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注2)此依大乘佛历说。大乘佛(诞)历年分是公元年分加1027,南传佛(涅槃)历年分是公元年分加543。(注3)《大正藏》册二,页226,下13-20。  admin

2024-05-25

  自佛陀涅槃时起计算佛历。2008年是佛历2552年。现值减劫,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照此计算:公元前513年,佛诞100岁,人寿99岁。公元元年,人寿94岁。公元1000年,人寿84岁。公元2000年,人寿74岁。2008年根据有关统计,中国人平均寿命男性为70岁、女性为74岁,人均寿命平均72岁,证明佛教人寿说的准确性。公元3000年,人寿64岁。按照佛陀在经典里所预言:“将来到五百年或一 admin

2020-07-24

虽然是因为自己误会了佛法而犯下了过失,把自认为的正确的观点和做法强加在了佛法上,把对家庭、对社会的一切责任几乎全部想推脱掉!然而多年来却没有善知识把我拉回正道,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到非常可怕!而且,在那段学佛历程中,甚至出现了彼此之间的眷属欲,打着学佛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心。比如说,计较自己布施道场比别人更尽心竭力;自己更能舍弃世间的牵挂,舍弃小家 admin

2020-02-21

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到非常可怕!而且,在那段学佛历程中,甚至出现了彼此之间的眷属欲,打着学佛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心。比如说,计较自己布施道场比别人更尽心竭力;自己更能舍弃世间的牵挂,舍弃小家庭,来护持道场这个大家庭;自己学佛更积极,更真诚,对师父更好,更恭敬等等。但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把道场当作是炫富、炫福报、争名夺利的地方!很久很久都没有人能够一针 三摩地

2018-07-23

纵是三世佛历代祖同时现前。以第一义谛无上法要倾入我心腹中。亦须当时与呕却。亦莫管他。久后工夫熟。时节至。疑情破。须知疑者参者乃至和个话头打归自己。但辨肯心。决不相赚。记住十不要:第一不要指立期限,第二不要避喧求寂,第三不要拣择境缘,第四不要住心待悟,第要计算功程,第六不要别觅方便,第七不要遇难而忧,第八不要逢顺而喜,第九不要警生畏怯,第十不要取舍依 三摩地

2018-07-23

佛历已是二千九百八十二年。就是百世魔王出现之时。佛灭不久。法句经偈。就有诵为水潦鹤的。时至今日。其讹误更多了。水潦鹤。就是鹭鸶鸟。见之有何意义。解生灭法。能离苦海。故有百岁不解。不如一日能解。所谓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也。末世邪师。各各自谓是善知识。当参学的人。若无试金石。必从邪沦坠。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末世求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在学佛历程中,有富大贵,有人贫贱,所以是否放弃目前的生活享受并不适合统一标准,佛陀也不希望大家把苦行作为归依要件或是修行标准。而且从世间来看,真正的苦是在身心觉受上的苦。许多人对生老病死苦并没有觉醒,还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等种种苦,你出生以后脱离不了娑婆世界的这些苦。这世间的八苦,佛陀说应该脱离。所以生活的享受如果是以八 三摩地

2018-07-22

佛历已是二千九百八十二年。就是百世魔王出现之时。佛灭不久。法句经偈。就有诵为水潦鹤的。时至今日。其讹误更多了。水潦鹤。就是鹭鸶鸟。见之有何意义。解生灭法。能离苦海。故有百岁不解。不如一日能解。所谓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也。末世邪师。各各自谓是善知识。当参学的人。若无试金石。必从邪沦坠。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末世求 三摩地

2018-07-22

根据《佛教史年表》,其时大约公元六○○年,即佛历1144年,印度塔米尔地方开始盛行了“湿婆”圣典派(湿婆Siva又称鲁达罗,梵文为Rudra,意指荒神。是印度教信仰中的毁灭之神、苦行之神与舞蹈之神。湿婆之妻伽梨女神Kali,是印度教性力派崇奉的主神之一,性力派主张修双身法)。尔后,印度人民福报不具足,佛教屡遭印度教所蹂躏,至公元九、十世纪左右,回教侵入印 admin

2018-07-22

我们在这个学佛历程中,有人是大富大贵,有人是贫贱,所以这样情况并不是适合每一位都统一作一个标准;而且佛陀也不希望世间上大家都作为苦行,来作为归依的一个要件,或是作为修行的一个标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且我们从世间上来看,真正的苦呢是在身心觉受上所受的苦。许多人从这个生老病死的苦并没有觉醒,然而在这过程中,也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不断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可知,证悟如来藏阿赖耶识,对于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历程来说,只是一个起步,何足称奇!但祂却又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是步入相见道的唯一基础,故五祖弘忍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从学佛的基础来看证悟阿赖耶识这件事,却又是弥足珍贵。------《正觉电子报009期》<从微笑浅谈末那与意识之奥妙>余瑞文 (原标题:从微笑浅谈末那与意识 三摩地

2018-07-21

根据《佛教史年表》,其时大约公元六○○年,即佛历1144年,印度塔米尔地方开始盛行了“湿婆”圣典派(湿婆Siva又称鲁达罗,梵文为Rudra,意指荒神。是印度教信仰中的毁灭之神、苦行之神与舞蹈之神。湿婆之妻伽梨女神Kali,是印度教性力派崇奉的主神之一,性力派主张修双身法)。尔后,印度人民福报不具足,佛教屡遭印度教所蹂躏,至公元九、十世纪左右,回教侵入印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在这个学佛历程中,有人是大富大贵,有人是贫贱,所以这样情况并不是适合每一位都统一作一个标准;而且佛陀也不希望世间上大家都作为苦行,来作为归依的一个要件,或是作为修行的一个标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且我们从世间上来看,真正的苦呢,是在身心觉受上所受的苦。许多人从这个生老病死的苦中并没有觉醒。在这过程中,也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不断 三摩地

2018-07-20

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尽在拄杖头上。放大光明。现权现实现机现境。列五位君臣。开三玄宗要。机境相投箭锋相拄。一字三句同源。圆相境致殊别。若也于此委悉。百草头上罢却平生事根株亦不留。闻清声外句莫向句中求。傥或末然。山僧不免又拖泥涉水也。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人人壁立万仞。个个常光现前。卓拄杖一下。下座。  莲华会上堂。僧问。菡萏丛 三摩地

2018-07-19

设使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出来。辩似悬河机如掣电。未免亡锋结舌。何故。只为风头太硬。然虽如此。若向个里直下承当得去。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有丈夫志气。具绝罗笼手段。所以道。杀人刀活人剑。则这边那边向上向下有事无事佛界魔界一时坐断。忽有人问。未审刀剑在什么处。委悉么。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盖代功。复举。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云门云。体露金风。师云。云门眼 三摩地

2018-07-19

方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古往今来一切知识。尽在屎窖里转轮。其或未然。切忌向屎窖里著到上堂举。马祖与西堂南泉百丈。中秋玩月次。祖指月云。正当恁么时如何。西堂云。正好修行。百丈云。正好供养。南泉拂袖便行。祖云。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师云。还知四大老落处么。若也未知。听取一颂。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大家出只手彼此不相饶上堂。僧问。具足凡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