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10、中峰明本禅师语录:斥责坏风气: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心。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直下倘存毫许善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末生矣。可不慎乎?话头真奇妙:何则如六祖谓不思善不思恶之际孰为本来面目。乃复性之大旨也。欲得现前,当依智用会 三摩地

2018-07-23

忽尔旧瞥起。亦不着用心按捺。只就瞥起处。看个话头。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又方寸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不著问人。日用随缘时,拨置了,得静处便静。杂念起时,但举话头。盖话头如大火聚,不容蚊蚋蝼蚁所泊。举来举去,日月浸久,忽然心无所之,不觉喷地一发。移逐日许多作 三摩地

2018-07-23

勤行精进修神通。入诸三昧欲殖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一一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奉献一一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第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 三摩地

2018-07-23

日常早晚功课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稱三拜)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忏悔文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开口向佛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气深重,不仅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说是供佛,我过去世的惯是:凡是有人供养我僧服时,我就先拿来转供佛陀;因为我往世的惯是不收钱财供养的,所以自己也没什么钱财;因此常常会有人送水果来供养我,我就先拿来供养佛陀。往世也常常有人供养我僧服,我就先拿来供佛,供佛以后就直接送到方丈室去供养克勤和上,这是我的惯;如果方丈不用就会赐回来给我,我就转送给师兄弟们,…&h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五是要念戒,念戒--念着佛所施设的这些禁戒,然后来除断我们种种的恶,这样子就不会有种种的烦恼。还有第六要念天,念天就是要念诸天的功德。所谓天有四种:生天、世间天、出世间天、第一义天。生天就是三界诸天,依着福报生到三界诸天。那么世间天当然指的就是世间,在这个人间的,譬如说国王,或者说现代人所说的总统。那么这个生天跟世间天,都是因为他们过去造作的善业,然后报得 三摩地

2018-07-23

这种人通常是刚刚开始学念佛法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佛,甚至于不知道念佛有口字边的唸跟没有口字边的念其实是不同的,只是听说唸佛好,他就跟着别人在学唸佛。开始从持名,持唸佛名开始,口中虽然唸着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嗔、痴、慢、疑,样样都不离。通常是什么?通常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就吓了一跳,赶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快唸,或者是什么时候想到才唸,平常 三摩地

2018-07-23

我常常没有时间概念,是因为我多么希望每次分离的时间能模糊一点,再模糊一点,模糊到连时间自己也弄不清楚什么时候要分开,那该多好!因曾沐于善知识的教导,学过无相忆佛以及忆佛前的方便善巧,便尝试抛开思维这些伤感和留恋。随着火车的飞驰、时间的流逝,这份想念的情怀就这样静静地落在心底,不难过、不激烈,只有一分牵挂。这种感觉怎么这样让人安心啊,母亲也一定在这 三摩地

2018-07-23

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 三摩地

2018-07-23

念佛法门,锻炼制心一境、令心不散乱的功夫,其实是最好的方法!净土中人常常这样讲说: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念佛能够让修学的人得到无量的功德,并且能够经由不断的思惟系念佛的功德,因为这样思惟系念之后,就能够让修学的人,自己发起了谨守佛所制的种种的禁戒,并且让修学人发起了要实际的履践种种的善行,这样子过着清净行。那么藉由这样子思惟系念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够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有一心不乱的功夫;那么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以这样一心不乱的持名念佛功夫,来对治,不让原来贪欲执著的那个气现起。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定。那就能够跟随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会违背所发求生净土的誓愿,随业往生到三恶道 三摩地

2018-07-23

福已植,已修,当探佛祖法所依;更请归家侍二老,会得始解披僧衣。5、宝寿行履万里无云最清明,六尘了了境界凭,青天吃棒心何宁?问诸方:离境运行是何灵?顺世欲将行履明,长坐不卧般若冥,近前法身不解迎。复叮咛:重阳共整宝寿茔!6、雪峰古佛禅门公案,千七则,道尽历代风流;赵州故园,河北人道是禅底故乡。柏林禅寺,遍植翠柏,映照千层绿;古柏一株,看尽多少野狐。遥 三摩地

2018-07-23

女众中不少「有心人」以不愿坐之故,久已百计千方,制出种种理由(举例如下),欲求「免役」,佛世既有此事,一旦闻之于耳,焉有不奉为大戒,矢誓终身不会违犯!甚至加以附会引申,谓「女众趺坐有失庄严」「女人趺坐会伤身坏体」,自误之余,几许女众慧命更因此惨遭扼杀,宁不悲哉!或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信焉。举例:「我是净土宗」「修心而已」「福业自然成办不 三摩地

2018-07-23

尝同居一夏,共般舟,心形勤苦,昼夜不息。…时有玄畅禅师,从蜀下荆,绪就受禅法,究极精妙。…绪既善解禅行,兼菜蔬励节。豫章王妃及内眷属,敬信甚深,从受禅法,…欲建禅斋,遣信先谘请,尼云甚善。…斋竟,自索纸笔作诗曰:世人或不知,呼我作老周,忽请作七日,禅斋不得休。…作诗竟,言笑接人。…」․昙勇尼师「…常以禅律 三摩地

2018-07-23

讯而称喜者,以都贵坐之禅,而非曩昔所重之「口说禅」也。虽则当中多有为营生计而至窘迫,欲求舒减者;古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欲钩入佛」犹可,何况诸仁者是为离「苦」而求断「集」之法耶?敢不许为大器乎!虽然也,间中亦有个别行人,辄引中土禅宗故事中「怀让接引马祖:坐禅岂能成佛?!」之公案为理据,欲免却盘腿坐之苦。「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造一场; 三摩地

2018-07-23

…」可见:肯坐者少如麟角。4.《憨山老人梦游集》(卍续藏第127册):「五十年来,师弦绝响。近则未稳,正眼未明,遂妄自尊称临济几十几代。于戏!邪魔乱法,可不悲乎!」可见:已否稳坐,乃古德用以勘验‘正真’之金针,而荒忽坐禅、滥竽蒙混者,却多如牛毛。约之于今:1.祖云:『禅堂一枝静香,乃佛门命脉,存则兴,废则衰也。』佛光山开山大师于1994年初指示 三摩地

2018-07-23

《楞严经》卷四: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 三摩地

2018-07-23

没证悟的话就来熏这样的般若知见吧!因为一切万法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据你的心性来出生一切诸法的──当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当我们是无可救药的众生的时候,祂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满足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无怨无悔的。祂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祂的期望是什么。那如果当我们证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说,你不能光是考虑你自己 三摩地

2018-07-23

甘愿做菩萨(五)——转依清净平等性转依清净平等性因为证悟不证悟,它是督促一件事情:你到底是不是菩萨?所以归结回来,就是说菩萨种性很特殊,就是说证悟菩萨最后会不断的转依到如来藏、转依到如来藏的体性上去;而生生世世无量辈子的熏和实证这个心体,会让他的末那意根所要如来藏含藏的种子慢慢地转变,渐渐地妄心也出离这种种的虚妄想。像这样,每一辈子对于这 三摩地

2018-07-23

于三界中存在,而得到乐趣,就是他认为的娱乐,那他的娱乐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个你就真的不用去体会啦,你不用去品尝啦,你无始以来就已经都受用过了,这五尘的种种味道,男女的种种乐趣,你过去生的意识都已经受用过了,你轮回的历史上都已经俱足如是的贪染,因此现在你要开始能够出入诸法,这辈子的意识心要开始学、继续熏如何走向自在,学转一切诸法,而不是像是过去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