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初机的学多有所障碍,很多人的冤亲债主是属于鬼道有情,因此这一类的超度就会流传到现代反而变成主流;而真正在演说三乘菩提的聚会的真正,反而被忽略了!所以,为了适应现代人普遍在见道上的福德有所欠缺的关系,而且这些所谓与鬼道众生相关的障难普遍偏多的情形,在这个因缘时节的时候,所以很多的道场也会举办这一类所谓的方便梵呗、这一类所谓的蒙山施食。其实有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人对于魔的内容并不了解,因此认为修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难,全部都说为是外来的魔考,其实这样的情形就是他不了解全部的内容。而其实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是有外来的干扰,但有的时候却是自己内部的问题。因此有的人会说,你要修行就有魔来考验你喔!但是这样的情形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对于真正所谓的魔,佛其实应该要有正确的认识;了知它的内容,那就不会有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学佛人常常会将自己目前生活和学佛路上的种种不顺归咎于冤亲债主的障难;为此善知识也总会教导我们要将学佛一点一滴的功德都回向我们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让他们也能早日走向学佛之路,走向解脱觉悟之路。无量世以来,我们轮回六道,互为父女夫妻。偏偏离得越近的人,总是相互伤害最深的人。今生能相遇、能成为这世上最亲密的关系,总是过去生深厚的缘分;有些是来要债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对治悉檀:众生欲求出离三界,但是困于种种烦恼所缠,无法出离;「大医王」佛陀乃施设各种善巧方便,应病予药,令众生能对治烦恼障难,因此离障解缚而证得三乘解脱果,称为对治悉檀。三、为人悉檀:人类等诸有情众生之根性八万四千,佛陀善观众生根器,随各人心性之差异而施设及开示各种不同之修行法门,乃是为人悉檀。四、第一义悉檀:不在一切语言文字等表面意思来论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见佛闻法有障难之八处。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洲,五、长寿天,六、聋盲瘖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能够得到戒、定、慧等三种无漏法。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有七百位比丘尼得到了初果;八百位阿罗汉回心得入菩萨道。诸天龙神及当时在树下听闻的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当有的人要来学习时,他就弄出很多奇怪的事情来障碍人,让人无法顺利修学,这也是许多人在修道上常遇到的障难。少数破坏的鬼神与魔,所示现出来的现象,大约有以下三种:第一、或现恶形以怖其心。只要你想学了义法而离开魔所掌控的境界,他就每天在梦里、在打坐时,示现许多恐怖的境界来吓唬你;你如果不学了义法了,他就不管你了。因为你如果学了了义法,就可以出离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见佛闻法有障难之八处。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洲,五、长寿天,六、聋盲瘖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能够得到戒、定、慧等三种无漏法。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有七百位比丘尼得到了初果;八百位阿罗汉回心得入菩萨道。诸天龙神及当时在树下听闻的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末学在多年的弘法过程当中,每每会遇到同修有种种修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意外灾害、家人阻扰、工作忙碌、生活困顿等等事相出现,因而障碍之修行时,总是会劝请他们能够殷勤的履践忏悔、发愿、回向等三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并且在佛前至诚恳切的祈求诸佛菩萨的加持,以排解修道上的障难。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修度过难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在成佛的过程中,就能少受许多无意义的辛苦与障难,并且能够广利众生而早日成佛。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早证菩提!-----《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66集七种施因缘-不减损财物的布施》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七种施因缘-不减损财物的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菩萨,就像是这样的道理,您在佛道上的每一分证境和证量,都必须有相对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在佛菩提道上有扎实稳固的基础,也才能一步步的往前推进而没有障难来遮障我们。弘法多年以来,我们看到许多退失的现成例子,虽然说会退失的人原因很多,但如果仔细的归纳起来,其实不外乎都是因为福德资粮不足所导致。因此,我们特别要利用三集的时间,来为各位详细的说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持五戒,能远离修习善法的障难,具足增长善法的顺缘。如来在《灌顶经》里说,若持五戒,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在人左右,守于宫门宅户之上,使万事吉祥。故严持五戒的人,非人灾害等不能侵犯,因而能顺利地断除恶法;进修善法。如《法句譬喻经》卷四说:“戒德可恃怙,福报常随已,见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龙邪毒害,不犯持戒人”。双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相既离,亦尽,从于定起,诸见烦恼皆不现行;以三昧力坏其种故,殊胜善品随顺相续,一切障难悉皆远离,起大精进恒无断绝。若不修行此三昧者,无有得入如来种性。以余三昧皆是有相,与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萨故;是故菩萨于此三昧当勤修习,令成就究竟。修此三昧,现身即得十种利益: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一切诸魔恶鬼之所恼乱;三者,不为一切邪道所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除此之外的欲界天、人,虽然说也有盲聋瘖哑诸根不具的,不能见佛闻法的,也有世智辩聪,只知熏习真实心外的世俗作务,邪见深重,不信出世间的;但就大多数欲界人间众生而言,这些毕竟都只是少数,反之,大多数欲界人间的众生,是比较没有这些障难,比较容易受教度化的。所以,诸佛为了度化众生的大愿,都在人间示现成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2集佛为什么要度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成佛之道必须要圆满什么?第一要圆满福德,等于说在资粮的修集、障难的排除,不管是在财施、法施、无畏施,不管是内财、外财、护持正法、利乐有情、摄受佛土种种的资粮,这些福德该有的修集,这是成佛之道必须圆满。有人说“我只修智慧就好,不用修集福德”,这就是错误的。另外,还要成佛之道必须圆满什么?必须圆满无量的三昧,不仅是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 | admin 2018-07-21 |
|
|
所以,成佛之道必须要圆满什么?第一要圆满福德,等于说在资粮的修集、障难的排除,不管是在财施、法施、无畏施,不管是内财、外财、护持正法、利乐有情、摄受佛土种种的资粮,这些福德该有的修集,这是成佛之道必须圆满。不是说有人说“我只修智慧就好,就不用修集福德”,这就是错误的。另外,还要成佛之道必须圆满什么?必须圆满无量的三昧,不仅是四禅八定、四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第四个条件是什么?第四个条件是从障难的部分来讲。前面三个条件是说他需要有这个资粮----往生需要的资粮是正面的----譬如说他要善解第一义谛的旨趣;他要对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不怯懦;他要深信因果,这都是正向的资粮。可是我们讲的第四个部分,就是属于障难的部分----他不应该要有这个障难!如果他有这个障难,他也没办法往生、求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中生,乃至未来的下品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说,上品上生与上品中生的差异很大,所以同样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它的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大心的菩萨还是要在未舍寿前不要妄自菲薄,努力的精进来培养该有的资粮、该有的功夫,还要排除该排除的障难。好了!我们上品生讲完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7集上品中生(二)上品下生(一)》正伟法师-----《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8集上品下生(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这个部分,我们从这里开始,我们发觉说都要善知识的摄受帮忙:前面需要自己回向发愿,以诸种善根回向发愿极乐国土;可是这里因为他的资粮就不太够,障难也会比较多,所以他需要善知识的帮忙。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而且这里其实有提到这个善知识,他得要懂得如何开示弥陀世尊的四十八种大愿以及极乐国土的种种的庄严。如果是这个善知识他不懂,乃至他根本不信,他根本无法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不毁谤大乘法这一个好处,也就是说他没有那个障难,他是相信大乘方广唯识经典,只是说他没有学习而已,可是他不毁谤。他这个人不毁谤大乘经典,所以说他没有这个恶业,如果有这个恶业的话,他就无法下品生。所以说下品上生的菩萨,虽然他造了种种的恶业,造了说----这里经典讲:作众恶业,造了种种的恶业,可是他因为不毁谤大乘经典的这个功德;而且他也造了这些恶业,他也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久做功夫者,似是而非,终是恍惚,唯理障难除,当机有依倚,事觉沾滞,总未大彻大悟之过也。然彻悟处,非在方册子上印证过来,诸方知识口角头许可去就。所谓‘把手牵人行不得,为人自肯乃方亲’。学道如登万仞山,且万仞山犹有形段可立,犹有程限必期可到。然此道无形段,非期月程限而可必者。故古圣云:‘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须立远大之志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