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云即得见性成佛也。能闻是说若渴夫之饮寒浆也。忙归备所须留奉亲老。咸亨中往韶阳遇刘志略。略有姑无尽藏恒读涅槃经。能听之即为尼辨析中义。怪能不识文字。乃曰。诸佛理论若取文字非佛意也。尼深叹服。号为行者。有劝于宝林古寺修道。自谓己曰。本誓求师而贪住寺。取乎道也何异却行归舍乎。明日遂行至乐昌县西石窟。依附智远禅师侍座谈玄。远曰。行者迨非凡常之见龙。吾不知吾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遂撰永新钞释般若心经晖理钞解上生经弥勒成佛经疏钞补猷钞阙诸别行义章。可数十卷。并行于世。季道行孤僻性情方正。寡言语气貌高迈。誓不趋俗舍。暨老恳请亦罕赴白衣家。居唯屡空衎然自任。而孜孜手不释卷。乐道向终。至今此宗越多。弟子讲导不泯焉。周魏府观音院智佺传释智佺。姓张氏。铜台永济人也。九岁于邺都临清王舍城寺事师。暨受具戒身器挺然八尺面色玉如。行步若舒雁。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如四圣法界之佛界,最后身菩萨成佛于人间时,其身口意行已皆纯是无漏,而是有为法;此无漏有为法,亦须八识具足现行运为,方能于人间托钵饮食、尝味嗅香乃至说法,故说八识心王“一切最胜”。次如无学菩萨与俱脱阿罗汉入灭尽定,前六识俱灭,离见闻觉知,犹如眠熟闷绝而无息脉,状若死亡,然阿含中佛说“灭尽定中有不离身识,身不烂坏,识不离身”,即是七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所以悟者真乘了然成佛之义。今赐悟达国师为号。虽曰强名用表朕意。玄陈让不遂。乃乞归九陇旧庐。于正月二十一日卧内见所曾游历。圣境名迹皆见在前。二月七日闻空声曰。必生净土。乃讯之云。孰之语耶。空又[(應-心)/言]曰。佛也。七月中闻户外有格斗之声。逡巡一菩萨降于庭前事摩灭矣。渐迫仅玄身丁宁赞喻。勿以此苦为累也。言讫而没。又于一夕有一珠。自玄左足下流去。苦楚万端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受成佛印。显密二教皆闻博赡。关内河东代历四朝阐扬妙旨弟子繁多。加复纲纪兴善保寿二处伽蓝。惩劝僧尼真有力也以贞干四年戊辰五月十四日。遗诫门人以疾而卧。二十一日右胁累足。口诵弥陀佛号。终于兴善寺本院。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九云。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释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也。年甫十一依宝林寺(今应天山)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十四遇恩得度。便隶此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见华严经中始从发心便成佛已。乃生谤毁不信。或云。当启手足命弟子辈。扶掖下地。地则徐裂璟身俄坠。时现生身陷地狱焉。于今有坑。广袤丈余。实坎窞然号顺璟捺落迦也。系曰。曲士不可以语道者束其教也。是故好白者。以黑为污。好黑者以白为污焉璟怒心尤重。猛利业增。如射箭顷堕在地狱。列高僧品次起秽以自臭耶。通曰。难信之法易速谤诮。谤诮岂唯一人乎。俾令众所知识者直陷三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法也。次一法轮者。即显教也。以摩腾为始祖焉。次二教令轮者。即密教也。以金刚智为始祖焉。次三心轮者(义加此轮)即禅法也。以菩提达磨为始祖焉。是故传法轮者。以法音传法音。传教令轮者。以秘密传秘密。传心轮者。以心传心。此之三教三轮。三祖自西而东。化凡而圣。流十五代(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朱梁后唐石晋刘汉郭周今大宋)法门之贻厥孙谋。万二千年。真教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沙门宝月译语。一行笔受删缀辞理。文质相半。妙谐深趣。上符佛意下契根缘。利益要门斯文为最。又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揭罗经三卷。二经具足咒毗柰耶也。即秘密禁戒焉。若未曾入曼荼罗者。不合辄读诵。犹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也。所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即金刚顶梵本经成就一切义图略译少分耳。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长爪梵志等经。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等。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诫颂。凡二十部。北印度沙门阿儞真那证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证文。沙门法宝法藏德感胜庄神英仁亮大仪慈训等证义。成均太学助教许观监护。缮写进呈。天后制圣教序令标经首。暨和帝神龙元年乙巳。于东洛内道场。译孔雀王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以是果报成佛之时常不变易。以施乐故成佛之时则得安乐。菩萨施时如法求财不侵彼施此。是故成佛得清净涅槃。菩萨施时令诸众生不求而得。是故成佛得自在。我以施因缘令他得力。是故成佛获得十力。以施因缘令他得语。是故成佛得四无碍。诸佛菩萨修集是施为涅槃因。我亦如是。修集布施为涅槃因。广说如杂花中。云何念天。有四天王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若有信心得四天王处我亦有分。 | admin 2018-07-19 |
![]() |
若一阐提除一阐提则成佛道。诸佛如来亦应如是。入涅槃已。亦应还出不入涅槃。若如是者涅槃之性则为不定。不决定故当知无有常乐我净。云何说言一阐提等当得涅槃。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令得安乐。怜愍慈念诸世间故。为欲增长发菩提心诸菩萨故。作如是问。善男子。汝已亲近过去无量诸佛世尊。于诸佛所种诸善根。久已成就菩 | admin 2018-07-19 |
![]() |
然后成佛。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善男子。汝言僧常一切众生无佛性者。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有二。一者世和合。二者第一义和合。世和合者名声闻僧。义和合者名菩萨僧。世僧无常。佛性是常。如佛性常。义僧亦 | admin 2018-07-19 |
![]() |
我成佛已过二十年住王舍城。尔时我告诸比丘言。诸比丘。今此众中谁能为我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供给左右所须之事。亦使不失自身善利。时憍陈如在彼众中来白我言。我能受持十二部经。供给左右不失所作自利益事。我言。憍陈如。汝已朽迈当须使人。云何方欲为我给使。时舍利弗复作是言。我能受持佛一切语供给所须。不失所作自利益事。我言。舍利弗。汝已朽迈当须使人。云何方欲为我给 | admin 2018-07-19 |
![]() |
禅门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然而如上所说,都是根据如来的教典法门才能显示这法界实相的方法;因此「禅」是要直接显露这实相心到底是于何处的「说法」。「禅」本身就是一个深奥的说法,直接以实相来为大众演说,因此必须离开文字来观察,必须离开妄心的执取来观察,才有机会领会这妙旨。纵使是汇集整理禅门历代祖师修禅、学禅的心得,证悟的知见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当菩萨悟了本心以后就会发现,悟了并不是佛,只不过是七住满心的菩萨而已,距离佛地还是很远很远,还有三十五个阶位要修行,也就是还要经过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以后才能成佛,所以悟了还不是佛。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不是也提到‘一悟即至佛地’吗?照你这样说,是不是暗示慧能大师说法错了?”提出这样主张的人,看来很有道理,其实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当菩萨悟了本心以后就会发现,悟了并不是佛,只不过是七住满心的菩萨而已,距离佛地还是很远很远,还有三十五个阶位要修行,也就是还要经过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以后才能成佛,所以悟了还不是佛。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不是也提到‘一悟即至佛地’吗?照你这样说,是不是暗示慧能大师说法错了?”提出这样主张的人,看来很有道理,其实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因为开悟明心是菩萨,是成佛之道的第一道关卡,一定是具有菩萨种性的菩萨,才能得法。也就是说,必须是具有无私无我地护持实相的心量,丝毫不以个人的利益着想,完全以的常住久安为考虑的菩萨种性心量,才是得法之人。因此,真正的利益众生,是帮助众生先具有菩萨种性,才是真正帮助众生开悟明心的「好意与善意」,绝非不观众生种性而随意告诉众生开悟明心的密意。试想:什么是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不是明心时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使人成佛的自性,更不是指眼识的能见之性。佛说诸菩萨所证的佛性有四种层次: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佛性、未入地的十住菩萨所证的佛性、已入地菩萨所随顺的佛性、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本书所说的见性──眼见佛性,乃是指十住菩萨以肉眼看见佛性。以下将针对末学所知,略说佛性的本质。凡夫所知道的佛性是识阴六识的自性──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嗅之性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有为法之行善、供养、等,皆属修道与成佛应有的福德资粮;纵然有了大福德,也不足以进入修道位而被受记;一定得要由于见道而灭掉四相,才能被佛受记将来成佛。”所以,以前释迦佛以金币买了非常殊胜的莲华来供佛,遇到然灯佛时还以自己的头发铺于泥地中,遮盖泥泞的地面让然灯佛走过,这些功德都是非常之大;可是这么大的福德,仍然不是成佛的正因,还只是资粮而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佛问他说:「你意下如何呢?我释迦牟尼佛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我曾经为大家说过法吗?」一般人听了这话会觉得奇怪: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才会叫作成佛,才会出世度化众生求证佛法,为什么突然间又问了一句说:「我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而且明明成佛转法轮以来,至少初转法轮的声闻缘觉菩提都已经转过了,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才开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