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因证得实相、如实了知如来藏真心永远都不住于生死之中,即不会堕于外道的断见与常见法中(注17),当然会是远离颠倒梦想,不执着于知觉性是否会断灭和消失,临终之时十分坦然,对于未来所要经历的境界都已明白,舍报时将依照自己亲身所证和所发愿力,可以往生净土亦可留惑润生在人间常行菩萨道续佛慧命,进修道种智及一切种智,未来成就究竟佛道而实证佛地的究竟涅磐。三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有大妄语,但此人心中胆怯,愚痴反复,又于人前人后忏悔不停;故龙天之视其之大妄语为凡夫之笑话,无有用之,然略现以往种种于其梦中,不禁冤家之小小酬对,以为其人之深省!但得丈夫颜色,则自能了此业果酬偿,本当其理,以三界空花水月,梦幻不实,虽业果质对,因果相抵而去,无债岂不一身轻然!但得宣露诸恶,愿诸等有情受苦者,俱脱恶轮,乃至发大愿力,愿承诸佛度生大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大乘人,你这个时候应该要去想,你不要恋着这些诸法,你应该依凭你的愿力来出生种种的法,而不是眷恋法;小乘人继续从这地方去想,我这知见可以确立的话,我对于道----要修行哪些道,我也了解了。因此就会产生自内的现观,了解所有一切诸相的作意不断的产生,会想要说出离心。大乘人一样产生出离心,但是他的出离是出离种种的爱取有的心,可是他最后呢,还是可以生起共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就告诉阿难说:那时候的婆罗门女便是鹿母夫人,也就是今日的摩耶夫人呀!因为她用一餐之食,并以清净妙花覆盖在上面来布施给辟支佛,因此于后来五百世中,都是世世尊贵荣华、豪气贵重,衣食自然而有,并且行走时都有莲华承托双足;而且以她愿力的因缘,今世得以值遇五百位辟支佛,能得礼拜承事供养诸辟支佛。而她那时以一恶口言语来毁损辱骂自己的母亲,不知感念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愿力如此神奇,从此以后真的不再想吃肉了,不是以前的克制,而是没有了吃的。父亲也如我愿,虽然因八十多岁不能手术去除病根,但也与它相安无事已两年多。我的家人还是要吃肉的,我不强求他们像我一样,我知道自己不能因为不吃肉而让他们觉得不方便,乃至心生反感,因为反感我,进而反感佛法,那真是害了他们了。我只是告诉他们:我不再杀生了,以后不会买活物杀了做给你们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13,a5-6)是啊!世间人都认为世间诸因缘相是第一义真理,怎么佛陀告诉阿难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这么说来,难道还有其他的第一义吗?……学佛一定要信佛陀所说的法义!好吧!去了解一下「空中有不空」的到底是什么?百闻不如一见,不妨去师父介绍的地方上课看看吧!反正师父说一切都是免费的,只凭自己的发心愿力想学「利他的菩萨道」就可以了!想到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行有了成就,依照你自己的愿力,并不一定永远住在这个净土,而是要到他方无尽世界去和再到这个世界来度脱众生。总的说来:往天堂去享乐实在是有限宇宙论者的自私和消极的幻恋;而往生净土再去修行,则是无尽悲愿菩萨的方便庄严! 本文转自网络(原标题: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皆被门外汉披上佛教外衣,不知二者,其本质、愿力迥异,应当究明。神为六道轮回的众生,属于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对国家、人类贡献卓著,后代为追思其恩泽,立庙祭祀。或因民智未开,对自然现象无知,遂于山川雷电产生敬畏之心。人们认为神有掌控万物的生杀大权,主宰吉凶祸福的能耐,却不知神本身即是世间凡夫,其宗旨不外以劝善为主,并无缜密之思想体系。拜神寻求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祂们评估父母的客观条件能满足祂们度众的愿力,祂们就会考虑入胎了。【菩萨子】在佛经中有几则谈到「求子」的故事,小弟先与诸位分享内容后,再来细谈。第一则出自于《贤愚经》,故事大意如下:在佛世时,国中有一辅相粉有钱,但就是没有小孩。这位辅相前往恒河旁一处庙宇,对着庙神说:「我没有小孩,传闻天神功德无量,那如果能满我的愿,赐我一子,我当以金银来庄严您的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到底我们为什么会有爱情,为什么有的静美如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幸福美满,有的让人撕心裂肺,如命债一般叫人窒息呢?以佛法来看,爱情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意愿’;‘业力’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世间角度,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世间自古多少人歌颂爱情,赞叹爱情,更希望爱情能使有情人终成眷属,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赚取多少人的热泪,如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罗蜜欧与朱丽叶,多得不胜枚举,但是佛教以什么观点来解释呢?以佛教的观点,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就‘愿力’来说,如一对夫妻感情本来很恩爱,更希望来生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有证悟的善知识所教的)难闻今已闻,谨希望我们的愿力来到三界火宅中能够依照佛陀所教导我们的正知见依教奉行出离三界火宅,就算是外相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好像是走入浪漫火宅中,也是缘于佛法不舍众生再度入欲界火宅中磨练与之嬉戏而救渡自他有缘。 (原标题:浪漫火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愿力因缘,今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尔时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以是恶口因缘,五百身中生鹿腹中。」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是故阿难!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佛说此经时,有千优婆塞、优婆夷慎护口过,即得初果。复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正确的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在舍报之后,依据他的业力与愿力等力量,就会出生到与他相应的六道之一,而不一定是会出生在鬼道中。有一部分的鬼道众生,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是在一起的,因此能够与鬼道众生相应,或沟通的人便能接触到他们。譬如在《念处经》卷16中的开示: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用浅显的方式跟大家说:之所以念佛会成就这样一个广大的船,一个渡船能够帮我们渡过,能够帮我们即使带着罪业,也能够渡过的话,最主要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由于愿力的关系!这个愿力,第一部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愿。我们刚才说因缘果报错综复杂,但是我们也加了一句但书(注:但书是法律上的专门用语,通常表示特别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条文中,都订有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咒的人(不含藏密自创的咒语),或护持实证禅定的人,往生后都是如来座下的神。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咒的人(不含藏密自创的咒语),或护持实证禅定的人,往生后都是如来座下的神。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咒的人(不含藏密自创的咒语),或护持实证禅定的人,往生后都是如来座下的神。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圣女在念佛号经过一日一夜的时间后,恍惚间觉得自己身体到了一个大海边上,这大海里的水,犹如开水锅里新开的水一样,沸沸扬扬上下翻滚,海水中还有许许多多长得极其可怕、极其凶恶的怪兽,身子都是以铁化成(注:极乐世界万物皆是以阿弥陀佛愿力天然化成,不经过加工造作;地狱里的一切刑具、凶神恶鬼也是以罪恶众生的业力天然化成,不经过加工造作,天堂地狱,相异体同,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