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安三昧。眴三昧。无眴三昧。金刚意三昧。世尊目三昧。须弥山王三昧。雪山王三昧。世尊现行三昧。胜三昧。莲华三昧。拘勿头华三昧。月藏三昧。月乐藏三昧。华敷三昧。地鬘三昧。现在念世尊王三昧。胜住三昧。善住三昧。善行三昧。大海三昧。一切入平等三昧。入一切疑三昧。大药三昧。大药力三昧。甘露药王三昧。大药力三昧。大药王三昧。大冷三昧。大海三昧。大冷王三昧。无冷 三摩地

2018-07-21

此经中有得大安隐法门。无胜胜神通王法门。无称称光所入法门。无量量光所入法门。菩提时法门。期光法门。高梯法门。宽腹法门。持一切众生法门。现在光法门。善男子。是名十种智狂不可思议神通王所入法门。于是众中有一天女名曰善鬘。以种种杂华上妙诸香幡盖伎乐以供养佛。即说赞曰佛心难思议智身亦复然为化众生故广开此法门大云初分解脱转福德藏法门健度第八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 三摩地

2018-07-21

是故,修学如来藏法是为了带给众生大安乐,为使众生离大苦而修学;在利他行当中完成自己对佛道的自利修学,有了这样的认知和愿行才是缘熟之人。若只是为了眷属欲而以证悟之法来聚集法眷属,违背佛的告诫,不观察因缘而滥传妙法,则已堕入我所之中,无法使自己的戒定慧学增上。八者、观察修学者是否依法不依人。对误导佛子的出家、在家人,是否存有乡愿心态?是否存有僧衣崇拜心 三摩地

2018-07-21

大丈夫儿,攀上景仰,不得不然:彼既能尔,我岂不能耶?况透脱死生,穷未来际,一得永得,当深固根本;根本既固,枝叶不得不郁茂,但于一切时令长在,勿使走作;湛湛澄澄吞烁群象,四大六根皆家具尔,况知见语言解会耶?一时到底放下,到至实平常大安稳处,了无纤芥可得,只恁随处轻安,真无心道人也。保任此无心,究竟佛亦不存,唤甚作众生?菩提亦不立,唤甚作烦恼?翛然永脱 三摩地

2018-07-21

使一切众生常获大安。--------------------------------------------------------大方便佛报恩经卷慈品第七(节录)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行处。欲拔众生三有剧苦。欲拨五盖并解十缠。欲令一切众生俱得解脱安处无为。即为开示二种福田。一者有作福田。二者无作福田。所谓父母及与师长。诸佛法僧及诸菩萨。一切众生修供得福。进可成道。---- admin

2018-07-20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幸佛明信,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十方世尊, 三摩地

2018-07-20

 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别号懒安,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幼年入道,顿拂尘蒙。元和十二年(817)于建州浦城县凤栖寺受具足戒。后受业于黄檗山(今福建福清县境内),学习律乘。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深感所学于自己的真实受用不大,尝自念言:“我虽勤苦,而未闻玄极之理。”于是振锡孤游。在前往洪州的路上,大安禅师碰到一位 三摩地

2018-07-20

当时,希运禅师在黄檗山大安精舍隐修,终日混迹于僧众之中,做一些诸如扫洒殿堂之类的杂务,人莫测其深浅。一日,裴休入寺烧香,寺院主事僧负责接待。在参观一处壁画的时候,裴休问:“是何图相?”主事僧回答道:“高僧真仪(这是一位高僧的肖像)。”裴休问道:“真仪可观,高僧何在?”主事僧无言以对。裴休又问:“此间有禅人否?&rdqu 三摩地

2018-07-20

 大随法真禅师悟道因缘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随法真禅师,长庆大安禅师之法嗣,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俗姓王。少年时即宿根大发,悟前世因缘,决志寻师问道,后于慧义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南游参学,先后礼谒过药山、道吾、云岩、洞山等诸大禅师。后止于大沩禅师座下,时长庆大安禅师充沩山典座。法真禅师至沩山后,用功精勤,连续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rdqu 三摩地

2018-07-20

 灵云志勤禅师悟道因缘灵云志勤禅师,长庆大安禅师之法嗣,福州长溪人。初礼大沩,久未契悟。时长庆大安禅师于沩山充当典座。一日经行,灵云禅师见桃花灼灼,因而悟道,平生疑处,一时消歇。于是作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山禅师看了他的悟道偈之后,反复诘问,遂与之印可,并教诲道:“从缘悟达, 三摩地

2018-07-20

要到大安乐田地,须是死一回始得。”弥光禅师一听,疑情愈深,如鲠在胸,放下也不得,不放下也不得。于是,弥光禅师改日入室向宗杲禅师请益。宗杲禅师一见他,便问:“吃粥了也,洗钵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弥光禅师道:“裂破。”宗杲禅师道于是震威喝道:“你又说禅也!”在这猛烈的一喝之下,弥光禅师终于豁然大悟。宗杲禅师 三摩地

2018-07-20

他说,学道“须得一到大休大歇大安乐地,方为究竟。”又云:“学道无过两种病,若不滞在澄澄湛湛中,便在纷纷扰扰处。猛烈汉痛与摆拨,腾身一掷,透过那边,非但彼我、声色、能听俱亡,求生死朕兆了不可得,方谓之大林、大歇、大安乐、绝学无为闲道人也。”南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师范禅师于径山明月池上筑室自居,名曰“退耕。”同年三月初 三摩地

2018-07-20

璋禅师道:“汝今已到大安乐地,宜善护持。吾有如来眼藏,涅盘妙心,密付于汝,毋令湮没。”遂作偈云:“天地同根无异殊,家山何处不逢渠。吾今付与空王印,万法光辉总一如。”印简禅师悟道后,曾应王臣之请,两度奉诏住大庆寿寺。元世祖忽必烈曾向印简禅师请问过佛法,并从之受菩萨戒。此后诸帝,对印简禅师亦皆礼遇甚厚。在此期间,印简禅师利用自己的道 三摩地

2018-07-20

后听说大安禅师在庐山接众,无念禅师遂前往参礼。大安禅师一见无念禅师,便问:“汝号甚么?”无念禅师道:“无念。”大安禅师又问:“那个是无念?”无念禅师茫然无对。于是便留在大安禅师座下请益。一天晚上,无念禅师正在坐上用功参话头,忽然听到外面哭笑二声相触,猛然惊悟。后来有一天,他在厨房里,偶然看见一盆面放在地上,行走不便,于 三摩地

2018-07-20

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 三摩地

2018-07-20

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莹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 三摩地

2018-07-20

为立大安菩萨之慈。为若此也。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曰所造德本修辩为人。何谓为喜。曰所以施众而无悔。何谓为护。曰兼利之。又问。生死为畏。菩萨何以御之。曰生死畏者。菩萨以圣大之意为之作御。又问。欲建圣大当何所立。曰建圣大者必等一切而度众生。又问。欲度众生当何除解。曰度众生者解其劳尘。又问。既解劳尘当复何应。曰已解劳尘当应自然。又问。何所施行而应自然。 admin

2018-07-19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 admin

2018-07-19

其妙用如此,人人知此用心,可以坐睡见道,不费许多草鞋钱,直到大安乐田地,与佛祖同一鼻孔通风。有能以此自警者而警众,复以此自愈者而愈人,亦名现在医王,使祖师命脉流通,国脉与慧脉并固,庶不负大师垂示之方便愿力云尔,是为序。万历辛亥岁孟秋月信州弟子刘崇庆和南题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一、示初心做工夫警语做工夫,最初要发个破生死心坚硬,看破世界身心悉是假缘 三摩地

2018-07-19

”大隋真如和尚承嗣大安禅师,乃东川盐亭县人。参见六十余员善知识。昔时在沩山会里作火头,一日沩山问云:“子在此数年,亦不解致个问来看如何。”隋云:“令某甲问个什么即得?”沩山云:“子便不会问如何是佛?”隋以手掩沩山口。山云:“汝已后觅个扫地人也无。”后归川,先于棚口山路次,煎茶接待往来,凡三年。后方出世,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59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