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位当事者问到,她有过堕胎、还有流产,这样的话,如何消除这些业报呢?我们这里要回答的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她已经警觉到,她伤害到一些众生、伤害到一些有情,这样就是已经在悔改,就是发起了惭愧这样的善根了。惭和愧是两个善法,她就知道说:以后我不要这样继续做。因此接下来的过程中,只要自己能够如实的忏悔,然后对这件事情就不要一直记挂,她还是要继续面对自己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文摘自《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藏经-阿含经上-第80卷)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原标题:造作什么业得丑陋报和端正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之所以会有因果业报,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众生有第八识如来藏在执持我们所造的一切业种,因此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恶业都会被如来藏收存起来,将来因缘成熟时,果报就会实现。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善业道是一切善法的基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中开示:如果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则得人趣报。如果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则得欲界天报。如果修行有漏十善,并且与定相应,则得色界天报。因为生到色界天必须要有禅定证量,因此要与定相应。又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中开示:【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恶业种子追随一切人,从来未曾违背或错乱过!」国王听完佛陀的解说以后,深深通达身口意行的业报可畏,不敢再骄矜待人、自我夸大,由衷的深信佛语,对于因果报应有所了悟,欢喜的离去!注一:八难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饮食的需求又是每天必须面对的业报,所以声闻戒中有许多的规定都和饮食有关;乃至于因为饮食,发生一次又一次重大的事件。佛在涅槃前,又一再的作出对出家声闻人的交代,佛说:一切谷米、大小麦豆,都可以接受信众的供养,但是每天只要日中一食就不要再吃了。那乞食以及在僧团中如果有人来请时,要依着次第、要知足,不要接受别于僧团次第安排的请食,不要吃肉、不要喝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非本恶业报也。文殊师利。彼佛不知先恶业报而记之耶。无先恶业今自作过以致失命耳。如是文殊师利。若男子女人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如来之藏。自当得度。我当作恶。若如是作恶者。为佛性得度耶。不得度耶。如上所说彼调伏子实有王性而不得度。所以者何。以多放逸故。佛性不度亦复如是。以彼众生多放逸故。一切众生为无佛性耶。实有佛性如转轮王报。为佛妄语耶。众生妄语作诸放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自己至诚心而没有弃嫌之心,因为菩萨现前观察这些鬼道众生的有情是悲田,因此心中生起了慈悲喜舍之心;这样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的心来行布施行,来施与这些有情众生,而且平等的布施、施食,这样功德乃是非常广大,在经典中也有说明很多;并不会因为食用这些供品而招感到不好的业报乃至不适。由于人、鬼两道互异,各有各的因缘果报,鬼道众生放蒙山之后,只能闻嗅食物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众生会轮转生死,而且世世受用不同的善恶业报,都是对法界的因果不能如实信受,所以在有意、无意间会造作诸业,而于来世受用业果。可能有人听完这样的典故,不太能信受说,为什么用一只金铃来供养佛塔,就能得到五百世胜妙梵音果报?供奉钟铃能够得到胜妙梵音善业果报这个道理,佛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经中就有开示说:【若有众生奉施钟铃、,可得十种功德:一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慎之!第八条: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谓已修得去凡入圣之法)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而不犯,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中这果报相差却甚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宇宙器世间特质的生成,都是依于共业有情的如来藏而有果报对现,同样类型的共业有情,因为有同样的特质,藉由这些因缘业种的共同性,加上其他的因缘,这样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如来藏就会共同成就这类有情该受报的器世间,让这些有情可以酬偿业报。我们来看佛在经典怎么说。佛陀开示说:【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或有业能令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从这一小段圣教的开示内容我们就知道:有的众生生命乃是短命的,有的却是长命的;有的众生生来就是庄严端正,有的众生生命乃是丑陋难看的;有的众生乃是威德势力渺小,而有的众生乃是威德势力很大;有的众生却是生在高贵的族姓之家,有的众生却是出生在贫穷的家族之中;有的人生命乃是生活资粮缺乏,有的人则是非常富裕的生命;有的人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例如,佛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有开示说: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由于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存在,这个第八识如来藏乃是不生不灭的心体,所以常恒不变异。但是各个有情的如来藏当中,却又含藏着各个不同的自业种子,因此就有不同的业报而出生;众生就是依于这样的业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同样地,复制人和被复制人也同样都各有不同的八识心王、有不同的业报、不同的成长时空环境等等。所以,像这样长成的复制人,明明就是一个独立的有情众生,他会有自己的人格以及想法;但是如果在家人以及社会的眼中,他被看作是被复制人的替身的话,这当然就会造成许多的社会以及伦常的问题的。另外,关于因缘深浅的问题,我们来看:以自然方式出生的子女和父母之间,不管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一个人若死于非命,如被谋害等,于中阴阶段的小五通,能不能知道被谁所杀?或者知道这是为酬偿过去生之业报?答:亡者于中阴阶段,只有一点小神通,然而此小神通只是能与人间亲人心念上之通,并非是宿命通之神通,所以没有宿命通的能力来知晓业果。中阴阶段之意识比较简劣,无法做精细之思考,大都会随习气而行;如果是意外身亡,无法舍离人间之眷属与资财,于七七届满前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业报差别经》言: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碱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险谷,株杌槎菜;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例如,佛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有开示说:“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由于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存在,这个第八识如来藏乃是不生不灭的心体,所以常恒不变异。但是各个有情的如来藏当中,却又含藏着各个不同的自业种子,因此就有不同的业报而出生;众生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傍生与人类一样都各有其五阴身,只因为这个五阴身业报不同,导致傍生与人类的五阴身有所不同。傍生之所以为傍生,乃是牠的模样异于人的模样,而与傍生的模样相同,所以名为傍生。然而,傍生如同人类一样,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喜欢被人宰杀煮来吃。所以古人说得好: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莲修必读》)因此,当你断了牠的生命时,牠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