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从这一段里面我们可以知道: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因为诸佛菩萨证悟的就是阿赖耶识!而如来藏就是涅槃!如来藏的无漏无为的中道法性就是涅槃!所以诸佛菩萨所证的阿赖耶识就是证得如来藏!我们再举一段来解说为什么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卷2一切众生阿赖耶识讲的是什么?是说一切众生不管是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来到这里之前,她听说世尊为世人所尊崇,可以让众生免除忧愁、离苦得乐。这位妇人自忖[cǔn],世尊一定有办法让她的儿子死而复生;所以就到祇洹精舍礼拜世尊,并向世尊禀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世尊能够帮助她的儿子死而复生。世尊就告诉这位妇人:你到舍卫城的街巷里,向每户人家询问‘是否有从来没有死过的人’;如果有的话,就向这户人家要了火回来,我就有办法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一切众生于何处住?于彼处住。佛如是说。何以故?如佛所说如真如住,一切众生亦如是住。真如不动:如一切众生真如,如来真如;不二真如,不异真如。」(4-1,p.265)2.《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二:「亦非过去真如与彼未来现在真如有所违背,所有过去未来现在真如,即是蕴处界真如;蕴处界真如,即是清净真如;染净真如,即是生死涅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怖。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著于我。大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复依妙观察智,于自他一切有情蕴处界中,普观一切有情之自心如来藏皆同一性:离见闻觉知(不与六尘相到故)、离思量性(从不作主故)、能了知众生心行(为众生造一切业故)、无我性(不了知自身故)、非有性(无形无色无十八界故)、非无性(具十八界种、三界六道种、世间出世间种故)、无智性(离见闻觉知故,不入法尘境故)、无无明性(离思量执着性故)、无增减性(不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入楞伽经》卷三∶「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问、《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佛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众生亦应同得。世尊!如二十人同有一怨,若一人能除,余十九人皆亦同除;佛性亦尔,一人得时,余亦立得。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算数故。然佛所说:『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诸佛平等,亦不应说佛性如空。」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所谓的生命,精细胞不能算生命,卵子也不算,因为没有如来藏故,只有精卵结合的那一刹那,有缘的众生之如来藏在此一时刻入住,才算是生命的开始,不过因此时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尽管有第八意识──也就是如来藏,进行着分化细胞的功能,还有第七意识(末那识)微劣的作用之外,这时的胎儿,其实是完全没有意识的!因此他不会感到疼痛,一些有关胎教的说法,其实都是没有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众生依于如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是故三界生死因缘不断。大慧。诸外道等妄计我故。不能如实见如来藏。以诸外道无始世来虚妄执着种种戏论诸熏习故。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No.672大乘入楞伽经(卷5)T16,p0619c大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听人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要开悟明心,证悟佛菩提非常的困难这样的话呢?然而现在真的是末法吗?什么叫作末法呢?是不是人间已经没有了呢?其实所谓末法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根器普遍越来越陋劣、福德浅薄、性障深重,多半不讲求实证,唯贪着于外境的攀缘。往往在法相的枝末上产生种种虚妄想,然后对这些虚妄想产生爱乐和执着,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称现在是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也是因为众生的福薄,所以得不到正确的佛法,无常、苦、空、无我、非身的这些教法被佛选择性的遗忘了,所以过去那些佛陀所禁止的,像是使用咒术、侍奉鬼神、媚神祭天,乃至于男女双修邪淫的性力思想,就逐渐地进入了佛门里面。到了六、七世纪以后,将性力思想与佛门教法结合的坦特罗佛教已经非常兴盛了。披着佛教的外衣与名相,透过肉身瑜伽修习的方法,练气操纵明点在脉轮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我们来看如来藏到底是什么呢?在《央掘魔罗经》有说,这是属于四阿含里面的经典,说这个如来藏是一直存在的,衪是一个本住、常住这样的一个法;所以,不论众生如何的毁辱,这个法还是一直在。因此就会产生,如果在这个世间,在这末法时期,想要弘扬这个法,这样的菩萨们应该要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第一个,就是会有凶恶的人他会来威胁。他会用各种的方式来加以毁辱、恐吓等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说由于意根的这个遍计所执性,就不能够让众生出离生死。以上的说明可能大家会觉得不容易懂,我们不妨用镜子跟影像为例来加以说明。因为有种种的因缘所以镜子上面显现了影像,这个就叫作依他起性,叫作缘起自性。因为镜子显现影像是必须要藉著种种的因缘才能够显现影像,所以说显现影像这是依他起性,是缘起自性,但是镜子上的影像本来就是生灭无常,可以说是虚幻的,它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初转法轮经典《央掘魔罗经》这么开示: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告诉我们:众生身中都有一个真心,叫作如来藏。既然每一个众生身中都有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当然是佛所说的真心。为什么?众生的五阴身都是以这个如来藏为因、藉著种种缘而出生的,所以这个五阴身当然不能自外于如来藏而生而死,所以经中曾开示生死者依如来藏,就是这个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来藏生佛不二,只为众生迷,故轮转生死,无有了期。我佛悯之,因出现于世,将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开显指示,令众生了悟,证入佛道,以免长劫沉沦,而获登彼岸。此即佛出世之一大因缘也。余辞出,礼谢毕,师曰:来此有缘。又曰:幸勿执著。二十六日晚,随众坐香后,师开示云:道本平常,道不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昔者有人问古德云‘如何是道’,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最近论坛中有师兄公开否定《入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在众生位时在缠的圣教,否定《入楞伽经》中所说如来藏非外道神我的圣教。所以,末学认为非常必要和各位师兄讨论下如下一段《入楞伽经》的含义。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宝积经》世尊,如来藏者,非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来藏者,身见有情,颠倒有情,空见有情,非所行境。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是法身藏、出世间藏、性清净藏,此本性净。如来藏者,如我所解,纵为客尘烦恼所染,犹是不可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世尊,刹那刹那善不善心,客尘烦恼所不能染。何以故?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由有烦恼,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密严经》云:「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大乘入楞伽经》佛云:「真如、空、实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皆(是阿赖耶识心体的)异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99)T06,p1068a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何以故。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密严经》(卷2)藏识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众行显发大乘法普与众生乐常赞于如来在于菩萨身是即名菩萨佛与诸菩萨皆是赖耶名《大乘密严经》(卷3)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如轮与水精亦如星共月《大乘密严经》(卷3)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No.681《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b诸识亦复然恒依赖耶转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其次,如来藏经典并非大乘佛教独立的派系,而是对于如来法身以及众生成佛的依据等问题所作的新诠释,尤其是,后期如来藏经典以及被瑜伽行派所吸收摄取。最后,在思想层面,如来藏并不存在近代以来学术界所指责的与大梵说没有区别等问题;宣称如来藏是基体因而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等说法是没有经典根据的。本著突出建树是力图推翻近代以来对如来藏思想的恶意攻击,特别是对《大乘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