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时候萦挂在玄奘菩萨心头的是,在明心见性之后,应该要如何继续在佛菩提道上来进修呢?而这个佛菩提道的完整次第又是什么呢?由于玄奘菩萨在当时的证量已经超越了中国同时期的所有僧众,他在当时已经找不到善知识可以谘询问道了,因此热切求法的玄奘菩萨就立志要前往印度(也就是当年的天竺)去求取《瑜伽师地论》,他也誓愿要把完整的佛道次第给带回到中国来。由于他本身具备 三摩地

2018-07-23

那时虽然已经是隋末唐初,交通工具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哪儿基本还是靠腿,有匹马就算是高档奢华。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玄奘大师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这说起来容易,真干起来可以想见其中的困难,当初一起决定取经的有好几位热血僧人,最终经过现实的过滤,只留下玄奘大师一人而 三摩地

2018-07-23

意根到底祂在干什么?我们从哪些现象可以了解说有意根的存在?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早上起来你在煮开水;开水还没煮完,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这一通电话很重要,你必须赶快出门去处理。结果因为这件事情太重要了,所以你就忘了你在瓦斯炉上还在煮开水。等到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想起:早上还在煮开水,我瓦斯还没关啊!这时候你就要开始评估了:到底去关瓦斯重要呢,还 三摩地

2018-07-23

(《景德传灯录》卷5)但是当六祖大师听到了之后,就说:作这个偈子的人并没有证悟明心,如果依照他所说的方式来修行的话,不但不得解脱,系缚反而会更为加重!六祖大师也就因此很慈悲地说了一个相对的偈子,他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景德传灯录》卷5)慧能大师的意思是说,找到真心自性、具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时时可以观照到:真心看来好像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我们不是修学佛法的人,那您可以随顺一般人来讲:五教可以融合,宗教都一样,没什么不同,都是劝人为善。可是如果您稍微有深入佛法,您就要知道,唯一能够让众生们出离轮回之苦的,那是只有佛法;而一切修行的入门,却必须要从断我见、断身见开始。所以如果您真的自认是佛,那您要记得一件事情:真正最平等的宗教就只有佛教!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您信佛教、您不 三摩地

2018-07-23

等到这些出家师父结束打坐,看见祖师在做这样奇怪的动作,就好奇地问他:您这是在做什么?祖师反问:你们打坐在做什么?当出家人回答坐禅成佛的时候,接着祖师很精彩的回答是:如果可以坐禅成佛,那我也可以磨瓦成镜了。您相信瓦可以磨成镜吗?没有人会相信,可是同样道理放到参禅这件事情上,却有很多人被笼罩。可见,从古到今,以打坐当作成佛之路的错误见解,是从来都不曾断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藏密的呢?从藏密那些法王、堪布的证量和知见开始怀疑的。末学读了一些藏密的理论后,发现和心中心法有很多惊人的相同之处,比如都把双修推崇为最后了义的法。末学就做了一个推论:假如心中心传播的邪法都不能被藏密的大成就者看出破绽,那他们的大成就是真是假?而且有的堪布还是某某大菩萨投胎来的,却看不出心中心的根本理论错误,那么堪布是真是假?再 三摩地

2018-07-23

我也会想,生命之于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想到你时,尤为困惑。你,虽然于震灾中逃脱得以保全性命,却在此后的生活中,极不轻松。下午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汶川地震后,范跑跑的这七年》。一看标题,我心里就堵了。其实几年前就堵了。那次电话采访你,成稿后提交时,我在标题中写有你的全名,范美忠。刊出时,还是被改成了范跑跑。我很愧疚,觉得对不起你。无论怎样, 三摩地

2018-07-23

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以及《杂宝藏经》当中,都有记载天帝释提桓因去向世尊请教,要怎样去除嫉妒等烦恼而证得初果的故事:有一天,天帝释提桓因邀集了一群天众一起去见佛陀,帝释就请问世尊说:「是什么样的缘因,使得众生心中虽然希望没有嗔恨心、没有敌对怨仇,也不必彼此刀杖相向,能够和谐安详地过日子,然而实际上却总是作不到呢?」佛陀说:「那是因为众生有悭贪 三摩地

2018-07-23

公主的夫婿醒来后,即刻赶回家去,开门看见一位妇人端正殊异,遂疑惑地问她:你是哪一天的天女,到我的屋宅来作什么?这位妇人回答:我是相公的妻子‘赖提’啊!夫婿奇怪地问:怎么会这样呢?妻子这时回答说:我听说夫君数度为了维护我而被罚钱,心生惭愧,恳恻念佛,随即见如来从地踊出,看见后心生欢喜,身体自然变得殊好!驸马爷欢喜极了,随即入宫禀白国王:公主身体,自然变好,今来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就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我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以后会遭到恶果?于是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我怎样去看待世间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好象是一个好人,但会遭到不好的报应呢?许多人很奉公守法,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有的人在奉公守法之上,非常地热心帮助世间人,照顾家庭,照顾邻居,热心公益,超越一般的循规蹈矩的人。即使他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觉得目前身边发生的一堆闲事让人心绪烦乱,不明不白。所以想逃出去几天,喘口气。这几天网络上都在讨论《花儿与少年》里的许晴,说她任性矫情太敏感。的确,在别人看来,许晴经受的那些小委屈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当让她产生那么强烈的情绪,甚至上升到价值观的问题。可是我看完之后却感同身受,且看到那些攻击她的话语之后心疼不已。或许在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与行门。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而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唯能令人成 三摩地

2018-07-23

那些看起来非常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可能并不真的了解自己。漫漫高考路剥夺了孩子探索内心的机会,大部分家长也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了解自己,给很多人造成了一生的迷茫与困惑。很多伟人穷其一生都在定义自己。他们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创造了伟大的作品,而成功只是附加值。一个没有了自我的人,人生便会迷茫而灰暗。那一年,我每天思考自己的喜恶。我发现自己喜欢 三摩地

2018-07-23

因人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甲不管是做了善事、不管是做了恶事,你都有说词,反正就是要把对方说成不对的状况;甚至于说,某甲什么事情也没做,你看到他就是很讨厌!因事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一件事情,不管是你喜欢的某甲做的,或者是你讨厌的某乙做的,你一概都觉得不高兴!也许只是说对两者所产生不高兴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 三摩地

2018-07-23

帝释天有一臣子,名叫毘首天子,便向帝释天禀白:帝释天因什么事忧愁呢?帝释天说:我福报将尽,将死不久。想到佛法已灭,诸大菩萨也没有出现,所以觉得很彷徨忧愁。毘首告知:今阎浮提有一国王名叫尸毘,志向坚固乐求佛道,如果能够前往归依投靠,必能脱离苦难。帝释天闻已便说:真的如你所说的吗?如果真的是菩萨,我应该试试才是。于是命毘首化为鸽子,帝释天化为老鹰试之。毘首说:应该对菩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因为阿罗汉很少度众生,而且死后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中消失了,不再度众生,不如度一个人发菩提心;因为这一个人发菩提心后,未来可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来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这些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行菩萨道,还可以度更多的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来成就佛道。再者,当菩萨成佛后,依着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在利乐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无有穷尽。这告诉大众,度一个人发菩提心远 三摩地

2018-07-23

尽管当时的内心非常煎熬,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可以再见面,但我还是决定不继续给这份执着提供方便,所以当时也并没有再留任何联系方式。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会想起他,大都是在心情很烦躁,或者是刚跟别人发生过冲突的时候,每每想起,都惭愧自己的烦恼和嗔怒,都告诉自己要赶紧像他一样调柔起来。再后来因为课程的安排,我们又见面了。同样的,倍感亲切。但很意外, 三摩地

2018-07-23

在日常与人交流中,我们都要说话,而口乃心之门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当您充满感恩之心时,您一定说的是感恩之语言,当您充满恭敬之心时,您一定会讲尊敬之语言,当您内心充满厌烦或憎恨时,一定会粗言恶语甚至是粗口。把修行与生活相结合,可以从说话开始做起,说文明语,讲礼貌话,用爱语使自己能够尊敬一切有情。从说话之表相开始,反过来用爱语熏 三摩地

2018-07-23

他没有什么朋友,有时会在课堂上睡觉。此时,汤普森夫人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圣诞节到了,当学生们送给她圣诞礼物之时,她更是无地自容。学生们的礼物是用明亮的彩纸包好,上面扎着美丽的丝带,唯独泰迪的不是。他的礼物是用厚厚的牛皮纸袋包裹,那纸是从杂货袋上扯下的。汤普森夫人费了很大劲才打开这个礼物。那是一只水晶石手链,上面有颗水晶已经丢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