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善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换句话说,圣人施设,我们以声闻人来说,它是有所谓的七方便——七种方便、七种善巧,来帮助修行人能够证得断我见的一个功德。七方便是哪七方便?第一个、五停心观,第二个、四念处的别相观,第三个、四念处的总相观,后面四个则是所谓的四善根——煖、顶、忍、还有世第一,或是说另外的翻译:世第一法。前面的五停心观,主要的就是让我们这个妄心,心猿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七方便。二施为方便。即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三集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集成。如说真如具恒沙德智为门等摄一切法。故十地云总同成别异坏等。四[16]种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施为。谓三业化等。此中即是第二第四方便。又解有三。一接下方便。唯为下人。二显上方便。唯显胜妙。三通彰方便。遍在上下。此乃接下名方便也。现身疾等。因说法故。亦可显上。叙其德故。赞叹如来功德胜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我们刚刚讲到了众生著相,讲到了外道错误的以为,我意识只要是相应于定境法尘,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我们刚刚讲到了众生著相,讲到了外道错误的以为,我意识只要是相应于定境法尘,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更熏习第一义谛的人,在临终的时候,知道这一切因缘业种的和合要终止了,这一个业报身所能担负的责任义务,也只能作到这里,所以凭借着理解这第一义谛,以及破除我见的功德,就是上品中生往生到极乐净土,真是殊胜!而熏习第一义谛,也无有困难,只要听过几次的真心体性的演讲,心中信受不移,即使有一些不清楚,但是对这真意没有动摇,这样就是熏习了,只要对自己有信心, | admin 2018-07-21 |
|
|
如其七方便人回心渐顿悟义。与湛法师。为勍敌耳。故交绥而退焉。唐太原崇福寺浮丘传释浮丘。姓张氏。太原人也。挺然奇表慧悟绝伦。于瑜伽论差成精博。旁综群书言分雅俗。四方学者争造其门。然讷于宣剖敏于通解。深藏若虚。庸庸品类多所不知。于时哲公露其头角。博闻强识之者惧其抵触。岂况请余乎。哲惟神伏丘之义学。故谓为法海焉。享年七十余。终于所居。然未闻其有所著述矣。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