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不轻命终值无数佛,说是经故得无量福,渐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时不轻则我身是;时四部众著法之者,闻不轻言汝当作佛,以是因缘值无数佛;此会菩萨五百之众,并及四部清信士女,今于我前听法者是。我于前世劝是诸人,听受斯经第一之法;开示教人令住涅盘,世世受持如是经典。亿亿万劫至不可议,时乃得闻是法华经;亿亿万劫至不可议,诸佛世尊时说是经。是故行者于佛灭后,闻如是经 admin

2020-06-14

  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 admin

2020-06-14

受善戒既然得无量福,犯戒就会比平常人所造的罪更重,这是相对的。权力大时义务也就增大,因此持戒以后必须要很小心、很严谨地受持,千万不要毁犯。所以佛说:【若离戒受有功德者,一切恶兽狮子虎狼应得功德,然实不得。以是因缘,受善戒者得无量福,受恶戒者得无量罪。】(《优婆塞戒经》卷七)正由于这个缘故,佛在别的经中说出许多种不该犯的恶律仪。律仪是指心意在身口上表 admin

2020-02-19

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麦施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麦耶?谁有一日食三揣麦,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线施人系疮、一 三摩地

2019-07-20

而我们布施或供养三宝时,也要劝导众生一起来作,譬如《优婆塞戒经》卷5〈杂品第19〉中云:【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也开示:如果有人钱财很多,他在很多年中不断的供养三宝,都是自己在做;虽然未来世可以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但是自己做不如劝别人共同和合来做。所以修集福德不必全部自己一个人 三摩地

2018-07-23

接着佛陀为我们开示说:【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钱财很多,他在无量的年岁当中,也不断的在供养三宝,都是自己很努力的在作,虽然未来世可以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但是自己单独作,却不如劝别人共同合作来得好。所以说,我们修集福德,不必全部自己一个人去作,如果能够分一部分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为我们开示说:【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钱财很多,他在无量的年岁当中,也不断的在供养三宝,都是自己很努力的在作,虽然未来世可以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但是自己单独作,却不如劝别人共同合作来得好。所以说,我们修集福德,不必全部自己一个人去作,如果能够分一部分给别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真的贫穷的人,他不能布施吗?佛陀这样说:【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面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面也?谁有一日食三揣面,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优婆塞戒经》卷 三摩地

2018-07-23

想想你一个月要吃多少食物,这些食物都先供佛,这样一辈子下来,福德可就很多了!每天都这样上供,一生如此上供,福德的累积还不够快吗?所以饭菜烧好了就先供佛,供佛过了再吃;再怎么穷,再怎么没钱而不能布施,这个布施总能做得到吧?除非已经饿死了才会做不到;这样子,未来世也得无量福德啊!因为田胜的缘故。若是这样一世、两世、三世、四世、十世供养下来,想要开悟大概 三摩地

2018-07-23

观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似像极恶比丘,犹得无量福德果报。’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若供养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则无畏施。行者不侵众生财物,持戒不害,则众生倾慕其行便生求法之心,此亦说明遮止恶业面向之财施及无畏施可引发修集善业面向之法布施。此外关于布施所引发之功德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有如是描述:若有于财、法、 三摩地

2018-07-23

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面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面也?谁有一日食三揣面,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綖施人系疮、一 三摩地

2018-07-23

最贫穷的人难道没有衣服吗?如果有衣服,看到别人长痈疮在身上,也可以抽下一条线布施给他绑痈疮,还是有能力布施的人啊!如果有衣服,难道没有能力检一件比较破的剪下一些绑成灯炷送给别人点灯?如果能做好灯芯,送去荒废了的寺院中,在佛像前把它点起来供养,这也是布施,未来世也得无量福德。佛说:善男子啊!天下之人有谁会贫穷到没有身体的呢?只有一种人是没有身体,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若给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怜愍欢喜心与,未来则得无量福德。复观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怜愍;复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欢喜,无触恼想,当知是人得福无量。若为自身造作衣服、璎珞、环玔严身之具,种种器物作已欢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来得如意树。若有说言离于布施得善果者,无有是处。‘离财得施,离受有施’,不离悭惜成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 三摩地

2018-07-22

此外道成心请求佛陀开示,为何区区一碗洗米水之功德就能升为天神;佛陀教化无边,当即指着前面一棵大树而言道:此大树最初是由一粒细小种子埋在土内(种子小而树大),此妇人因一点诚心供佛,自可得无量福报,而得是神,此乃因小果大之理也!此外道,经佛陀开示后,即时皈依佛陀为佛门。由此典故可知,贪取寺庙一块钱,当种下地狱果报,是不可不慎的!第二条:佛堂乃法王宝殿出 三摩地

2018-07-22

137.供养法师,流通大乘经,宣讲如来秘密法藏,使大众开心眼,得无量福报。138.供养菩萨诸佛,福报无尽。139.供养父母或布施病人,也得无尽福报。140.今生帮众僧洗浴,来生面目端正,众人敬仰。141.今生喜欢赞叹读通经法人,来生音声优雅美妙,令人听到心生欢喜。142.今生喜欢持戒,来生身相端正。143.今生造井供人水,种道树给人遮荫,来生作人王饮食丰足。144.今生喜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则无畏施。行者不侵众生财物,持戒不害,则众生倾慕其行便生求法之心,此亦说明遮止恶业面向之财施及无畏施可引发修集善业面向之法布施。此外关于布施所引发之功德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有如是描述:若有于财、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则无畏施。行者不侵众生财物,持戒不害,则众生倾慕其行便生求法之心,此亦说明遮止恶业面向之财施及无畏施可引发修集善业面向之法布施。此外关于布施所引发之功德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有如是描述:若有于财、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见者慕其所行,又为说法令其开悟,又自思惟:「我当坚持净戒,与一切众生作供养福田,令诸众生得无量福」,如是种种名为法施。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不害,是则无畏施。行者不侵众生财物,持戒不害,则众生倾慕其行便生求法之心,此亦说明遮止恶业面向之财施及无畏施可引发修集善业面向之法布施。此外关于布施所引发之功德果报,《优婆塞戒经》卷四有如是描述:若有于财、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3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