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事实上,像上师传承这种假造的说法,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也是违背了佛陀开示的“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的。我们去检验这些所谓上师的说法,绝大部分都是违反佛教三宝的开示的,更明确的显示,所谓的上师其实根本连清净的表相福田僧都谈不上,根本就不属于三宝中的僧宝,也因此他们才需要另外再立一个“上师宝”。所以,像这种头上安头、毫无必要的作法,只 | admin 2020-02-19 |
![]() |
”这些年来,末学一直将此“四依法”当作学佛四项基本原则,这才没有落入陷坑。凡是情执深重、喜欢名师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深陷其中,更有甚者跟着上师“活佛”一起造下谤佛谤法谤僧滔天罪业,犯下地狱果报亦不乏其人。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会有“名师情结”?说白了是面子,属于意识心范畴,几十年后人死了意识心就永远消失,下一辈子又出现 | admin 2018-08-16 |
![]() |
再者,经典的重要不只是要作早晚课的诵经,福德的增长也不是只有持诵经典而已,真正的持经乃是亲证实相以后,转依真心而行菩萨道,并且「心持」、「口诵」当依佛的四依法来行,才是持经的真实义。所以劝请想要增长福德的学人,当以发起菩萨性为主修,为自己、为、为众生来广集福德。再者,忆佛的对象若是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那当然也是很殊胜的,因为地藏王菩萨悲愿广大,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人情、感情、情欲来「包庇」彼此在佛法上的过失,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法身慧命是否被误导乃至断绝;这样子的修行人就是不符合「四依法」的「依法不依人」。因此在佛法中容易感情用事者,情执较重者,相较无情、理性者所犯之过失为大,若不思悔改者,其所犯的过失,将会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其情执重者在楞严经亦有开示: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要一切的众生,这样有智慧的人,当以与善知识广结善缘为先,应当从实质的层面、实质的内涵,来作抉择论断,应该依于佛陀开示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典不依不了义经典,来选择善知识,这样来广结善缘。同时,这样如理如教如法的实践菩萨道,这样如说修行的广结善缘,这样来摄受众生,这样一世又一世的广结善缘,来成就佛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佛也应该依据四依法来与善知识广结善缘,这才是有智慧的广结善缘。如果我们没有智慧而是执著于表相而去行,那自己以为是广结善缘,结果却是广结染恶缘,原来的善净发心,却遇到恶因缘的干扰,那就得不偿失了。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例如有的附佛法外道,他们所说的法都是外道双身法,却美化名相说为无上瑜伽;其实这样的附佛法外道,所说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佛法,但是他们却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告诉我们说要符合什么?符合四依法当中的,其中有一个叫做什么呢?叫做依法不依人,佛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就是说我们所相信的,要依据那个法的内涵,如理不如理?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而去做一个信心信力或者信受的接受,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很多人会落入这个无明的误会里面,就是落入仰信。当然我们对佛也有仰信,可是我们还要进一步,进入第三种信。第三种信是什么信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像上师传承这种假造的说法,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也是违背了佛陀开示的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的。我们去检验这些所谓上师的说法,绝大部分都是违反佛教三宝的开示的,更明确的显示,所谓的上师其实根本连清净的表相福田僧都谈不上,根本就不属于三宝中的僧宝,也因此他们才需要另外再立一个上师宝。所以,像这种头上安头、毫无必要的作法,只是为了欺瞒绝大多数是文盲的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像上师传承这种假造的说法,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也是违背了佛陀开示的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的。我们去检验这些所谓上师的说法,绝大部分都是违反佛教三宝的开示的,更明确的显示,所谓的上师其实根本连清净的表相福田僧都谈不上,根本就不属于三宝中的僧宝,也因此他们才需要另外再立一个上师宝。所以,像这种头上安头、毫无必要的作法,只是为了欺瞒绝大多数是文盲的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摩诃萨有四依法亦不可尽。何等为四。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云何依义不依语。语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说。义者解出世法无文字相。语者若说布施调伏拥护。义者知施戒忍入于平等。语者称说生死。义者知生死无性。语者说涅盘味。义者知涅盘无性。语者若说诸乘随所安止。义者善知诸乘入一相智门。语者若说诸舍。义者三种清净。语者说身口意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告诉我们说要符合什么?符合四依法当中的,其中有一个叫做什么呢?叫做依法不依人,佛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就是说我们所相信的,要依据那个法的内涵,如理不如理?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而去做一个信心信力或者信受的接受,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很多人会落入这个无明的误会里面,就是落入仰信。当然我们对佛也有仰信,可是我们还要进一步,进入第三种信。第三种信是什么信呢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