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说到了60,就要舍报,就是还剩下10年,你要想,时间岁月是不待人,10年,或在坐的各位15年,不一定,但是这时间不可能让我们悠哉悠哉的过去,时间一下子就跑走了,它根本不理会我们是不是发了广大的愿力,但是等到这报尽命终的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你会悔恨吗?还会说哪些事情还没有完成吗?因此说你如果要用功,要作个计划,不是像有些人写一些奇奇怪怪的计划,结果最后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里强调修习道业,是在说明,我们所要探讨的并不是为了逃避世俗事务、隐居山林的修养生息,而是对于佛道的修学生起了信心、愿力,真正想要努力修行的人来说。那么在探讨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这个问题之前,当然得先界定什么是佛教中的大修行人。......从佛道修学的内涵来说,佛菩提道及解脱道是佛法二主要道,称为二大甘露法门;因为这是能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而出离三界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经论语录中的精进事例在佛经、菩萨论著和祖师的语录、生平中记载了很多诸佛菩萨、历代祖师精进求法的事例,摘录在这个章节,所谓“见贤思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发起信心和愿力,在佛法修行的路上,向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学习,超劫精进,速证菩提。6、精进辩与德乐止的故事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到底是全自力还是全他力?其实都错了!没有全纯凭他力往生,也没有全凭自力往生的!因为极乐世界佛土的成就,不是阿弥陀佛自己一个人成就的,而是经由祂的愿力,使众生愿意被祂摄受;然后,当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佛土时,极乐佛土就为发愿者再增加了一分,极乐佛土的七宝池就扩大了一分,那么你需要的清净八功德水就随之而增加了一分,接着就出生了一朵发愿往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这个时候,已经有坚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力。可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时,应当要修学三福净业。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唸佛的境界为什么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大恶业先受报,就没办法转变了!」(注:第3种状况,于课堂上未说明)〔编案:第三种状况是随愿往生,对于菩萨道的行者,由愿力之摄持,上求下化广修六度万行,往生时由自身之福德、愿力及佛菩萨之摄受亦得随愿往生。〕听了这样精辟的解释,心里的震撼实在难以形容!立刻想到:我与家里老菩萨的相处模式竟是整个错了!我们不是常说「三轮体空」,无能施、所施、所施物, | admin 2018-07-23 |
![]() |
愿力发得非常详细,这个时候十方世界的诸佛就称赞这位菩萨的愿力,并且称赞说:你这个愿太好了,将来一定会达成你的志愿,一定会圆成佛道。这个鳖被放生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的夜里,这只鳖——乌龟类的鳖来咬这个菩萨家里的门,这个门就发出奇怪的声音,菩萨就派人去查看,结果发现这个鳖在咬门;菩萨出来看的时候,鳖就跟他讲:我因为受了你的大恩大德,得以保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实际上地藏菩萨早已经成就佛道,祂以难以想象的愿力,而成就这不可思议的佛果。再来关于维摩诘菩萨,经典里面还有一部这样的经典,以维摩诘长者来说这种种的法,来说这不可思议的法。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在娑婆世界有这么多的菩萨众,就是说祂们都是诸佛来示现,在释迦牟尼佛的道场里面出现。所以应当生起庄严想,不应当对一切的诸众生来想说:祂们只是菩萨,祂们并不是能够迅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这个愿力,因此就在大乘法中发菩提心了。另外,他度众生证得解脱果时,想要使众生所证的解脱果胜过外道等所得果报,等字就包括二乘人。换句话说,菩萨在大乘法中发心时,不是只帮众生证得二乘菩提就算了,而且要让众生证得解脱果时,还能亲自证实无余涅槃里面是什么!让众生亲自证实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内涵,在还没有舍寿时就先知道了,就有胜过二乘圣人的大智慧了。阿罗汉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原标题: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都是菩萨的清净愿力,才做得到。我们欲求真善知识,也应当发菩萨清净大愿,才能和菩萨的愿力相应,得以值遇善知识,并能得到他的教导。(原标题:学佛人如何分辩出真正的善知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大乘人,你这个时候应该要去想,你不要恋着这些诸法,你应该依凭你的愿力来出生种种的法,而不是眷恋法;小乘人继续从这地方去想,我这知见可以确立的话,我对于道----要修行哪些道,我也了解了。因此就会产生自内的现观,了解所有一切诸相的作意不断的产生,会想要说出离心。大乘人一样产生出离心,但是他的出离是出离种种的爱取有的心,可是他最后呢,还是可以生起共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佛陀的开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菩萨行者他在饮食时,也是安于自身的内观,依于解脱道、菩萨道的愿力和护念众生的意行,来为[wéi]身行以及口行的造作。菩萨的食观只有这样吗?不!还有更深细的。《阿含经》中就记录着:有一次,给孤独长者去礼拜佛陀,佛陀问:‘长者啊!你在家中一直在布施贫困的人吗?’给孤独长者回答:‘是!世尊!我一直在城中四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那一个极乐世界,并不是依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或是神通,独一只依靠佛的神通所化现。有修学过唯识道理的菩萨一定都了解,我们所见、我们所闻都是我们的内相分。简单一个道理:一个色盲的人看一个苹果,他可能是红苹果看成绿苹果;一个所谓正常的人,他看的苹果就是正常的红苹果。乃至于畜生:牛、羊、马、狗,都是所谓的灰阶色盲,它们看的世界是灰阶的、是黑白的,是黑白的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观音菩萨保佑你我!-------今天把《佛子每天所不应该忘记的》不经意的翻出来又看了一遍,看到你说你见到菩萨后最向往的是那一股清净的圣气,眼泪又流了下来,继而是失声痛哭,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哭的是什么,只是觉得自己业力、自己的愿力、和你的因缘、和众生的因缘都混到了一起。哭,不是伤心自己孤独,也不是伤心你的离去,只是觉得一种感动,觉得自己和众生好近好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不还,菩萨舍报不生五不还天,不到色究竟天去,照样生于人间,这个就是愿力。至于舍报之后要怎样走?我们这里不谈,留到后面再说。到了菩萨三果时,不再执着四种食物——团食、触食、意思食、和识食。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具足证得了真如佛性的涅槃本性,他已经远离了世间烦恼,他没有去来之相,可以安住于菩提,安住于真如。永离贪欲、瞋恚的缘故,心里面从此不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一段过程,可说有无尽的感恩、忏悔、庆幸,在成长中,也有太多的感慨、体会、更有深切的愿力。学佛之后,约花了半年的时间,看了一些书,也听了不少录音带,包括修净土,劝进念佛,求生西方之法门,不管那一种法,都很感动,对于「什么是佛法修行」也比较有概念。半年以后,突然生起一个「我要怎么修?」的念头,几经思惟,认为广钦老和尚只是教人持念「南无阿弥陀佛」,他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讲记一切恶友及诸烦恼业,都是菩萨们在修学佛道过程的庄严助伴,正是逆增上缘:一切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所以遇到恶友时还得在心中感 | 三摩地 2018-07-23 |