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以目前各大寺院出家法师来说,若是弘扬声闻解脱道者,因皆未断我见,乃属于凡夫僧宝;若是弘扬禅宗或大乘法者,也皆未开悟,以其开示之内涵就知其落处仍不离意识范围;未断我见,遑论开悟,只能称之为大乘法中的凡夫僧。初学佛者皈依凡夫僧宝是理所当然的,但久学菩萨证悟以后还在皈依凡夫僧,那就说不过去了;因为凡夫僧所说的法,言不及义,都只能在世俗法上劝说要断除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余报便会尽不可说的久远时节而难以脱离,因为种子流注而要反过来历经种种受人诳骗,因为自己于说法中之所误导之一切众生非止仅于其当生,若是其著作一直流传于世,本身透过其在生之时所创立的基金会财力的供输,不断印刷结缘,因为未来际此人即使殁后百年已无著作权之限制,又不断有结缘书、网络之结缘电子书,一直告诉众生错误的观念,则此有情则加重其过失,不因为其当生之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同禅宗当中这个裴休丞相,这个所谓的张无尽居士,这所谓的张拙秀才,这一些虽然是不曾剃发、不曾出家、不曾所谓的“着染衣”,可是绝对无碍于他们是真实禅宗里面的七住位明心的身分。那刚刚也有说到了,这个胜义僧主要重点在于他只要证得小乘的初果以上,乃至大乘他明心见道了;虽然这样子的有情,是在家相、是居士相,他不剃须发、不着染衣,他虽然不得受一切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禅宗道场中修行求悟的人不是很多吗?那些常常打坐、打禅七的人,目的不是都在求悟吗?那就表示他们对开悟这个法有信心:信世间确实有人可以开悟。但问题是无法得遇善友。有的人虽然遇见了善知识了,但是难得自在。往往有人说:我遇到了萧平实这个法门,想要去学。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恶友:那是邪魔外道啦!你不要去学啦!信心又被打掉了。后来把萧平实的书拿来不停的研读: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来把法传给二祖慧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有一天,梁武帝问志公和尚说:我的寿命还有多少呢?志公回答他:等老僧圆寂之后你会造个塔,到时候这个塔坏了,你的寿命就到了,就要往生了。志公和尚圆寂时候的塔,原本是用木造的,后来梁武帝想到志公的预言,就决定把它造成一个坚固的石塔,所以就把原本的木塔给拆了。结果旧塔拆了,新塔尚未完成的时候,侯景就造反了,把梁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来把法传给二祖慧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40集作者与受者的关系(八)>余正伟老师)多数人尚无能力分辨福德与功德义涵之差异,往往以为造桥铺路、济贫救世、捐献巨额款项与寺庙,于梁柱片瓦上凿名刻字流芳百世……等等,自认这些钱财的布施是为来世造作大功德、大福德,心中欣喜雀跃,受惠者也赞许他是功德无量。其实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道的修学,首重在开悟,也就是要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藏也是中国禅宗证悟的标的。而在经典当中,佛陀并且已经明白的表示: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以下我们将约略的来说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的几个特有的体性。首先我们要来说明的就是说,如来藏祂是妄心七识的俱有依。所谓妄心当然就表示说它是虚妄的心,怎么说是虚妄呢?就是说它是生灭的、是无常的心。首先我们要 | admin 2018-07-21 |
![]() |
如来藏是一切法、一切事物的本源,同时也是三乘佛法的核心;大乘菩提道的行者必须首先证得如来藏,才能继续进修佛菩提道,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对慧能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讲的就是证解本心——如来藏的重要性。小乘法的定性阿罗汉虽不知不证本心如来藏,但如果不是坚信佛所说的灭尽蕴处界之后仍有本际(如来藏的别名之一)独住于无余依涅槃之中,是绝不敢、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趣入这个佛菩提道的修证呢?现在我们就要从禅宗的第一则公案来开始说起。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释迦牟尼佛祂诞生时的故事。释迦世尊于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出生,据说世尊出生的时候,有非常多的瑞相,包括大地有六种震动,而且光明遍照。记载刚出生的小婴儿(悉达多太子),不需要别人的帮忙,而就自己站了起来,然后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了七步,结果一手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般若的证悟必定以是否亲证如来藏而领受其真如性,作为证悟般若的唯一标准;所以禅宗五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众生欲真正修学佛法,其入门就是证悟如来藏;入门之法,则是要寻觅此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只要证悟此心,就是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也唯有证得此心,才能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故而一切佛子当以找到自己身中之如来藏,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很清楚地,由这个禅宗的大祖师,也为我们证成了这一个能够出生万法,能够受熏持种根身器,本来就是玄奘大师所力弘的这个唯识如来藏了义经典,了义里面所说的第八识。浩浩三藏不可穷,能够受熏持种根身器这一个如来藏识第八识,不管从贤圣的角度来讲,从我们刚刚的道理,这样的一个推求来讲,五蕴十八界生灭法,没有一法能够超过。可是生灭法本身,又不可能记持业种存在,没有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的法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即是经中所说无觉观者名为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一向不以离念或有念的灵知心作为修证之标的。正觉同修会的实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正是中国禅宗古今实证者之所证;千年前提倡默照禅的有名祖师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同代弘扬看话禅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能够让我们证悟如来藏,直指心性的教门就是世尊特别为了具缘的弟子所教导的教外别传──禅宗法门。由于这个法门,是专门针对前面所说的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足了,已经进入了菩萨六住位了,世尊所传下的这一个特别的禅宗法门,就是可以指示六住位的菩萨,亲证如来藏而进入七住位的善巧法门。那么大家都知道,禅宗法门的起源(文字)记载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可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看看李女士的痴情,讲一句比较不重听的话,这样的深情虽然动人,但却是无济于事的,其实我们的眷属,因为这一世跟我们有缘所以成为眷属,可是因为第八识无始以来每每被被第七识拖去轮回,因此我们的眷属其实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限在这一世的,因为隔阴之迷的关系,每一世全新的意识都贪求这一世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一世的眷属是自己的眷属,然而事实上,实相并非如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宗六祖慧能也让人没着空,《坛经》般若品第二,慧能云:“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楞严经》卷八(《大正藏》19-143上)中佛语为证:“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够证得这个具足心真如门——有了心真如性以及心生灭性的这个阿赖耶识,那就能够具足现观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乃是具足世间法以及出世间法这个第八阿赖耶识的自性——这样子如实的实证阿赖耶识,才是中国禅宗真正的开悟。以上我们为大家说明了圆成实性以及俱有依这两种阿赖耶识特有的体性。-----《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2第31、32集 如来藏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门经论中有关的语句处处表明,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夫如是则生未尝生。灭未尝灭。去未尝去。来未尝来。都卢是个如来藏体真如正性。敢问。提举中奉。即今在什么处。还委悉么。无生无住着。处处是全身。」「……檀越请小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这里可以看出,菩萨亲证真心以后——也就是亲证如来藏以后,现前观察如来藏实际理地是没有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境界,祂离见闻觉知,祂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可以证明以及禅宗祖师开悟是正确无误的。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卷11,过三恶道菩萨曾开示: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大方等大集经》卷11)已经很清楚告知,真心如来藏没有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个第八识。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来藏的玄奘大师,为了求取悟后进修的成佛之道次第与内涵,前往天竺取经。主要是想得到《瑜伽师地论》,玄奘菩萨停留印度期间,应戒日王之邀,召开了法义辨正无遮大会,大众信服,名震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次,如彼所言:【【但《成唯识论》中却明示初地菩萨方才「见道」,而斯六、七二识方才「转识成智」,与萧老师建立实有极大出入!】】然而成论所说六七二识之转识成智者,其实始从「前真见道」之时,已经开始转生,已经开始出现,非不现行运转也!但却要待通达位之初地入地心中,方才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未到通达位时,皆犹尚未满足下品二智,是故论说「前真见道位得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