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也就是无明缘于行,行又缘于六识,六识缘于受想行及色阴,受想行及色阴又缘于六入处,六入处缘于触,触缘于受,受缘于爱,爱缘于取,取缘于有,有缘于生,生缘于老死,有了老死,所以就生起了愁叹悲苦的忧恼,所谓的纯大苦蕴集,这就是缘起之初的道理。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十二因缘。那对于十二因缘中所说的无明,佛陀在《缘起经》中也曾经进一步的加以解释。佛陀说:【云何无明? | admin 2019-04-24 |
![]() |
接着又往上推,六识缘行支故缘名色;又往上推,六识缘无明支,故缘无明有六识心行之行支;又往上推,六识缘行支故缘无明。由此往前一一探究:六识等心到底是缘何法而有这个无明的存在,而导致无明之缘行呢?佛接着开示说:“我作是观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意思是说,六识相应之无明是缘于另一个识,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不能超过这个第八识。所以十二因缘法推究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