祂在何处;这个微细识中含藏着众生各人所有的习气种子,好像瀑流一般不断地流注而使得众生因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本来是因为增上班课程中引述很多《解深密经》的经文,其中谈到这部经说的甚深之义“如来于凡愚之中不开演”,我心里想:是不应该公开来讲《解深密经》吧?因为现在台湾固然没有愚人,但是公开来讲的话,有很多凡夫同时听经,将来也会整理成书,就觉得好像是不该公开来讲。可是正安师劝我还是得讲,他说的也有理由,那理由也很充分:如果我不讲,那些讲错的 | admin 2019-09-02 |
![]() |
本师释迦牟尼佛于此示现成佛的时候,便先开演《华严经》,让天界的菩萨们先能够熏习修学,得到利益,因此不能说不开演此「真心」,以菩萨们虽各有所别,但都有熏习如是「真心」的知见,所以如果说佛一开始就是说「真心」,然此界众生若非因缘殊胜,不能得闻,等到佛陀行人间度化的时候,先对优波迦外道一人随缘说法,后对五百商人随缘说法,乃至对于旁生的龙王说法,最后再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际就是大乘经中才说的:“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或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个阿陀那识(阿赖耶、异熟识)就是本际。“凡”是指凡夫,凡夫们听不懂如来所说阿陀那识真我的真实义,就会以为:如来以前讲无我,怎么后来又讲常住不灭的真我如来藏?那不是自相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际就是大乘经中才说的:“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或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个阿陀那识(阿赖耶、异熟识)就是本际。“凡”是指凡夫,凡夫们听不懂如来所说阿陀那识真我的真实义,就会以为:如来以前讲无我,怎么后来又讲常住不灭的真我如来藏?那不是自相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此世尊在《楞严经》中云:陀那甚深细,种子如瀑流;我常不开演,恐彼执为我。也就是说:阿赖耶识陀的心行极为微密深细,其所含藏的种子就好像瀑布流淌一般不断的流注;我对凡夫及二乘圣人常常都宣说这个关于阿赖耶识的妙法,因为我恐怕那些人将产生误会而将阿赖耶识执着为常见外道所说的常我、神我。世尊如此明言,但还是有愚痴凡夫,一叶遮目,自蒙其眼,不能安忍如来藏,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对此世尊在《楞严经》中云:“陀那甚深细,种子如瀑流;我常不开演,恐彼执为我。”也就是说:阿赖耶识陀的心行极为微密深细,其所含藏的种子就好像瀑布流淌一般不断的流注;我对凡夫及二乘圣人常常都宣说这个关于阿赖耶识的妙法,因为我恐怕那些人将产生误会而将阿赖耶识执着为常见外道所说的常我、神我。世尊如此明言,但还是有愚痴凡夫,一叶遮目,自蒙其眼,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花,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毗(pí)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róu)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 (原标题:解深密经卷第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解深密经》佛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解深密经》卷一)各位菩萨,这段中所说的阿陀那,就是执持的意思;由于能够执持诸法种子以及有根身,也能执取结生相续,所以说此识名为阿陀那。这个阿陀那识不是一般凡夫能穷究其底,所以说是甚深;也是趣向寂灭的二乘人所无法通达,所以说之为甚细;依阿陀那识为住处,转生六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按三身四智诸说。采摭经论援据详明。与沩仰辨识处。大相关系。可资深禅正修者。不蹈旁蹊而行正路。故予有取焉。往往同流之士必谓。吾单传直指之宗。何藉此为。殊不知。学道者。为心意识之所困苦甚矣。虚明自照。本自无它。境风摇摇。倏然走作。通人达士。犹未免焉。况其下者乎。可无方便观照之力乎。倘因其披剥之说。破其虚妄。捣其窠窟。即吾受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