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孝顺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忤逆父母,所获得的罪报不可思议,乃至有人杀害父母,那是不顺孝道,也是违犯世尊所说的五逆罪之一,死后当堕地狱受极大苦,这就是对父母稍作不善,便获得如是大苦报的道理。——摘自《菩萨正行》(二)正光老师开示(原标题:【母亲节特辑】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者行善之目的,乃在于修集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之福德资粮;学人若欲求开悟明心,入七住位菩萨数,首重于累积福德资粮──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归依三宝、修学佛法正知正见,并且随缘随分随力修集六度十善,护持三宝、护持正法,以此培植深厚福德。成佛之道资粮位的修集有二:一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也就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如世亲菩萨于论中说:布施、持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无量世当中孝顺父母、奉养父母,才能获得三界至尊----成佛的果报。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父母,或者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求明心见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应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除了父母以外,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即帮你证悟的师长)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应当要报恩的对象,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但只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布施当然是拿了钱往外去行善,但是有人把本来供养父母的钱财删减甚至取消了,拿去外面大道场为自己做面子,心想:我有能力每个月供养许多钱。譬如每月供养师父一万元。这其实是向父母克扣了月银来布施的,这是愚痴人!因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我们长大了,有能力回报父母时,我们应以恭敬心来孝顺父母,这也是种福田,是回报恩德而种的福田。除了父母以外,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即帮你证悟的师长)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 三摩地

2018-07-23

」46说法不如法戒不说法乖离,要高座说法(摄属重戒8)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如法说法,若不如法,犯轻垢罪「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白衣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花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47非法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 三摩地

2018-07-23

修集福德: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供养上师、护持正法、长养慈悲、救护众生令彼「趣『法、次法』」。法与次法二者都已时,即是成佛时。声明:为把握时间,无法讲得很详细。但对初学者而言,已经足够。演述。发问、释疑。交流时间:一小时。讲记:好!接着平实要做个总结了!如同上面所说,已经具足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正确概念以后,能够常常去思惟、整理,就能够使以往所修 三摩地

2018-07-23

’】(《铁城泥犁经》)《铁城泥犁经》里面所描述的状况是说,天下人有不孝顺父母乃至造作种种罪过的人,当他与阎罗王相见的时候,就去善归恶。为什么去善归恶?因为人间的好日子过完了嘛。而这个时候阎罗王在不受痛苦的半天,反而还要努力来教化这些人去恶归善,而且还要明白地告诉这些罪人说: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可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菩萨睒子经》)经中甚至于有不少佛陀以自己过去修行的行谊,来为弟子们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譬如说在《杂宝藏经》当中,就记载了佛陀为弟子们讲述一则故事。佛陀说,从前有一个国家住着一个贫穷人,他只生了一个儿子。可这儿子却生了好多子女,因为家庭贫穷,又遇上饥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给埋了,拿节省下来的食物来养活自己的子女。附近邻居 三摩地

2018-07-22

’】(《铁城泥犁经》)《铁城泥犁经》里面所描述的状况是说,天下人有不孝顺父母乃至造作种种罪过的人,当他与阎罗王相见的时候,就去善归恶。为什么去善归恶?因为人间的好日子过完了嘛。而这个时候阎罗王在不受痛苦的半天,反而还要努力来教化这些人去恶归善,而且还要明白地告诉这些罪人说: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可 三摩地

2018-07-22

’国王立刻答应他的要求,并且向全国宣布命令:‘如果有人不孝顺父母,那么就要重重地治他的罪。’” 那时候的长者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祂为国家除去了恶法,成就了孝顺的法道;由于这样的因缘,因此后来成就了佛道,这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今天仍然非常赞叹孝顺的法道。根据佛经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了悉达多太子之后,就往生到忉利天。那时候佛陀 admin

2018-07-22

大臣又回去请问父亲,父亲说:‘世间有人信敬三宝、孝顺父母,爱乐布施、忍辱、精进、持戒,将来他就可以往生天上,长得容貌姝丽、举止端庄远超过于你百千万倍。你要来跟这样的天女比较,就像瞎了眼睛的狝猴那样的丑陋。’就用这样的话来回答天神。” “天神又用一个方直正等的真檀木,前来问说:‘哪一端是头?’以君臣们的智慧,还是没人 admin

2018-07-22

」语译: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有一次,佛在舍卫国的时候,佛告诉众比丘们说:「如果有人想要得到如同梵天王常住在自己的家中般守护着这家人的话,这个人就必须供养孝顺父母如梵天王一般;能这样作的话,那么梵天王就已常住在家中了。假使有人希望能得忉利天主帝释住在家中守护着家人的话,就必须要恭敬供养孝顺父母如帝释,能够这样子作的话,就已得到忉利天主帝释常住家中守 admin

2018-07-22

世间人每年都会庆祝母亲节与父亲节,而我们学佛人更应该孝顺父母,因为父母辛苦地生下我们以及养育我们,我们今天才能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安身立命,乃至修学佛法及悟道解脱。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第22〉中说: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 admin

2018-07-22

)这时地面平正,衣食丰足,七宝、五味、种种出现,人们也知道孝顺父母,恭敬沙门。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始出世,龙华三会说法,度释迦佛灭后遗法种福之人,然后再化同缘(详见上列诸经论,不重引)。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现在人,活到七十岁的已为上寿。再过一千多年至两千年人,人活五十一二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6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