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时间的关系,经中的: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优婆塞戒经》卷2)就移到这一次来说明。平实导师多年弘扬如来藏的威德力加被的缘故——包括在《阿含正义》中详细地阐述,使得当今修学的佛子已经确定了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在思惟观行十二因缘的法义之前,一定要作十因缘的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第五中提到说: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优婆塞戒经》卷5)因为比较长,我们就节录其中的一段,但是也足够显示我们所要说明的这个道理。因为菩萨以智慧去利乐众生的同时,众生也信受了胜妙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又加上受菩萨戒的话,其中还有要积极地利乐有情的饶益有情戒,因为随着自己的能力、随着外在的因缘而奉行了一分的戒律,当然就能够成就一分的福庄严。当您真的能够念持戒的功德,您难道不会对于持戒有所欣乐吗?乃至说,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受戒,也会开始远离种种可能是违犯戒律的事相,所以其实说来也是有福庄严的。念施,除了要系念布施法的利益之外,还有一分要能够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再以事一心的念佛三昧功夫进而参禅,让心念“止”于所缘境话头上,并藉由“观”来寻觅从来离见闻觉知的金刚心如来藏;最后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证得金刚心如来藏,这时生起般若智慧,心得决定毫无怀疑,就是达到理一心的实相念佛三昧,或称为金刚三昧了。一般的外道也有许多三摩地,也就是种种定的说法,但那不是佛法所说的三摩地;在佛法中所说的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尔时普广菩萨,闻佛如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已,胡跪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佛告普广:此经有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离色离相分第二十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样的会是堕胎以及流产,也有这小孩的种种因缘,以及身为他母亲的种种因缘,这中间是非常错综复杂,不是一句话说谁对谁错就可以解释的。所以面对这情况的话,我们要回到经典来看,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提到:南阎浮提的众生,这种举止言行以及动念之间,都是业、都是罪过。这一点就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一个末法世界,虽然非常尊贵,可以独立于一切物种之上,可是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菩萨在因地学戒的阶段多多少少会有造作恶业之因缘,然后透过实践忏悔改过,而努力在反方向补救,进而戮力在护持正法、利乐有情的方向来努力回向,如此才是积极的忏悔功德显发,切勿追恋过去所造之善恶业而于佛道停滞不前。至于希望佛菩萨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部分,我们都知道诸佛世尊都愿意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此接引的功德却不是诸佛菩萨单方面可以成就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的事例在《佛说菩萨本生因缘经》等众多经典之中,是常可看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被乱伦或被强暴而生下的子女,他们的因缘也很难令人了知。有的是因为往世与这两个人有缘,但却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来受生,受生出胎长大之后,也许正是来报恩的,也许正是来报仇的,也有可能是藉着这种强制的因缘,来成为和解往世怨仇的人……这些都不是尚未证得深妙宿命通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详细内容请见以前写的这篇:佛陀教导菩萨要发愿生在好家庭 那因为葛格我是佛陀与尊者的,所以我听世尊的开示,都发愿投生在豪贵家庭,不生在贫穷家庭!但有些菩萨看了以前那篇文章还提出观点,认为投生在贫苦家庭也很好可以磨练自己,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这就是大家的选择不同,人各有志!葛格我也至诚地随喜赞叹这样勇于挑战的菩萨!但我不打算这么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像多劫好兄弟假设变超级有钱人,他也会想要养我!假设他有一百亿,那至少也会给我一亿,给我一亿就够了!给我太多的话我会去养女人!那经典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也是很有福报!因为她往世常修福也常供佛!但她往昔因为感情创伤,所以有鼓励他人邪淫,这个恶业使得她在佛陀时代那一世时,虽然常布施使得每次结婚对象都是有钱人,但对方都会外遇邪淫!后来她自己当高级应召女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总之广结善缘非常重要!而导师也教导我们,布施的时候要多找很多人参与,这样就跟很多人结善缘,未来自己的因缘也很多!那布施要广泛布施,也要引导众生往佛法才是最如法的布施!而发愿回向也很重要,如果布施做了很多!可是他故意投生到贫苦家庭又故意不去赚钱!那基本上他也不一定能变有钱人!但众生会觉得他福德很好,因为他显现出来的种子就是很有福德的感觉!但其实如果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之所以会有因果业报,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众生有第八识如来藏在执持我们所造的一切业种,因此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恶业都会被如来藏收存起来,将来因缘成熟时,果报就会实现。如《大宝积经》卷57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陀在经中说:纵使经过了百千劫4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还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仍将要承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在再来进一步思惟,乐的境界之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正当快乐的境界之中的时候,是完全快乐的吗?刚才不是说,夏天吃冰淇淋的时候,是很快乐的吗?可是,也许正在吃冰淇淋的时候,还想着说还能不能有第二杯啊?因为这一杯就快要吃完了,真还不过瘾!对不对?你看看,正在乐的之中,就已经同时也伴着一分苦了;而吃完第一杯以后,还想要再来一杯的冰淇淋的时候,能不能接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现在世间人多只能受用五欲乐,已经很难有因缘受用禅定乐,更何况是出世间乐。而此处所说的菩萨受用一分的出世间的解脱之乐,是因为他能够在因地善观蕴处界的虚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对五欲有过分的贪着,所以一部分就显现在前面的知足常乐之中;但此时菩萨不但只是知足,进一步他还知道说,他并不需要那一分五欲之乐,因为是虚妄的。世间人往往当自己设定一个五欲的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有杂烦恼,杂烦恼故造作杂业,杂业因缘受于杂有,杂有因缘受于杂身。善男子!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见杂色已生恶思惟,是恶思惟名为无明。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为我们开示,一切众生都有杂心,因为众生善恶不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在再来进一步思惟,乐的境界之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正当快乐的境界之中的时候,是完全快乐的吗?刚才不是说,夏天吃冰淇淋的时候,是很快乐的吗?可是,也许正在吃冰淇淋的时候,还想着说还能不能有第二杯啊?因为这一杯就快要吃完了,真还不过瘾!对不对?你看看,正在乐的之中,就已经同时也伴着一分苦了;而吃完第一杯以后,还想要再来一杯的冰淇淋的时候,能不能接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现在世间人多只能受用五欲乐,已经很难有因缘受用禅定乐,更何况是出世间乐。而此处所说的菩萨受用一分的出世间的解脱之乐,是因为他能够在因地善观蕴处界的虚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对五欲有过分的贪着,所以一部分就显现在前面的知足常乐之中;但此时菩萨不但只是知足,进一步他还知道说,他并不需要那一分五欲之乐,因为是虚妄的。世间人往往当自己设定一个五欲的目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