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慢慢成就之人,一定能够查觉到这个样子,因为你在练成无相念佛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是妄念、这不是忆佛念,这是妄念、这不是忆佛念,终究能够净念相继;是因为你在这每一次的简择当中就知道,这是相应生死过咎,这是相应涅槃安乐。我要修习定力,依之定力有产生未到地定,再依未到地定来断我见;所以我要趣向涅槃安乐,我要摄心,我要住在忆佛念,我不要住在妄念。这样子的拜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且即使是思维的话这样还不行,必须要练习;因为如果没有经过自己观察、练习的话,那时候说话整个角度是整个会僵硬的,因为心里面根本没有办法赞同这样的事情,所以在这些烦恼的过程中要能够来作这个检讨。作这个检讨,一一的检讨,检讨自己的背后的心行是什么?因为我们所展露出来的语言文字,那都还是只是表面的,实际上我们那些没有变成语言文字的种种的情绪,以及对众生的 | admin 2020-02-21 |
![]() |
比方说,对于眼前的境界终必坏灭这个状况来说,我们可以先作好心理建设,让自己预先打预防针,告诉自己说眼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坏灭,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境界会坏灭、这个境界会坏灭;那么一旦我们常常这样练习,有些人甚至主张说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经常作这样无常的观行。比方说,有人说:甚至说当你拿起一枝笔来写字的时候,那你就要观行了 | admin 2020-02-21 |
![]() |
”如何是如来行处胜呢?这是说如来世尊,祂修证无量无边的三三昧,也具足亲证了九次第等的禅定,这些是加上了观禅、练禅、熏禅、修禅,而如来的这一种定力我们叫作大龙常在定,这个修证不是声闻缘觉他们所能够了知、达到的。我们来看如来的大龙常在定,它是依什么来为它定力的安止处呢?就是以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为安止处,而不是把意识心降伏了,把意识心置于定境法尘中 | admin 2020-02-20 |
![]() |
这些书里面,对于如何依照次第,逐步修练成忆佛念佛的功夫有非常清楚的交代,希望大家有时间去请阅,来参照修习。 在《优婆塞戒经》卷2〈自利利他品〉)里面,经文说:由于菩萨本身就有在修习这个定力,并且因为智慧增长了,同时也因为持戒的关系,所以烦恼几乎都不会再生起了。所以当然菩萨会常常,常常处在一个寂灭的这个状态。这个寂灭的状态不是空无所有的虚无的意思 | admin 2020-02-20 |
![]() |
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些功德,没有能力可以成就静虑的功德,所以需要修学制心一处的功夫!制心一处的功夫,我们所修学的是平实导师运用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佛门里面的忆佛念佛,也就是无相念佛的方法;搭配了拜佛的方便,从拜佛中来修炼定力!忆佛拜佛中修炼的方法,是直接对治意根以及意识的散乱以及攀缘!修炼的过程里面,让自己能够摄心,安住于清净的忆佛的 | admin 2020-02-20 |
![]() |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藉由训练意识“心一境性”的“止”,专注一心安止于无相念佛的所缘境;以及藉由“审正观察”的“观”,来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出现,如果出现了,就必须再舍离,直到最后可以离开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而于无相念佛安止下来;再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 | admin 2020-02-20 |
![]() |
当比丘们回到了精舍,就把今天看到的情形告诉佛陀,说这些可怜的外道,自己盲修瞎练、知见不正确,又互相恶口毁谤,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亲近正法,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呢!佛借这个因缘,就告诉大众说这些六师外道过去生到现在一直都冥顽不化,就把这样的因缘来告诉大众。 佛说久远劫之前,在南阎浮提有位镜面王,他很喜欢读诵大乘经典,智慧深广、通达佛理;但 | admin 2020-02-20 |
![]() |
只是《楞严经》的用语过于洗练,而所开示的法义,又大多是属于修学无生法忍的地上菩萨的修学范畴,所以一般人总觉得《楞严经》艰涩难读、难以理解。所以,平实导师以十五册的《楞严经讲记》来详细说明整个《楞严经》的内涵。如果大家去读过之后就可以了解,为什么说《楞严经》绝对不是伪经,而且是成佛之道上不可或缺的一本经典;也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世尊在《佛说法灭尽经》当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能触而不了别?当你吃饭的时候,如果是练到触而不了别,那么你是如何拿到筷子?你如何知道那是筷子?你如何知道那是菜?然后去挟菜?把菜挟到嘴里,怎么知道那是嘴呢?所以如果真的是练到触而不了别时,是一定没有办法吃饭的。再说,如果真的练到触而不了别时,你突然间想到要去车站,那么你是如何走出家门的呢?你是怎样知道那是门,不是墙呢?你 | admin 2020-02-19 |
![]() |
定力很重要,定力是基础,如果没有定力,心识散乱,落在掉悔盖里,就无法证果,所以先要练五停心观,先把心调伏下来,心性调柔之后有了定力,才能断我见证初果,参禅才能得力。正觉所弘传的无相念佛,属于五停心观的念佛观,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来修持。无相念佛的修持方法,就是《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的入门方便,非常殊胜,可以训练学人拥有带着走的定力, | admin 2020-02-19 |
![]() |
可是,假如说只是教导一些学佛的行仪,加上说种种仪轨的排练,然后又还要教搭衣,然后又加上还要说三归五戒,最后才简简单单地说了菩萨戒的内涵;或者,甚至于是以声闻戒的方式来说菩萨戒;那结果能不能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呢?这恐怕就成为问题!更何况学人是不是有机会从日常生活中去体会思惟?所以说能不能于戒法心开意解呢?也许当初的一念善心,稍微有一 | admin 2020-02-19 |
![]() |
那么要能够锻炼到心不颠倒的这样的功夫呢,就必须要训练平常在念佛的时候能够达到一心不乱。那么要能够训练平时念佛一心不乱,能够一心不乱,假设说没有更殊胜的法门,当然就是老实的持名念佛嘛!假设说有更殊胜于持名念佛法门,而且有那个因缘有那个机会可以听闻到了----能够听到人家的解说或者是看到这样的书上的说明,那么当然就应该要去求这个更殊胜的念佛法门。譬如前面说 | admin 2020-02-19 |
![]() |
换句话说,如果您志在修行的话,请您一定要掌握住陀罗尼原来的意思,你在学习陀罗尼的时候,一定要从法义入手,再把它收摄精练。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许多的学佛人,确实是需要佛菩萨帮他消灾解厄的;甚至我们也不能否认说,也有许多人希望藉此求通、求得;所以对于您有这种需求的话,难免您就会对于一些所谓的(世间人一般所认知的)咒语真言,比较讲求它有没有应验了。如果是这 | admin 2020-02-19 |
![]() |
若属自身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比如说从小就练就软骨功,可以以自己的口道行淫,这也是若属自身的邪淫。所以佛说:【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优婆塞戒经》卷六)邪淫之罪,只有阎浮提等三天下才有,欝单曰洲没有;因为欝单曰的男女都没有互相系属,他们不结婚,看中意了就在一起,办完事了互相没有亏欠,各自离去。他们没有家庭的制度,男女 | admin 2020-02-19 |
![]() |
若属自身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比如说从小就练就软骨功,可以以自己的口道行淫,这也是若属自身的邪淫。所以佛说:【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婬。】(《优婆塞戒经》卷六)邪淫之罪,只有阎浮提等三天下才有,欝单曰洲没有;因为欝单曰的男女都没有互相系属,他们不结婚,看中意了就在一起,办完事了互相没有亏欠,各自离去。他们没有家庭的制度,男女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因为世间有人练过某些功夫,可以把手伸进火中而不会被烧,也有人吃毒药而不会死;反之,如果在无记心或善心位时误杀了人,不会得到杀罪,譬如医师救人开刀手术失败的道理是一样的。譬如曹操,如果有人若用砒霜的毒,毒他是毒不死的,因为他从很少量开始练习每天服毒而产生抗体,就好像现在打疫苗一样,对某一特定的物质有抵抗力;同理,既然有人练 | admin 2020-02-19 |
![]() |
第二件事,既然众生所领受的诸法境界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有什么好执着的?有什么好争执的?有什么好计较的?或许有人不相信,今再为大众详细说明:譬如自己的五根身,难道不是由自己的如来藏借着父母四大等缘长养而出生的吗?难道你所接触的外五尘,不是由共业有情共同变现出来的山河大地器世间所显现的外五尘吗?又如果不是你透过自己的五根去接触外五尘,如来藏就在自己 | admin 2020-02-18 |
![]() |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藉由训练意识心一境性的止,专注一心安止于无相念佛的所缘境;以及藉由审正观察的观,来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出现,如果出现了,就必须再舍离,直到最后可以离开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而于无相念佛安止下来;再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持续不断,如果中断则再令意识心生起无相念佛的念;或是观察 | admin 2020-02-18 |
![]() |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藉由训练意识心一境性的止,专注一心安止于无相念佛的所缘境;以及藉由审正观察的观,来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出现,如果出现了,就必须再舍离,直到最后可以离开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的圣号以及圣像,而于无相念佛安止下来;再观察无相念佛的念是否持续不断,如果中断则再令意识心生起无相念佛的念;或是观察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