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学佛人应当时时忆持所念的世间、出世间的种种善法,存心来护念然后增长这些善根。佛法当中也有所谓的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佛是什么?念佛就是要思念佛的种种功德,思念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思念佛的功德庄严,还有思念佛不断地救拔一切众生的那个慈悲。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 三摩地

2018-07-20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43集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正伟老师(原标题:持一尊佛名号,现世得十种的利益) 三摩地

2018-07-20

--------恭录自三乘菩提系列讲座之学佛释疑(一)第43集《佛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正伟老师开示(原标题:念佛现世所得十大利益) 三摩地

2018-07-20

那什么叫做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呢?什么叫做甚深的智慧到彼岸呢?甚深的智慧到彼岸就是在描写说,我们人可以因为修学佛法的原因,因为修学种种的三福净业、种种的功夫、修集种种的福德因缘,我们就可以来实证在彼岸的如来藏,在不生不灭的彼岸,在这个从来不堕入生死的这个彼岸--如来藏。因为能够实证如来藏的这个境界,祂是甚深极甚深,也是令人无法相信的,极难令人信受的, 三摩地

2018-07-20

什么样叫做极乐世界的困厄呢?就是在那边不能修学佛法,去那边只是过好日子,可是对于解脱没有帮助。所以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办法修学佛法,事实上他在那边,就好比在天界里面,只是享受天的福德而已,他是没有办法在他的解脱道上面、没有办法在他的实相智慧上面有所增进的。不能解脱也不能在实相的智慧上面增进,对他来说,事实上他是在困厄的,他是在佛法的修学上 三摩地

2018-07-20

然后由于体用分明,所以能够以各种方便善巧来帮助真正要学佛法的人,那么这个境界就是实相的境界。这个境界又称作念佛三昧。所以在前面观想念佛的第九观里面,我们说:悟明真如眼见佛性,称之为念佛三昧。也就是说念佛三昧就是实相念佛。念佛人到了这个地步,就能够真实的了知净土宗的祖师们说:一句佛号概括事理;天台宗的祖师说:理事不二;禅宗的祖师说:大地无非清净身、溪 三摩地

2018-07-20

(1)一般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难行道那我们来说说代表净土法门的极乐世界。因为那边修行缓慢,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份的人要住在莲花之中半天乃至十二大劫不等,而莲花中的那个时间是在极乐世界的时间,那边的一天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一大劫。上品中生的人在莲花中住半天(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半个大劫,因为那边劫长,所以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譬如说上品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修学佛法通常有四种过程,大家要了知一下:第一、从散乱到专一。第二、从专一中进入清净的状态(从有入无)。第三、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无入真)。第四、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从真入实)。要有这个四种过程,道业才能够迅速增上,道业才能够有所成就。在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从散乱到专一」呢?就是说一般学佛人,刚开始都是妄想纷飞、妄念纷飞,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慧不屑于去念佛,所以他们轻视念佛法门;修学净土的人通常会以为说口中或者是在心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不断的去唱诵就是念佛,不知道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以无相拜佛为例,学佛人若依于无相忆佛、拜佛,一开始身体的动作会较硬、心识也粗,或起念能够有少分摄心,但是攀缘外境的声响一起,或者是末那识悄悄地冒出一个又一个念来,意识会依着习性自然地进入妄想纷飞中,可能要飞个五分钟、十分钟才发现,这时就再提一下忆佛念,专注在忆佛的净念当中;这样来来去去,渐渐地就舍离了对五尘的攀缘,而能够收摄心识安住在忆佛的念上。定 三摩地

2018-07-20

学佛法,如果能修观像念佛的话,「经于日月,成就一切佛法」。但是欲修这个佛法之前应当先修定力,尤其是要先修忆佛的功夫。这个法门也和一行三昧一样,需要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才能观像念佛,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修学任何一种念佛法门,都要先知道有什么前提,然后能够成就某一个境界、某一个法门。绝对不能够断章取义。断章取义而想要成就一切佛法,遥不可得。 三摩地

2018-07-20

那我们修学佛法初机的学人,都应该要至少要能够发起善愿,能够满怀慈悲希望:一切修学佛法的佛子都能够顺利都没有遮障,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平安、眷属和乐而能够财物丰饶、经济非常的发展,大家都能够和平相处,然后寿命延长而能够一起来修学佛法。这就是善愿。好,那另外最后一个就是正愿。正愿就是说真正要来迈向修学佛法的这个愿就叫做正愿,因为这才是正行才是迈向解脱。在 三摩地

2018-07-20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92集略谈妄想散乱心的种类》何正珍老师(原标题: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过程中妄想散乱心的种类) 三摩地

2018-07-20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31集各种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如果行善,将来是否都能往生西方》章正钧老师(原标题:各种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如果行善,将来是否都能往生西方) 三摩地

2018-07-20

那么为什么他会要念佛呢?当然不是因为无聊的缘故,而是过去世已经修学佛法一段时劫了,今世听闻到了弥陀圣号,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只是再引起他念佛的一个因缘。换句话说,也许藉这个缘分再生起来求生西方的一个愿,进一步希望能够付诸实行而念佛的。这也表示说,某甲今世的福报是很殊胜的,才能够听闻到念佛求生西方的法门。可不要说,讲这个福报是很殊胜会不会太夸 三摩地

2018-07-20

学佛是否必须要放弃目前现有生活的享受?就这个问题来说,并不是每个人的条件是一样的。我们在这个学佛历程中,有人是大富大贵,有人是贫贱,所以这样情况并不是适合每一位都统一作一个标准;而且佛陀也不希望世间上大家都作为苦行,来作为归依的一个要件,或是作为修行的一个标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且我们从世间上来看,真正的苦呢,是在身心觉受上所受的苦。许多人从这个 三摩地

2018-07-20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这段圣教怎么说呢?这段圣教就是说,对于初机的学佛人,因为他对于佛法僧三宝的信心还不够,对于自己用功努力的信力还不足,因此,他必须要时时的鼓励,才能让他继续的进步。如同小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因为父母的鼓励而他会继续努力,他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鼓励,父母也希望小孩能够透过鼓励,让他继续进步。所以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示现这些瑞相,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大心欲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者,在此世娑婆世界的这里学佛,就应该努力的熏习第一义知见及次法的功德成就,那就你求生极乐的果德就很容易的增上。这个部分的观念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要说寻觅的熏习因缘,也要依止于善知识的开示正理的知见而努力修行,并且必须要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这些基本的功德,要这些功德。再来,我们再来看经 三摩地

2018-07-20

那这样讲的话,其实已经造成了毁谤大乘法的这个部分,不管它是属于自己的邪见----自己因为自己的见取、自己邪见的误导,或者是因为恶知识的导来让他毁谤大乘法,那就是断除了他在往生、求生极乐世界很重要的这个部分,所以这非常可怜!所以说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资粮和障难的认知是非常重要,这个次法的部分需要大家都要理解而且去收集、而且去排除的。所以说我们求生净土-- 三摩地

2018-07-20

这样的人就是假名善知识,其实是恶知识!如果你找这样的法师或这样的学佛人,来帮你临终的时候助念,那你根本没办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临终助念的时候,善知识非常重要。如果是六识论的外道,他根本就不可能相信阿弥陀佛;他不相信阿弥陀佛,那他毁谤阿弥陀佛、毁谤如来藏,那他根本无法替你完整的开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甚至那个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功德。所以这种恶知识来帮你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