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以上佛陀的开示,以及这个在唐朝所发生的真实故事,我们更可以很明确的知道,佛弟子不应该从国界、地区、民族以及历史恩怨等等世间法的分别,来彼此的仇视,甚至相互打杀,冤冤相报无了期;因为从真如佛性来看,一切有情众生确实是平等平等。你今生出生在这个地区、国家,上一世却有可能是生活在互相敌对的敌国,而再下一世说不定你又转生到那里去了。如果哪一天当你发起了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皇帝叫梁武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之后,就十分的虔诚,成为历史上佛门的大施主;甚至,他三次跑到同泰寺去舍身修行,然后再让大臣们拿着钱去把他赎回来,这是他明明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而故意去作,所以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后堕入了畜生道变成一只巨蟒。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释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教徒的心里,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万万千千,在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我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全智、全悲与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HOHO,我的英语笔试成绩,在公司的历史上是最高的。两次面试后我进入了现在的公司,目前做到了部门经理。刚进入公司,工资是2000。04年年底,涨到2500。HOHO,04年年底,我的一篇文章,在《读者》上发表了,稿费750元。05年的6月6号,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领导居然给我加薪,工资涨到了3000。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牢。因为,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离开了公司,而我看到公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这样看,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名人都该撤下教科书。留在历史上的有钱人似乎很少,几乎都是什么没钱人。即使将财富作为唯一砝码,这也不能用来衡量佛。我有一位佛友,她自述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大财。结果深入佛法后,她再也不追求这些东西了。她发现,有钱人活得往往更痛苦,只有佛法才能使人活得自在轻松安宁。多少人要她去当总经理,她都拒绝了。现在她就是念佛、学佛、放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当中所包括的若干的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物的知识和思考。这里一个重点是说:信息都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如果这一些记忆真的是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人们的记忆、人类的记忆又是依于什么而建立呢?你如果问一个凡夫俗子,他一定会说:我用我的头脑记。乃至进步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些事情前前后后,都被记录在当时的好几本禅宗的历史里面。1998年五月,现代禅出版的《本地风光》月刊,登了一篇由某位知名的佛学院教授,以学者的身分写的文章,里面说到大慧嘲笑宏智(的侍者)是钝鸟,而宏智拿了一个装着棉花的木盒给大慧;后来大慧背上长疮,就用这个棉花来塞住伤口;棉花用光了,大慧也就往生了。结果经由查证,整个故事根本违背了当时的记录,是一直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印顺导师不知此理,以为第七末那识和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皆为历史演进之后才生成的,这样的看法还能说是对的吗?简直是错悟到非常离谱的地步了。由此亦能推之,所谓鬼神附身之事者,充其量鬼神只能控制被附身者之第七意识(即末那识,其功能体性,容後详述)而已,绝无可能长期占领对方之身体,因被附身者之真心如来藏仍在,故其身体绝无可能完全被鬼神所夺也,换句话说,鬼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印度不是这样子的:在历史上,印度从来没有真正统一的局面,各个民族不但不谈民族融合,反而各自有各自的文化,彼此站在种姓的制度之下各自独立生活。比方说即使是在今日,印度官方的语言,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国语,印度国语有二十二种,实际上的语言有三十多种以上,彼此之间的差异大到没有办法沟通,所以只好规定英文与印地语是与官方沟通的语言。现在的印度文字,还有十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文献考据方法言之,最大的弊端是:以如此整齐划一的标准严格甚至难免机械地比对评判历史文献中所显现出来的漏洞或混乱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些混乱、漏洞形成的背后所曾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客观原因,或者由于资料匮乏而轻信道听途说所致误的可能,转而强调或者扩大伪妄的比例,甚至有时也难免诬枉古人为有意的作伪者,由此直接宣判这些辛辛苦苦记载历史的人为道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04集咒陀罗尼--众生欲求历史演进>叶正纬老师 (原标题:怎样持诵〈正觉总持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客观地说,古印度的应成派、自续派以误会了的“中观见”而起诤,对印度佛教的衰败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太虚大师在《阅<入中论>记》亦以悲愤的笔调评判:“观上两家(应成派“中观”对唯识宗挑起的)诤论,则知(应成派论师月称所著的)《入中论》破他(唯识),但为舌辩游戏,无当正悟!(应成派、自续派“中观”)乐著内诤,卒难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什么是客观?集了许多人的主观妄想,以形成共识,就是客观?「众口铄金」就是客观?依据有限而偏颇的历史资料,而做出的逻辑推论就是客观?以这些态度研究世间学问,都已经失之偏颇了!更何况讲求实证的佛法,岂可如此轻率!以佛法来说,真正的客观必须契证如来藏,转依其清净、无为体性,所发起的观慧才是客观。其实,真正的科学必须经得起事实的重复验证,而不是只有资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客观地说,古印度的应成派、自续派以误会了的中观见而起诤,对印度佛教的衰败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太虚大师在《阅<入中论>记》亦以悲愤的笔调评判:观上两家(应成派中观对唯识宗挑起的)诤论,则知(应成派论师月称所著的)《入中论》破他(唯识),但为舌辩游戏,无当正悟!(应成派、自续派中观)乐著内诤,卒难独占全胜,徒令外道乘隙尽灭佛法,故诸佛子应不为此!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事实真是如此吗?佛法的理论和佛教在历史上的表现告诉我们,印顺法师的看法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并不是真正的“菩萨正常道”的体现。这一点,即使是印顺法师自己的说法,事实上也无法支持他的观点。他号召“‘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大心佛弟子”去努力奉行他所说的人菩萨行,要大家“依菩萨正常道而坦然直进”,而他所列举的这样的 | admin 2018-07-21 |
![]() |
今本篇所将述说者,则是大约在同一段历史进程里,发生在另一块土地上,即东土(中国)的佛法传承因缘。这一阶段大约是自东汉明帝(公元世纪初)开始,至东晋时代或齐末梁初(公元500年前后)之间。我们将以被尊称为万世译经师的鸠摩罗什菩萨(公元344年~413年)为代表,串联前后的史实,藉以说明此段东移的殊胜法缘:莫非是诸佛菩萨悲愍此间众生,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而使珍贵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在中国、日本及的大藏经中,署名为龙树(梵Nagajuri)的著作份量相当多,无论于汉族或藏族的文献里,仍保存甚多有关龙树菩萨行化生涯的记录,但若要分辨其间何者为史实,何者为出于后人的想象或故意附会,却极其困难,此乃因为创造印度古典文明的印度民族较不重视历史纪录的缘故。然而经由同修会熏习之后,我们由龙树菩萨的重要论著可知,他既已亲证如来藏而得菩萨道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圣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阐明“如来藏法”,乃是在佛教刚刚步入像法时代之初期,他不但适时赓续了佛陀的正法,同时也是改写了后来佛教历史的关键人物。历代中国僧人憨山大师、慈舟大师、蕅益大师等等,及日本人汤次了荣,对此论均有著作阐述,此论萌发了中国及日本大乘佛法的种子,后世藉此因缘启蒙,而皈依三宝者甚多。公元2004年初夏,导师鉴于台湾广大佛弟子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竺晚期的佛教从表面看来是很兴盛的,却是密教兴而佛教亡;而这种历史正在重演之中,目前也正在重演之中;但不是现在才开始,已经开始二、三十年了!所以我们大家要发大心,好好把那一些外道法辨正清楚、赶出佛门,或者要求他们放弃外道法而回归到佛门的中来。那些人很贪爱眷属,眷属欲都很强;不像我们,我们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虽然我们会想办法去救他们,但绝对不会去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并且,佛陀也不像是现在有一些人讲的,有一些人认为佛陀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伟人,祂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诞生,后来出来弘法之后,然后八十几年之后就入于涅槃了,就圆寂了;但实际上,佛也不像这些人所想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世间的圣贤而已。实际上,佛陀的报身现在还常住色究竟天,继续的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佛陀的报身也是常常会在诸界现身,来利益十方的有情众生,所以这个也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