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乃至再接着第三位的色法,包括了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还有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另外还有一个法处所摄色,总共十一个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二位法合起来共生而显示幻影幻灭的影像,这个色法其实是幻影幻灭的影像。 然后第四位呢,是心不相应行法,里面像得、命根、众同分,乃至于说像生、老、方、时、数等等,总共有二十四个;这个二十四 admin

2018-11-03

色法(二所影现故)包含: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法,是由心王、心所、色法总合依这三个分位差别法,来说有这24个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三位差别故)包含: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第五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再接着第三位的色法,包括了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还有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另外还有一个法处所摄色,总共十一个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二位法合起来共生而显示幻影幻灭的影像,这个色法其实是幻影幻灭的影像。然后第四位呢,是心不相应行法,里面像得、命根、众同分,乃至于说像生、老、方、时、数等等,总共有二十四个;这个二十四个心不 三摩地

2018-07-23

十一法处所摄色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 三摩地

2018-07-23

四者,法处所摄色;有下列四种:第一种,带质境所见色,乃六根、六尘相接触所生之似外境的内相分,是第八识所变现的心法,与外境非一非异,何以故?外境是色法,带质境是心法,非一故;带质境的内容与外境一模一样,无二无别,非异故。而此带质境所见色,在五扶尘根与外五尘相接触的地方生起外相分,再由五胜义根的神经以讯号的方式传输到头脑而生起内相分六尘境界,再由见分的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再接着第三位的色法,包括了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还有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另外还有一个法处所摄色,总共十一个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和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二位法合起来共生而显示幻影幻灭的影像,这个色法其实是幻影幻灭的影像。然后第四位呢,是心不相应行法,里面像得、命根、众同分,乃至于说像生、老、方、时、数等等,总共有二十四个;这个二十四个心不 三摩地

2018-07-22

在十一种色法之中,除了五色根和内外五尘之外,还有法处所摄色。所谓法处属于十二处之一,也就是意根所对之境,意识所缘之相分,总名为法处,通常说为法尘。由于处具有生长的意涵,所以说眼等六根以及色等六尘,为生心、心所作用之处,因此称为十二处;法处就是其中之一,而法处所含摄的色法,就称为法处所摄色。这法处所含摄的色法,实际上是由过去落谢的五尘影像,含藏在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三摩地

2018-07-21

包括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这些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包括我们的色身,所以说这十一个色法,叫作二所现影故,是由第一位,五位百法第一位的八识心王与第二位的五十一个心所法,由这两类的法而变现出来的。由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显现出这样一个影子:有我们的色身,以及我们所接触的十一种色法,因为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二所现影故是指色法十一,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以及法处所摄色。这十一种色法,乃是八识心王及其相应之五十一心所法所共生而显示出来之影像,由于幻有幻灭,所以名之为影。色法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三位法,包括了五色根、五尘与法处所摄色。眼等五色根,各有扶尘根及胜义根。扶尘根即是可见可对之五色根,譬如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 三摩地

2018-07-21

色法(二所影现故)包含: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法,是由心王、心所、色法总合依这三个分位差别法,来说有这24个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三位差别故)包含: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第五 三摩地

2018-07-21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十八界中有十一个法是相分,就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加上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以及五尘中显现出来的法尘(又名法处所摄色),这就是色阴全部。色阴全部都属于相分,因为可以被我们的觉知心所看见,全都是有相之法,称为相分。因此,相分是指我们人类自己的十八界内的五根、五尘和法处所摄的五尘中的色法。相对于被接触(被看见)的色法等相分,十八界 admin

2018-07-21

四者,法处所摄色;有下列四种:第一种,带质境所见色,乃六根、六尘相接触所生之似外境的内相分,是第八识所变现的心法,与外境非一非异,何以故?外境是色法,带质境是心法,非一故;带质境的内容与外境一模一样,无二无别,非异故。而此带质境所见色,在五扶尘根与外五尘相接触的地方生起外相分,再由五胜义根的神经以讯号的方式传输到头脑而生起内相分六尘境界,再由见分的 三摩地

2018-07-21

色法[11](二所现影故)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心不相应行[24](三位差别故)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无为[6](四所显示故)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百法口诀: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位心所法 三摩地

2018-07-19

也就是说,十八界中有十一个法是相分,就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加上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以及五尘中显现出来的法尘(又名法处所摄色),这就是色阴全部。色阴全部都属于相分,因为可以被我们的觉知心所看见,全都是有相之法,称为相分。因此,相分是指我们人类自己的十八界内的五根、五尘和法处所摄的五尘中的色法。相对于被接触(被看见)的色法等相分,十八界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6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