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就是说这个念佛人,他要上品中生----求愿极乐世界上品中生的时候,他必须是深信因果。因为他深信因果的原因,所以他必定归依于三宝而成就四不坏信。也就是说,他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于僧,他对于佛法僧能够深心的归依,至诚心的归依,而成就了四不坏信。四不坏信就是说归依三宝以外,他还归依于圣戒,也就是说,归依于佛的圣戒这个部分。所以说在经典上怎么说:应如是解具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大乘法是建立一切的万法,一切万法都不离大乘法所说,因为大乘法都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极乐世界的功德也是依于法界实相心而说。所以说这个三归依的如法受持具足,以及四不坏信的成就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知道三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就不信受外道天神,归依法就不信受外道所说的法,归依僧就不会礼拜外道的这些天神或传法者。所以说,能够归依佛、归依法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念一下中品生的菩萨,佛在经典上怎么说呢:【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花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 三摩地

2018-07-20

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中品中生的菩萨,他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就是说他在娑婆世界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者声闻具足戒而不违犯。也就是说,虽然他是一日一夜,可是他是 三摩地

2018-07-20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所以我们知道中品下生的菩萨乃是这个众生,他虽然不持戒、闻法,但是他在世间的时候,做人该有的道理他能做到----他是孝养父母、 三摩地

2018-07-20

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显然的知道这个道理说:平常大家见面的时候互相称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姐!阿弥陀佛!师兄!阿弥陀佛!菩萨!阿弥陀佛!老菩萨!阿弥陀佛!这是多么殊胜啊!你看看这个造恶业的人,他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就可以灭诸众恶业,那么多的恶业,更何况心净的、平常在念佛的人,或平常大家打招呼念阿弥陀佛,这功德不是更大吗?结果有的学佛的人真是很冤枉,学佛学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个下品中生的菩萨,他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他在莲花之内经过六个大劫,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六个大劫,他在极乐世界经过六个大劫花才开,经过六个大劫在娑婆世界是多少已经无法算了!然后听闻观世音菩萨等两大菩萨为他说明了甚深的大乘法要,这时候他一样发起菩提心----也就是说他不是声闻种性,他一样有菩萨种性,只是说因为在娑 三摩地

2018-07-20

从这里我们就知道说,这时候忆佛念佛和持名念佛有不同,因为他嘴巴称念阿弥陀佛,称念我归命无量寿佛、归命阿弥陀佛,因为这样具足十声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莲花中下品下生。由此可以知道,经典中所说的念佛乃是忆念佛,而不是持名而已。从这一段我们就知道,因为这里就知道他们的那个恶业那么重,他们没办法忆念佛,因为心已经被恶业所扰,他只能称呼佛号,因为这功德而 三摩地

2018-07-20

首先,我们看到关于说罪业的一些事情,因为这句话里面提到的是如河里面的沙这么多的罪业,那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有这么多吗?好,我们不妨想想看,我们在《华严经》里面曾经有看到佛有这样的开示,就是说如果我们所作的恶业,如果真的有所谓的体积或者是形状来包容这些恶业的话,那么即使是像十方世界虚空这么大的空间,也都装不下我们过去所作的恶业。当然,我们看到了《华严经 三摩地

2018-07-20

内容不详)2002年得善友提携,皈依佛门,始修持名念佛,感觉世间无常,五浊恶世无可乐者,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最初读印光大师和净空法师的书建立信心和基本知见,于是在三个月间每晚摄心念佛五千余声,同时也念大悲咒和心经。平时常常小声十声计数持念佛号排遣妄念,有时连睡梦中遇到不好的境界也能念佛,有时念佛时悲从中来,常能生惭愧心和悲心。三个月的熏习令末学法喜充满, 三摩地

2018-07-20

之后她很高兴的过来打招呼,她问我在哪里学法,当告诉她,是在萧平实老师座下修学时,尼师(她说早期是在佛光山常住)脸上的笑容减少了许多,她说:「有人在你们那儿学无相念佛,如果死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请问他要不要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我说:「当然要去啊!」她按捺不住怒火:「你们不是说无相吗?既然都无相了,甚么都无相了,全部都没有了,还有阿弥陀佛?还有极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得到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着,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 三摩地

2018-07-20

有一天,家中的同修心平气和的告诉我:如果我不想去讲堂上课没关系,但自己要时时忆佛念佛(同修为了让我随时提起忆佛的念,在流理台、计算机桌前都贴上了忆佛贴纸),最好也能学习无相忆念拜佛,无相念佛功夫若能成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自然提高。当下我很好奇:什么是无相拜佛?真有这么神吗?但愚痴的我,却又蹉跎了一段时日!直至今年,我翻开无相念佛一书时,深刻感 三摩地

2018-07-20

然后你再看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经上怎么描写的,舍利怎样的庄严,就是为了等待我们这一个还失落在娑婆世界的儿女,你会是怎样的感动。所以不妨从这个角度去入手,能帮助我们成就无相忆佛。当我们能如子忆母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如母忆子,因为里面有亲情在,你在忆佛或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怀着浓浓的情义在里面,不是干瘪瘪的一个阿弥陀佛在那儿,这样阿弥陀佛才跟我们生 三摩地

2018-07-20

在极乐世界,每位菩萨所证的果位境界,大家都心知肚明,谁也瞒不了谁,但是我们这里不同,那就是说四种的净土各不相同。而在一般佛子,或者一般善知识所谓净土的修行法门,其实他们不是讲净土,而是讲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实际上净土法门并不只是这样,我们也常说:佛法上的一切修行法门,都要汇归于禅与定,而一切佛法法门修行的结果,都要汇归于净土。所以净土这个法门 三摩地

2018-07-20

在阿含部《央掘摩罗经》卷三记载:「释迦牟尼佛住无生际,住解脱地,而复住此世界。」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住在本来不生的境界,住在究竟解脱的境地里,但也同时住持在我们的世界。央掘摩罗是一位大阿罗汉,为了求得证明,于是借着文殊师利菩萨和世尊的神力到十方佛世界去,所谓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上方下方,每一方各到十个佛世界,总共见了一百尊佛,最后所见的 三摩地

2018-07-20

我可怜的孩子:你在娑婆世界跑累了吧?也许偶尔感到虚幻的快乐,可更多的是茫茫长夜难以忍受的痛苦。快回来吧,我的孩子,你可知道极乐世界才是你的家!孩子!你久劫奔波已经忘记了家乡的模样了吧?家乡这里无比美丽庄严,黄金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砂铺地,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四边阶道,金、银、琉璃、 三摩地

2018-07-20

但如果能往生极乐,以后在极乐不需饮食,又怎会有贪美食的恶报呢?答:念佛人忆念阿弥陀佛,寿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多数带业往生,既然带业往生怎么没有受报呢?只是因为弥陀世尊的大愿加持之下,住在莲苞之中,不与众生互动,透过八功德水与说法之音,让恶业的种子因法音的闻熏,而慢慢转化,此乃种子熏习的正理,然此方式不容易让往昔所造恶业的种子现行,故极乐世界成佛时劫久 三摩地

2018-07-20

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净土,是诸佛菩萨以大愿所成的清净国土,有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等,狭义的净土专指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净土的根本方法就是念佛。一、念佛三昧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念佛法门亦有其次第性。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地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0

论文:〖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懦,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做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讲解:接下来回到念佛法门来说。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