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著,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即是证涅槃境界者;如是涅槃,同于外道五见涅槃之第一种,具足外道凡夫见解。如是邪见比比皆是,皆是错悟二乘涅槃、自认已断我见之误会者;所以者何?谓觉知心本身即是欲断我见者所应断之我故;觉知心不论处在何种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不论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现在佛教界有无量无数的问题存在,可是目前正在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子们,又能了知多少?又能有多少正确的知见来判断师、大居士自称是大乘了义法的说法究竟是正、是邪?说实在的,对一般人而言,真的很不容易来判断。我个人在当初也是一窍不通的,当年对于佛法的认知,从现在所知而言,当年其实是一片空白,哪有能力来作判断?完全是靠着往世所修的福报去摸索:听人说打坐最好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有大居士认为:能够观照的心就是真如,要能够常常照顾好这个心,不要让祂乱攀缘,那就是实相心了。然而,这个能够观照的心正是意识,这也是「我」,和常见外道我没有差别。除此以外也有人认为:一念不生的觉知心就是真心。这一类人都是以离念灵知作为常住不坏的法,其实仍然是意识。他们又认为离念灵知性就是佛性,这都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所法作为常恒不坏的「我」,全都落 三摩地

2018-07-23

前些年有人赠送萧平实大居士的书籍给我,当时因为没有听过萧老师的名号,看是没啥名气的居士写的,就收在书架的角落里没去读它。后来在网站上读到一些斥骂萧平实大居士的文章,我才好奇的找出那一本《楞伽经详解》第五辑,读过之后才发觉,以前自己所谓的开悟,原来都是错误的。后来我就请求朋友上网,把《真假开悟》下载给我,详细读过以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开悟,原来只有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五大隐忧之消除,首要之务在于宗门密意之延续不绝而不外泄,及破斥佛门中一切大师居士之常见外道邪见,令诸未悟谓悟而不肯改变误导众生恶行之师与大居士,显现其狐尾,令诸学人不复再受其惑,斯为正办。(摘自《佛教之危机》,欲阅其详,请点击)(原标题:诊病当明当今佛教之五大危机)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地方,几十年来很多的大法师、大居士都误会了,错把没有语言文字妄想当作是「无想」。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位知道(如果你修行够久,应该会记得),以前美国有一个卡普勒禅师来到寻觅禅的根。卡普勒禅师,这位美国人很向往禅;他也学过日本铃木大拙的禅,后来觉得禅根还是应该在中国,而当时还是封闭的,还没有改革开放,所以他特地来到寻根。他来寻根时去找谁呢?找了三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以为在护持正法,可是那真的是正法吗?如果护持的是不否定第八识的表相正法,倒也不错;怕的是护持到本质是在破坏正法的大法师、大居士。因为他们所护持的正法道场,住持师父常常会这样告诉你:“师父正在说法的这一念心,你们正在听法的这一念心,就是真如心,就是佛性。”然而这是什么法呢?其实是常见外道的法!落在六识心的自性上面,只是身披佛教法衣,身现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有许多大法师、大居士们,你向他们说:“你的我与我所的执着怎么都还舍不掉呢?”他们会说:“我都舍掉了啊!”对你坚称说他都已经舍掉了。那你对他说:“离念灵知就是我见的我,就是众生我、就是识阴的我,你要舍掉。”他说:“不!这是真如心,不能舍掉啊!”他把离念灵知抱得紧紧的,正是标准的我见者,却坚持说他已经断我见了 三摩地

2018-07-23

这道理在四阿含中曾经密意说过,可是到末法时的现代已经没有人懂得了,那些自称已经证得三果、四果的大法师、大居士们也都不懂,可见他们的证果都是因中说果。这道理,我们在书中已经引述出来说明过了:无明依名色而现行、存在,但是从名色再往上推时,结果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一念无明十二因缘法,不会有十三因缘、十五因缘、二十因缘,不会无穷无尽;若有超过十二法的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浊都是落在幽隐妄想中的境界,这种境界很微细,大部分的修行者都察觉不到!古时如此,现在也一样!今时有哪个师、大居士能察觉到微细行阴呢?都察觉不到!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大师讲出来、写出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就是众生浊啊!如果能发觉众生浊,就表示他们修行的层次已经蛮不错了啊!解脱道就快要完成了!至少我见已经快要断尽了,可惜的是如今仍然没有大师勘破我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别心,就是不取。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一巴掌了,也知道别人是没有理由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某些师及大居士所「悟」之离念灵知心: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间,短暂之离念灵知心,亦仍然未脱离六尘中之觉知性,亦仍然未远离五别境心所法之了别性,仍然是意识心也!若言:「是时极短剎那间,后念未起,故未了别。」亦是误会之言。谓此际虽未了别,只是由于意识心从一境界中转移注意力,甫触另一境界时,乃为率尔初心,尚无次一剎那境界相可供比对分别,故不能分别;要至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大法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别心,就是不取。]错了!请问:[了了分明是不是已经分别完成?](大众回答:完成了!)是啊!了了分明时就已经是完成分别了,才能了了分明;突然打你一巴掌,你心中还来不及生起骂人的语言文字,就已知道别人打你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我见,自古至今,即难断除;是故古今师、大居士,每多误以为断除「我所」之贪着,保持觉知心不贪不厌之境界,如是清净安住即是断我见烦恼、即是证涅盘境界者;如是邪见比比皆是,皆是错误自认已断我见之误会者;所以者何?谓觉知心本身即是欲断我见者所应断之「我」故;觉知心不论处在何种一念不生之境界中,不论处在何等胜妙之无念禅定境界中,都仍然是意识故,都仍是常见 三摩地

2018-07-23

这道理在四阿含中曾经密意说过,可是到末法时的现代已经没有人懂得了,那些自称已经证得三果、四果的师、大居士们也都不懂,可见他们的证果都是因中说果。这道理,我们在书中已经引述出来说明过了:无明依名色而现行、存在,但是从名色再往上推时,结果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所以一念无明十二因缘法,不会有十三因缘、十五因缘、二十因缘,不会无穷无尽;若有超过十二法的,那 三摩地

2018-07-23

前些年有人赠送萧平实大居士的书籍给我,当时因为没有听过萧老师的名号,看是没啥名气的居士写的,就收在书架的角落里没去读它。后来在网站上读到一些斥骂萧平实大居士的文章,我才好奇的找出那一本《楞伽经详解》第五辑,读过之后才发觉,以前自己所谓的开悟,原来都是错误的。后来我就请求朋友上网,把《真假开悟》下载给我,详细读过以后,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开悟,原来只有 三摩地

2018-07-22

大居士现身疾等。因[17]缘妙法。令发心故。又有二种。一回向。二拔济。此拔济也。释品名者。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顺理益生为善。智用殊妙为巧。然有方便。下位可知。今显非彼言境超下位之情。说名不思议。今明此事。故复名显。其不思议方便。乃为所显。教为能显。旧阙。如初已陈。出品体者。用后得智为体。诸教云。十度之中。后五皆以择法为[18]性。品下亦言。善于智 三摩地

2018-07-22

广大居士信众因不谙佛门礼仪,前往归元禅寺礼佛供养时,难免出现一些仪轨上的错误,不免招惹讥笑。特将归元禅寺常见佛门基本礼仪列出,以供参考:入寺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2、大殿中央拜垫是住持方丈所用,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凡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浊都是落在幽隐妄想中的境界,这种境界很微细,大部分的修行者都察觉不到!古时如此,现在也一样!今时有哪个师、大居士能察觉到微细行阴呢?都察觉不到!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大师讲出来、写出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就是众生浊啊!如果能发觉众生浊,就表示他们修行的层次已经蛮不错了啊!解脱道就快要完成了!至少我见已经快要断尽了,可惜的是如今仍然没有大师勘破我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有大居士认为:能够观照的心就是真如,要能够常常照顾好这个心,不要让祂乱攀缘,那就是实相心了。然而,这个能够观照的心正是意识,这也是「我」,和常见外道我没有差别。除此以外也有人认为:一念不生的觉知心就是真心。这一类人都是以离念灵知作为常住不坏的法,其实仍然是意识。他们又认为离念灵知性就是佛性,这都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所法作为常恒不坏的「我」,全都落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59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