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愿于龙华会中奉觐云。即贞元十一年也。至十二年六月。诏于崇福寺翻译。罽宾沙门般若宣梵文。洛京天宫寺广济译语。西明寺圆照笔受。智柔智通缀文。成都府正觉寺道恒鉴虚润文。千福寺大通证义。澄观灵邃详定。神策军护军中尉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写进。十四年二月解座。唐大圣千福寺飞锡传释飞锡。未知何许人也。神气高邈识量过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所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即金刚顶梵本经成就一切义图略译少分耳。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时开禅观奖劝初学。奉仪形者莲华敷于眼界。禀言说者甘露润于心田。超然觉明日有人矣。法侣请谒。唯尊奉长老宝思惟三藏而已。此外皆行门人之礼焉。一行禅师者。帝王宗重时贤所归。定慧之余阴阳之妙。有所未决亦咨禀而后行。畏尝于本院铸铜为塔。手成模范。妙出人天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二卷成文曰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帝御法筵手自笔受。睿宗永隆元年庚戌。于大荐福寺出浴像功德经毗柰耶杂事二众戒经唯识宝生所缘释等二十部。吐火罗沙门达磨末磨。中印度沙门拔弩证梵义。罽宾沙门达磨难陀证梵文。居士东印度首领伊舍罗证梵本。沙门慧积居士中印度李释迦度颇多语梵本。沙门文纲慧沼利贞胜庄爱同思恒证义。玄伞智积笔受。居士东印度瞿昙金刚迦湿弥罗国王子阿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快哉此计我愿得遂。善男子。我于尔时为欲降伏护财象故。即入慈定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五师子。是象见已其心怖畏寻即失粪。举身投地敬礼我足。善男子。我于尔时手五指头实无师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调伏。复次善男子。我欲涅槃始初发足向拘尸那城。有五百力士。于其中路平治扫洒。中有一石众欲举弃尽力不能。我时怜愍即起慈心。彼诸力士。寻即见我以足母指举此大石掷置虚空。 | admin 2018-07-19 |
![]() |
愿于未来成得佛道字释迦牟尼。善男子。以是一偈因缘力故。令我今日于大众中为诸天人具足宣说。善男子。以是因缘是大涅槃不可思议。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乃是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之藏。以是义故。能受持者断离恶漏。所谓恶者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住处恶刺土地悬崖崄岸暴水回澓。恶人恶国恶城恶舍恶知识等。如是等辈若作漏因菩萨即离。若不能作则不远离。若增有漏则便离之。若不增长 | admin 2018-07-19 |
![]() |
惟愿如来当为众生广开甘露说无上法。佛言。梵王。一切众生常为烦恼之所障覆。不能受我正法之言。梵王复言。世尊。一切众生凡有三种。所谓利根中根钝根。利根能受。惟愿为说。佛言。梵王。谛听谛听。我今当为一切众生开甘露门。即于波罗[木*柰]国转正法轮宣说中道。一切众生不破诸结非不能破。非破非不破。故名中道。不度众生非不能度。是名中道。非一切成亦非不成。是名中道。 | admin 2018-07-19 |
![]() |
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善知定时慧时舍时及知非时。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提道。师子吼言。世尊。云何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因于受乐生大憍慢。或因说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义善问答时而生憍慢。或因亲近恶知识故而生憍慢。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间善法功德而生憍慢。或因世间豪贵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 | admin 2018-07-19 |
![]() |
唯愿为我庄严房舍净洁修治。七宝严丽悬缯幡盖。阿难言。世间贫者乃名沙门。我当云何能办是事。是比丘言。大德。若能为我作者善哉善哉。若不能者我当还往至世尊所。尔时阿难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向者比丘。从我求索种种庄严七宝幡盖。不审是事当云何耶。我于尔时复告阿难。汝今还去随比丘意。所须之物为办具之。尔时阿难即还房中。为是比丘事事具辨。比丘得已系念修道。不久 | admin 2018-07-19 |
![]() |
所以真实心是恒时随缘、随顺众生的,就像普贤十大愿王讲的恒顺众生一般;祂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见,永远随顺众生的心想而运行,这叫作了众生心行,众生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祂都知道,众生想瞒也瞒不过祂的。这个了众生心行,不是证悟之前的佛弟子们所能了知的,所以悟前就无法真的证解般若了!只有证悟如来藏以后才能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证悟如来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ldq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因此如来给予佛法小乘人一个第九次第定──灭尽定,以符合他们想要离开尘世间,而又想要修学禅定的心愿。而佛陀在世时的小乘人,许多证得瞭解脱智慧的阿罗汉们,虽然没有刻意修学禅定,但至少都得证初禅,因为初禅是可以经由捨离欲界的种种贪爱而发起;心裡面很沉静时,离开了欲界爱,因缘时节成熟,便能发起初禅。至于二禅及二禅以上的定境,则学人必须一开始要靠辅助,才能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于天上观察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仍然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由此可知,菩萨悟了还有许多法要学,并不是悟了就没事。所以佛在《楞严经》卷十曾开示:“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楞严经》卷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由于真善知识知道明心需要有种种条件来庄严,如果条件不具足而让他开悟,将会害了他,让他退转佛菩提道;因此,真善知识宁愿让他继续明心所应具备的种种条件,再来让他破参,一者不会害了他,二者未来悟了,也不容易退转。从明心七住满心阶位,来观待从十信位一直到破参前的七住位为止菩萨的种种行,包括了两种:一者,为了满足对佛开示应有的信心,不畏风寒、不畏寒暑去闻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于是,在不断地弘传解说下,密意尽泄而众生在没有观行体验之下,最后也不信密意的真实性,没有人愿意参禅体验而使得佛法灭绝,是为灭尽之原因。众生为什么不愿参禅体验呢?就是因为没有菩萨种性,对于三宝的净信不足,不愿意单纯地信受三宝是清净无欺的,不愿意单纯地相信确实有如来藏可以实证而真诚修行,也不愿意修正自己原来自私染污的心性。因此,真正利益众生,就是要好好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所谓证自证分,就是指意识起念去检查、反观自己是否住于六尘万法中?是否正在领受六尘万法之苦乐?能了知觉知心对六尘万法之反应是强或弱,能反观自己对六尘万法中的境界,是住在想要继续或想要停止的意愿中;也能反观自己对所住的境界相是否确实了知,这就是证自证分的功能。因此,证自证分就是反观而确认自己确实对境界有所了知,确实住在那些境界之中,这种反观而作自我检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时他自省而发觉说:「我这个法一定是悟错了,否则为什么敌不了生死呢?」他就打从心底相信白云山五祖禅师了,所以克勤先师就发了个愿:「等我这个中暑的热病稍微好一点点,我就回去白云山,永远当他的。」这下终于信了。信了以后刚回去,白云山五祖禅师看见他回来了,很高兴说:「你回来了。」马上就让他去当侍者。当侍者是最难的,很辛苦。然而当侍者有个好处,只要奉侍和尚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师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躇悚栗;乃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于我。”祖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哪个是明上坐本来面目?”师当下大悟,遍体汗流,泣礼数拜,问曰:“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别有意旨否?”祖曰:“我今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师曰:“某甲虽在黄梅随众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释迦佛于因地时,听人家说然灯佛要从此经过,就以自己的身体和头发铺在湿泥地上,让然灯佛从他身上走过去,因此而发大愿,蒙然灯佛开示而得证悟无生,当场即被授与成佛的记别。在人间并不是能够常常值遇诸佛的,当时他以身上的五百金钱(以金子作的钱,在以前黄金很贵,金跟银的兑换比数很大,不像现在金与银的兑换倍数已经比较少了,以前金是非常尊贵的,远超过白银很多倍),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语译:圆满、究竟的顿悟法教(直指人心的禅门宗风),是绝对不乡愿、绝对不卖人情的!对于宗门实证的法义,只要心中有任何一点疑惑而无法自己决定,就应该据理力争的探究下去,直到正邪对错水落石出。这绝对不是我永嘉玄觉常住山中的僧人喜欢逞强好胜,而是唯恐修行人稍有不慎误入歧途,便要落入常见、断见深坑,冤枉地将自己的法身慧命葬送在断常二坑之中。于修行探求事实来说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增壹阿含经》卷31〈力品第38〉:是时,鸯掘魔闻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审为恶耶?又师语我言『此是大祠,获大果报;能取千人杀,以指作鬘者,果其所愿。如此之人,命终之后,生善处天上。设取所生母及沙门瞿昙杀者,当生梵天上。』」是时,佛作威神,神识霍寤:「诸梵志书籍亦有此言:『如来出世甚为难遇,时时亿劫乃出。彼出世时,不度者令度,不解脱者令得解脱。』彼说灭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种无慈无悲的乡愿心态与行为,是只有悟错的人才做得到;真悟的人一定有法缘慈,绝不会坐视自己此世的师父继续大妄语而不加以指正,害自己的师父失去反省及重新参究的机会。所以他们被张老师写的《护法与毁法》一书破斥了以后,一句话也不敢辨正,私下里就放话说:“正觉同修会常寄书来,他们寄来一本我们就烧一本,寄来一卡车我们就烧他一卡车。”好吧!那我们就不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