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我说这一类人都要好好磨练,这种人,最好让他来正觉学十辈子才开悟,将来悟后就不会有问题。至少年轻时进来修学以后,让他学到白发苍苍、眼花齿摇即将耳聋了才让他开悟,他就不会退转了;未来就不会被无明恶人所推堕。我说的都是实话,所以会外有些人希望来见萧平实,一见之下就像禅宗公案写的那样当下开悟。十来年前这种人很多,往往打电话去出版社要求要见萧平实,出版社 | admin 2020-06-20 |
|
能善护戒品随所说行,勤心读经求通佛法,如是人等,生多闻慢,阿练若慢。而好瞋恚,心常垢浊,深怀悭贪、瞋恚毒心,顽钝无知,以小因缘而起大事。是人瞋恚覆心,互相出过。谓破戒、破见、破命、破威仪。舍利弗,如是僧中有好比丘,心无偏党,处在中间。而亦同之在彼恶中。互相讥论,诤讼不息,不得安隐坐禅读经。在家出家皆亦娆动。如是舍利弗,尔时多有比丘一岁二岁三岁乃至九 | admin 2020-06-14 |
|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贪著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议;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 | admin 2020-06-14 |
|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 | admin 2020-06-14 |
|
也就是说,在入灭尽定的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就在演练一番自己可以控制的死亡的过程。也就是他开始把六识一个一个把祂灭掉,然后越灭越多的时候,他就越接近死亡,如果一个人害怕死亡,他是没有办法进入禅定的。所以修灭尽定就是在作这个练习,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说,其实,在这个地方,就有所谓的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其实这个都是依于六识的遍行心所来建立的。也就是六识,眼 | admin 2020-06-12 |
|
想想看:一般人去助念时,总是一面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面却在想着:几点可以结束?我还有事情要赶着去忙……,这就是一般人的助念啊!他们是一边儿念佛号,一边儿打妄想的!那你们将来练成了净念相继的功夫,就不是像他们这样,那是一心不乱的一直念佛下去,是一边儿念着佛号,心里同时忆佛不断、净念相继的;一直到引磬响了,才会停止 | admin 2020-06-08 |
|
下定这个决心以后,就不必像外道们说:“我要固形存想、练精化气。”辛苦的修炼内丹、外丹,想要让色身永远不坏,那是妄想。就算色身真的可以永远不坏,最多能维持多久呢?最多就只是一个住劫嘛!可是当住劫过完了,接下去是坏劫,连大地都烧熔了,他的色身还能存在吗?当然不可能嘛!这就表示说,他没有超过劫浊。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 | admin 2020-06-08 |
|
从日常生活中磨炼自己、训练自己,到达真正慈悲、平等、净心。初学佛的人不要害怕自己做不到,或者条件因缘不具足,而此忧郁彷徨,觉得佛门难迈,道心退转。以下吃素日期,是为渐断荤腥之法。六斋日:若逢大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十斋日:大月:为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 | admin 2020-06-08 |
|
从日常生活中磨炼自己、训练自己,到达真正慈悲、平等、净心。初学佛的人不要害怕自己做不到,或者条件因缘不具足,而此忧郁彷徨,觉得佛门难迈,道心退转。以下吃素日期,是为渐断荤腥之法。六斋日:若逢大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为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十斋日:大月:为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悟后起修也要修四禅、四空定,也要修观、练、熏、修四种三昧。但是往往坐下来之时,突然间想起这个法,突然间想起那个法。往往我们在修定的过程里面,突然间会想起世间某一些事情,那么这一些通称之为烦恼。我们想要到达不掉举的状态,必须烦恼很少。一到了修定的时间就把所有的烦恼丢开。平常在做事情的时候,心里面也不为任何事情起烦恼。该做就做,做过了就丢开。没有烦 | admin 2020-06-08 |
|
![]() |
这一段时间不也是我们可以勤作功夫,阅读、思惟法义、反观内照,这也是一种修练,一种道业增上的好因缘嘛!是不是这样呢?好,第三个字叫作“转”。转就是转变,转化、转念、转折。转的意思就是改变。大家很难改变,养成一种习气以后,一种执著,要他变,实在是太困难了!我们说“转烦恼为菩提”,“心转,境随转”,如果在在处处都抱持著悲观的 | 三摩地 2020-04-12 |
![]() |
那如果诸佛如来都有这样的法,那他们为什么全部都集合到这个地方来?”然后又问了个问题:“那十方诸佛世界的如来是什么缘故,自己不在祂的净土世界中为大家演说呢?”阿难问的有道理呀!那我们来听听如来是怎么开示的: 经文:【佛告阿难:“如有一阿练比丘隐居山窟。至时入村,方欲乞食,道见人兽诸杂死尸。见已生厌,断食而还:‘呜呼苦哉! | admin 2020-03-19 |
![]() |
html此时配合善知识之教导,即可正确地转进“无相念佛”,把内心佛号的声音舍掉,只剩下忆佛想佛之念,不需要再靠外面或内心的佛号来维持忆佛想佛之念,经由逐渐练习并且掌握要领之后,就可以逐渐达到《楞严经》卷5〈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开示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境界—将眼、耳、鼻、舌、身、意都回归到意根来,此时不需要再透过眼耳鼻 | admin 2020-03-17 |
![]() |
同样的道理,大猩猩其余的四根也是一样的情形,人类在与牠一样年纪的时候,已经能够理解非常多很深细的事情以及道理,但是大猩猩却是无法理解;虽然大猩猩经过人类的训练以后,也可以理解一些事情,但是最多也只能理解几百样人类所了解的事情,超过了就没有办法理解;可是人类却可以了解这么多这么多的事情。这就表示说,以人类来说,大猩猩牠的五根的胜义根是有缺陷的。在人类之中,其实也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哪怕您的气功练的多好,或者什么样的脉轮运行的多好,那都不会是我们修行所要追寻的目标。因为这个本身呢,受蕴----所有一切的受蕴都是无常,不应该是我们执持,不应该是我们执着的标的。那最后仍然是告诉大家,以《金刚经》的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话,所有的受它当然就是相;所以,凡所有受,皆是虚妄。希望大家能够得着受用。阿弥陀佛!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个方法在我们面对一般的麻烦事情,一般的烦恼的时候,这个方法确实有它的用处在;不过,只要各位真的练习过了,真的了解它的意涵之后,您就会晓得光是靠这四个面向,而要能够对治所有的烦恼,那常常是力有未逮的。因为这里面所谓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都只是在事情表面的层次在处理,没有办法深入到事情的核心;这个所谓的核心就是烦恼的本源,所以从这一点来说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只是自己的身出家,可是心里面还不断的有这些染法,而对于这染法自己也没办法完全克制,不知道如何能够离开、离弃让之能够灭尽;这样的话,单单五盖中的其中一盖的里面的少分都没有办法处理,这样整天打坐有何意义呢?就算能打坐像是欝头蓝弗,将来的果报,还是可能在三恶道啊!这样有何意义呢?乃至于说,这一生中有善知识来为我们演说波罗蜜多的法,来说明第一义谛真实的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说有的人,他跟你素来不亲近,可是你们又常常见面,那下次你就可以先练习,对着镜子先向对方打招呼,想对方的名字,然后称呼对方,然后带着笑意,不要皱着眉头;然后也去想,你有可能是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场合突然遇到他,这时候你在愣一下的时候,你应该很快地转换你的表情,不要用惊讶的表情或等等,还是应该带着和颜悦色,这样来跟对方打招呼。这个在佛法中叫作先意问讯: | admin 2020-02-21 |
![]() |
有一次我梦到一个朋友有了新情人,但梦中我感觉他的情人不好,没多久那个朋友就跟那个新情人分手了!真是很神奇!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中有说到意根是现识又是智识,平实导师解释说:也就是说意根配合意识时,他就可以直接反应出来!譬如我们如果意识心被训练得知道某些事情,当我们一看到这个事情时,我们马上就会有反应!譬如我们因为被教导说大便是脏的,那当我们走路看 | admin 2020-02-21 |
![]() |
经过一段时间职场历练,对大家的诉求,多少感同身受。从最开始比较不喜欢工作,到后来成为工作狂,再后来调整安排,边工作、边护持正法,基本可以兼顾,现在呢,也比较喜欢通过工作去和众生广结善缘,历缘对境修除性障,锻炼自己和众生互动相处的善巧方便,更可以顺便接引有善根福德的众生进入正法。当然,有些福报比较大的菩萨,可以早早退休,全身心护持正法(比如:导师和台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