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这样符合三量的道理而去实践,就能够一分一分的增长自己的智慧,辅佐以自己收集广大无边的福德,最后成就了究竟佛地的一切种智,来成佛之道。所以,缘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可以从很多个不同的层面分类来说;这些分类乃是依据不同的根器,不同的众生以及不同的修证阶段而说,这样就有许多不同的分类。而今天我们则是以一般人所知,而且是粗略的来分类说明,深细的部分今天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所以,我们从这里的圣教就可以知道,回向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善根,透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的以及他人实证三乘菩提的成就,是没有障碍,全部的功德统统都回向无上正等正觉的成就,也就是说回向成佛的成就。这样才是无倒的回向,其余的回向就不是无倒的回向。也就是说,在成佛之道的上面,希望对于次法的资粮收集,以及障难的排除,统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个等觉菩萨继续在等觉位中利益众生无边无际,这样百劫修相好,累积成佛该有的广大福德。这位等觉菩萨广行布施,他是无一处非舍身处,无一时非舍命时;这样百劫修布施内财外财,成就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种随形好,最后成就佛道,并且这时候祂也是十号具足。所以,菩萨就是佛陀在因地的身分所修行的,没有一尊佛不修菩萨道的,一切诸佛都是从因地修菩萨行而成就这项的果德。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还没有证悟的人,实际上应该要实行取相忏悔;并且要多多熏习文字般若的正理,而且以熏习文字般若正理的这些功德,闻慧、思慧,成为对于真实正理的闻慧、思慧的功德力;来熏修正理的功德为正因,回向早日圆成明心证真的正果;这样进入到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以后,而能够真正的实践真实如法的实相忏悔,才能够一步一步的往成佛之路前进。所以,一切的佛应该是要这样如法的去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谈到的佛法,其实佛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脱跟什么呢?跟将来如何能够分分的证到真如佛性,乃至于最后究竟成佛。所以,我们把它的两个大的方向,或者说两个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实际上函盖了,现在各位观众所看到的任何一种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函盖之下。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7集不执著就是应无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说佛菩提道,其实这个道理就是要让大家来证悟本心,也同时能够明心见性之后,按照这样子明心见性的功德,然后一路地自觉觉他,乃至于成佛。所以佛菩提道,我们说佛菩提道其实就是菩萨的修行之道,也就是菩萨道。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成就佛菩提道是什么状况呢?那就是成佛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来判断佛菩提道呢?我们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准则。第一个准则就是,佛菩提道必须要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甚至没有办法完整的说出,从凡夫位一个阶位、一个阶位一路修行,乃至于成佛的这些次第跟道理,如果没有办法讲得很清楚,甚至完全不讲的话,那么我们也要建议大家,像这样子的话,大家应该要赶紧另外再找善知识来参学。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3集如何学佛?>正纬老师(原标题:应该怎样选择善知识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从这里来看,我们说佛陀所教导的道理里面,不会只有解脱的道理,一定是必然有佛菩提道,也就是成佛的道理在的;因为这个才是佛法能够普及、利益所有众生的根本。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2集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正纬老师(原标题:完整的佛法除了解脱道,为什么必定会有佛菩提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人和动物等其他有情是有情识的,也都是有第八识如来藏——真如佛性,所以说一切众生将来都可以成佛,因此称为有情众生;而植物是无情生,因为没有情识,当然也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只是像山河大地一样,是共业有情的如来藏所共同创造的环境或产物,不会转生投胎更不可能成佛!因此,当人和动物等其他有情死了以后,还是会继续投胎轮回生死,所以如果杀了人或动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你们来世也可以修童女行,一样可以五十三参之后成佛啊!而且,来世是否还是女人身?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想,你们应该也是愿意这样修的。童子、童女,是大乘法中的两种出家人,譬如文殊童子、普贤童子、迦叶童女;大乘法中还有另外两种出家人,是比丘、比丘尼,这就是大乘法中的四种出家人。再加上在家人,大乘法中就有五众;而在家人又有男女性别的差异,这就有六众了;为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家可以想想看,五百世的母亲啊!或者也可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佛在过去生当中,跟这一位老太太结下很深的缘,所以今生在佛成佛的时候,这一位老太太就能够快速的证得阿罗汉果。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说,其实今天如果说我们去度众,所度来的众生,是什么因缘会被我度呢?是因为我聪明吗?还是因为我的修行好吗?都不是!所有能够被我们所度化的众生,都是像这样子,长久以来就是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同我们现在,也都距离成佛时节非常的遥远,所以这就是四宏誓愿。能够发起这样的愿力,就是不管自己成佛之后,这个时节是如何,还是继续推动着,让所有众生能够得到这的利益,能够在大乘法中得到法身慧命,如是者就是菩萨!所以这个愿非常的深远、非常的深广、也非常的令人赞叹、也非常的不可思议,所以菩萨们应当向此来修学。所以三归依的功德殊胜,超过了你去供养许许多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众生无边誓愿度、要烦恼无尽誓愿断、要法门无量誓愿学、要佛道无上誓愿成,要自己成佛之后,还继续不断地转度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出家。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53集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吴正洁老师(原标题:出家人为何要受供托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未证解脱果而言自己已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果;或未开悟而说自己已悟,乃至妄说已经即身成佛等;或暗示自己已是开悟之圣人、入地菩萨、几果人等;或本身未悟而替人印证开悟……等等,都是犯大妄语戒。若所妄语者,系与修证、果位无关的事项,所犯只是轻戒、违犯律仪,还不到丧失戒体的程度。「不说四众过」这个戒律,主要是指不恶意批评在家、出家菩萨的身口意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从整个法界实相的角度来看,无法用假施设法来函盖真实法,若要往前追溯到最先诞生的第一位众生,这是属于无记的问题,是无义之戏论;对于成佛及解脱都没有帮助,故名戏论。假设真的有第一位众生,那在第一位众生出生之前,十方世界是没有众生,也没有佛的,那代表当时所有的如来藏都是处于无余涅槃的状态;既然如此,则表示所有的如来藏,从无始劫以来处于无余涅槃的状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答: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思维而得,辟支佛人从某一因缘去体会,然后自己思惟,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法而得来的,是从缘而悟的,辟支佛人所证的解脱仍然不是究竟,只能出三界生死,但是仍然无法了知涅盘解脱中的境界是什么,所以是少分觉悟;因为是少分觉悟,所以叫他作辟支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问他说:「你意下如何呢?我释迦牟尼佛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我曾经为大家说过法吗?」一般人听了这话会觉得奇怪: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才会叫作成佛,才会出世度化众生求证佛法,为什么突然间又问了一句说:「我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而且明明成佛转法轮以来,至少初转法轮的声闻缘觉菩提都已经转过了,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才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当中的莲花是怎么来的?那它又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意涵?我们首先来看说:这一朵莲花是怎么来的?那我们必须探讨、回头探讨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叫作阿弥陀佛,祂在还没成佛的时候祂发了四十八个大愿;当中的第十八个愿跟我们有关,跟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关。那这个第十八个愿是这样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护念众生的缘故,众生很容易被菩萨度化,而且容易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如果菩萨起瞋,众生很容易舍离菩萨,而且菩萨未来要度化这位众生,将会花很多时间,大大延迟自己的成佛的时间。所以,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为了度化一个人,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与她结为夫妻,使得这位众生言听计从,愿意接受菩萨的教导,因而度化了这个人。又譬如,佛在《妙法莲华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